常见环境违法行为的违法事实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0 19:31:05 142 人看过

1、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

2、向环境中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具体指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

3、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恶劣影响,致使多人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者可能导致伤残后果,或者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一、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3、《环改保护法》第四十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具有如下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休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管理活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为了保护环境,我国通过《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均是对我国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活动的破坏。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土地、大气、水体等自然环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实施危害环境的行为,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行为。此种行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违反国家规定,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和法规关于向大气、水体、土地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规定。

(2)实施了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危险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的行为。这里的土地包括耕地、草地、荒地、山岭、滩涂、河滩地及其他陆地;水体包括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还包括内海、领海和我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大气则是指包围地球的空气层总体。这里的放射性废物是指放射性元素超过国家规定限度的固体、液体、气体废弃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是指含有传染病病菌的污水、粪便等废弃物;有毒物质是指对人体有毒害的,可能对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固体、泥状及液体废物;其他废物则是指上述之外的、列入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与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所谓排放,是指将各种危险废物排入土地、水体、大气。所谓倾倒,是指将各种危险废物弃置于土地、水体。所谓处置,是指以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方式来处理各种危险废物。

(3)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是指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事故:(1)污染和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者可能导致伤残后果;(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4)环境污染致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3、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从司法实践来看,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体经营户实施本罪。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过失的心理态度,但行为人对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则一般持故意的心理态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5: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新《环保法》实施天津市严打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从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简称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媒体从市环保局获悉,本市已完善配套相关措施和制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用史上最严《环保法》护航美丽天津。据市环保局巡视员付某某介绍,新《环保法》特别加强了法律责任的严厉性。比如按日计罚政策,对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上不封顶,直至其整改完成,这样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违法成本。新《环保法》还明确规定了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擅自开工建设的,偷排、暗排的,隐报、瞒报或篡改排污数据的,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尚不构成犯罪的四种情况,对其负责人及其相关负责人进行行政拘留的严厉处罚措施。据悉,本市发改委、工信委、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将依据法律法规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严格规范。市环保局组织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偷排偷放、超标排
    2023-04-24
    441人看过
  • 环境违法行为案例的处置方法
    环境污染罪案例的处理: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常见环境违法行为调查取证存在的主要内容(一)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违法现象:拒缴、逾期不缴、缴不足额)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证明;2、环境监测报告(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数量);3、排污费、超标排污费、提高征收标准、加倍收费、计征滞纳金等计算依据、计算方法及计算说明;4、征收排污费收据送达回执(证);5、征收排污费催交通知书复印件及送达回执(证);6、累计欠缴排污费的情况说明;7、现场监理记录、调查询问笔录;8、其它证明材料。(二)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违法现象:未申报登记、无证夜间施工)1、工程名称、地点、所属建设单位;2、
    2023-07-03
    143人看过
  • 违法行为是否常见于老师
    教师违法侵权行为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出于故意或者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这一涵义强调教师的侵权行为发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因此,学校应作为法人承担因此导致的损害后果。如果违法行为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学校则不必承担责任。老师布置作业违法吗老师布置作业不违法,具体如下:1、不提倡做大量作业,可以向老师或者学校建议减少作业;2、应该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3、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应该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平等的基本原则。教育
    2023-07-05
    254人看过
  • 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责任追究的实施意见
    为更好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发展环境,及时有效地查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强化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意识,加大对违反环境法律、法规行为责任追究力度,保护和改善我区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按照我区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旅游城市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具体实施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通过加大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责任追究力度,明确责任,及时有效地查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二、责任追究对象责任追究对象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和辖区内对环境污染负有领导责任人员和
    2023-04-24
    258人看过
  •  环保局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环保局行政处罚的程序:环保局在接收到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报告后,进行初步审查。审查期限为7个工作日。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对需要立即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和补办立案手续。环保局行政处罚的程序:1.环保局在接收到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报告后,进行初步审查。审查期限为7个工作日。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对需要立即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和补办立案手续。经立案审查,属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但不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属于其他有关部门管辖范围的,应当移送其他有关部门。2.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登记立案的环境违法行为,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需要委托其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助调查取证的,应当出具书面委托调查函。受委托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023-09-17
    487人看过
  • 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量罚规定是什么?
    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量罚规定有《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若干意见》,具体是根据其所造成的后果程度来进行不同的处罚。《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二)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三)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第一百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一)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或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二)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工业废气和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并保存
    2023-04-06
    267人看过
