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0余万元的公司高管,在劳动合同未到期前,离职出任对手公司的常务副总。老东家见状不干了,你和我是签有保密协议的,离职两年内不得从事相类似的工作。记者昨日获悉,高新法院日前对此案作出判决,高管王华(化名)负有竞业禁止和保密义务,赔偿老东家14万元;挖墙脚的公司聘用尚未终止劳动关系的王华,被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签了保密协议高管跳槽对手公司
王华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公司管理者,自2000年进入位于高新区的四川某高科技产业公司后,便受到重用。作为企业高管,王华刚进公司时不但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且还签了一份《保密合同》。保密条款约定:劳动者在任职期间或离职后2年内不得在竞业的单位上班;劳动者在受聘期间和离开单位2年内,不能披露掌握的公司信息,违者支付6万元,离职后两年内不到竞业单位工作,否则赔偿12万元。
这之后,2005年3月15日,双方又将《劳动合同》续签至2008年3月31日。同年6月13日,公司与王华又签订了高层管理人员职责任务及权益保证书,将王华的任职时间变更为2005年6月~2010年12月。期间,王华一直担任高级管理人员。
2008年2月底,该公司的竞争对手四川某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私下联系过王华,让其加入公司并担任常务副总。同年4月1日,王华以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期限已经届满为由,擅自离开原来的单位,跳槽到该电子科技公司。而原来的单位以王华未交回部分文件及劳动合同并未到期为由一直未给其办理离职手续。
副总辩称:合同到期且没有泄密
看到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管投入对手怀抱,原单位坐不住了,一纸诉状将王华和电子科技公司告上高新法院,要求两被告承担连带责任,赔偿损失26万元;此外还请求法院判令王华立即停止在电子科技公司任职。
庭审中,老东家认为,单位完全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每年支付王华年薪10余万元,而王华却违反保密合同约定,到与自己单位经营范围相同或相似的电子科技公司任职。而电子科技公司更是明知王华应该遵守竞业禁止的义务,仍与之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8职工集体跳槽老东家获赔30万
280人看过
-
工程师带着机密跳槽老东家索赔30万
69人看过
-
高职高薪留不住跳槽高管赔偿8万
286人看过
-
跳槽高管违反保密协议赔偿36万
316人看过
-
副总裁“跳槽”被判赔
151人看过
-
跳槽员工未依法跳被判赔偿公司百万
140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高管跳槽会造成公司哪些损失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29高管跳槽带走客源造成原公司损失的,是否赔偿要看具体情况: 1、如果高管与原公司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或保密协议,那么,高管跳槽时带走客源至竞争公司任职的行为,或泄露客户名单等行为涉嫌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 2、如果高管未与原公司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或保密协议,那么其既不违反法律也未违反约定,即便原公司因此遭受损失的,也不能要求损失赔偿。
-
高管跳槽后造成客源的公司需要赔偿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5-30高管跳槽带走客源造成原公司损失的,是否赔偿要看具体情况: 1、如果高管与原公司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或保密协议,那么,高管跳槽时带走客源至竞争公司任职的行为,或泄露客户名单等行为涉嫌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 2、如果高管未与原公司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或保密协议,那么其既不违反法律也未违反约定,即便原公司因此遭受损失的,也不能要求损失赔偿。
-
跳槽要不要跟老板赔违约金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06跳槽违反服务期或竞业限制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反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在竞争限制期间,劳动者不得在竞争单位就业,不得自行开业生产或经营类似产品,从事类似业务。
-
如何跳槽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1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 1、不要轻易离开团队,否则你要从零做起。 2、不要老想着做不顺就放弃,哪个团队都有问题,哪个团队都有优点。 3、跟对领导很重要,愿意教你的,放手让你做的领导,绝对要珍惜。 4、团队的问题就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抱怨和埋怨团队就是打自己耳光,说自己无能,更是在放弃机会! 5、心怀感恩之心,感谢系统给你平台,感谢伙伴给你配合。 6、创造利润是你存在的核心价值,创业不是做慈善。 7
-
没签合同的跳槽跳槽对员工的影响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11据悉,目前有许多劳动者因与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遇到纠纷后,无法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使维权陷于被动,也无法得到新劳动合同中关于的索赔。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如何举证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成了劳动者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如何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劳动者首先应该证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