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别人自杀手否构成犯罪,要根据被教唆者是否对自杀行为具有完全的认识能力、自杀的方式是否会侵犯到其他法益等情形具体对待。
一、如果教唆的是对自杀行为有完全的认识能力的人、且自杀行为没有侵害或威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上的国家、集体和他人的法益的情形下,则不构成犯罪,
二、如果教唆的是对自杀行为有完全的认识能力的人,但是该自杀行为侵犯了其他法益的情形下,自杀者因为已经死亡,对其侵犯其他法益的行为不予追究,但是教唆者则根据侵犯的法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承担责任;
三、如果教唆的是对自杀行为没有完全认识的人,即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的,则教唆者构成间接正犯,按故意杀人罪处理。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应
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
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
仅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教唆他人辱骂行为的法律定性
53人看过
-
对于商铺偷电行为,如何进行法律制裁?
80人看过
-
他人财物被盗,如何进行法律制裁?
350人看过
-
对于非法占有人财物的行为,应该如何进行法律制裁?
174人看过
-
教唆自杀自杀罪如何认定
181人看过
-
对于教唆他人实施侵犯专利的行为,应该如何应对?
303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引起他人自杀行为的煽动行为会受到何种法律制裁?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13引起、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将构成故意杀人罪。对于行为人,应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明确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四条表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
-
教唆他人喝酒投毒杀人的法律行为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11犯投毒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本法第115条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造成极端严重损害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
教唆、指使他人殴打别人,同样违法吗,对于教唆他人行为应如何处罚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5教唆、指使他人殴打别人同样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七条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
-
如何对教唆未遂进行定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15教唆未遂是指被教唆者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而使教唆行为未遂的情况。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通常情况下,成立教唆犯必须具备唆使他人实行犯罪的教唆行为。教唆行为必须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意思,从而使其实行犯罪。行为人故意地导致他人实施过失犯罪的,原则上成立间接正犯。 《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
-
如何对开发票进行偷税漏税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20虚假纳税申报或逃避缴纳税款的处罚标准: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如果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将被判处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