  • 医疗机构常见违法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一)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二)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资料服务的;(三)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的;(四)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记抢救工作病历内容的;(五)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封存、保管和启封病历资料和实物的;(六)未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的;(七)未制定有关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的;(八)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九)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的;(十)未按照规定进行和保存、处理尸体的。一、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哪些材料?医疗事故鉴定需要以下这些材料:(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
    2023-06-21
    220人看过
  • 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哪些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一)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二)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三)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四)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五)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一、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怎么解决呀(1)行政处理有权对污染损害赔偿纠纷进行处理的行政机关有:(1)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2)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2)司法解决当通过行政处理不能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二、污染环境的行政处罚有哪些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
    2023-03-02
    426人看过
  • 移送行政拘留的环境违法行为有什么呢?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以下三种情形:1、送达责令停止建设决定书后,再次检查发现仍在建设的;2、现场检查时虽未建设,但有证据证明在责令停止建设期间仍在建设的;3、被责令停止建设后,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核查的。二、《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以下三种情形:1、送达责令停止排污决定书后,再次检查发现仍在排污的;2、现场检查虽未发现当场排污,但有证据证明在被责令停止排污期间有过排污事实的;3、被责令停止排污后,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具有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部门核查的。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情形,指通过隐蔽的方式达到规避监管目的而设置的排污管道,包括埋入地下的水泥管、瓷管、塑料管等,以及地上的
    2023-02-24
    66人看过
  • 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有哪些
    一、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有哪些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多种多样,涵盖了从轻微违规到严重违法的各个层面。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2.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3.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4.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5.以及在禁止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区域内继续燃用高污染燃料等。这些行为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也违反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二、环境违法的法律责任1.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国家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这些责任包括罚款、责令改正、责令停产、责令停业、关闭、责令恢复原状、拘留、撤职或者开除处分等。2.罚款是最常见的处罚方式,其数额根据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3.对于拒不改正的违法者,可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
    2024-07-21
    329人看过
  • 新环保法细则征求意见8种环境违法行为可按日计罚
    为配合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在明年1月1日起施行,环保部近日发布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信息公开的4套具体办法,并在中国环境网上公开征集意见。昨日,福建省环保厅召开征求意见会,11家企业代表和各级环保部门工作人员齐集一堂,针对四个配套文件的细则发表看法。据了解,参加意见征求会的11家企业,均为化工、电镀、石材等行业,在排污方面极具代表性。福建省环保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除此之外,10月17日至26日,环境保护部制定的《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以上四条办法均为征求意见稿)等4个配套文件在中国环境网上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部门解读未批先建等环保违法可按日计罚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了按日连续处罚这项全新的制度,此次制定的《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共5章17
    2023-04-24
    146人看过
  • 环境违法行政复议案由是什么?
    一、环境违法行政复议案由是什么?环境违法行政复议案由包括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查封、扣押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等,具体的案由如下:《环境行政复议办法》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办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查封、扣押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二)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警告、罚款、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暂扣、吊销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三)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审批、登记等有关事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依法办理的;(四)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的变更、中止、撤销、注销决定不服的;(五)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违法征收排污费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六)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2024-02-03
    117人看过
  •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新《环境保护法》特别加大了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规定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严厉的惩治措施。一是按日计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罚款上不封顶。二是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三是行政拘留。企业项目未批先建或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又拒不改正的,以及通过暗管、深井、渗坑、灌注排污逃避监管等违法企业责任人,将被处以治安拘留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加大企业污染惩罚成本,一方面将有效遏制环境违法的高发态势,对排污企业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将倒逼企业加
    2023-04-24
    176人看过
  • 31种常见制假制劣违法行为
    1.用甲醇、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的;2.用工业乙酸(冰醋酸)勾兑食醋的;3.用毛发水等非食用蛋白水解液和色素勾兑酱油的;4.在面粉、瓜子、糖果、豆制品中使用工业滑石粉的;5.在腐竹、豆腐丝、米粉、米线等食品中使用吊白块、工业保险粉、乌洛托品的;6.在沙琪玛、腐竹、肉丸中使用硼砂的;7.在火锅底料、瓜子中使用工业石蜡的;8.在酱腌菜等食品中使用工业盐的;9.用矿物油加工大米、饼干的;10.用酸败变质油加工膨化食品的;11.用陈化粮加工粮食和粮食制品的;12.用潜水油、地沟油等废弃油脂加工食用油的;13.使用药死、病死畜禽及过期变质回收肉制品加工肉制品的;14.用工业玉米淀粉和工业木薯淀粉生产粉丝的;15.用动物水解蛋白生产乳制品和乳饮料的;16.在面粉、面包中使用溴酸钾的;17.在木耳中使用墨汁、硫酸镁、明矾、淀粉等增重染色的;18.加工水发产品使用工业用甲醛、双氧水、烧碱的;19.加工干制、腌
    2023-04-24
    193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污染环境是违法行为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3-10-11
      改善城市的环境污染不仅有利于民生,也保证了官们自己的健康和利益。所以面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我们都要保护好环境。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在污染环境,那么污染环境是违法行为吗?污染环境会怎样判刑?
    • 什么是重大环境违法行为?什么是重大?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5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重大环境违法法违规行为:(一)偷排污染物或者故意不正常使用处理设施且排放污染物超标严重的;(二)将危险废物以倾倒、填埋等方式直接进入水体、土壤、海洋等环境并有主观意图的;(三)拒绝、阻扰环保执法人员依法实施现场监督检查或者拒不配合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的;(四)拒不履行环保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的;(五)以欺骗、虚假手段取得环保行政许可的;(六)因违法排污造成环
    • 生活中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18
      生活中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有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行人闯红灯等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行政机关没有依照法律程序作出或应该作出而没有作出的法律行为,具体情况不同行为确定的行政违法行为如下: 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 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
    • 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认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0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重大环境违法法违规行为: (一)偷排污染物或者故意不正常使用处理设施且排放污染物超标严重的。 (二)将危险废物以倾倒、填埋等方式直接进入水体、土壤、海洋等环境并有主观意图的。 (三)拒绝、阻扰环保执法人员依法实施现场监督检查或者拒不配合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的。 (四)拒不履行环保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的。 (五)以欺骗、虚假手段取得环保行政许可的。 (六)因违
    • 违法污染环境犯罪具体是什么行为?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13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