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仲裁实践对外商投资法的适用和促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7 16:43:41 320 人看过

(一)解决投资纠纷的两种法律方式的并行

中国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仲裁法》规定了解决经济纠纷的两条平行的线路-仲裁与诉讼。这种模式亦适用于处理外商投资纠纷。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原第十四条仅规定了合作各方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除此之外,现经修改增设规定:各营各方没有在(合资企业)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的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样,也就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保持了协调。至今还有人发生误解,以为先仲裁、后诉讼。其实二者只能择一。

还须补充一点,向法院起诉可以是民事性质的经济诉讼,也可以是行政性质的经济诉讼。前者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后者处理不平等主体(政府、政府部门与外商、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

(二)若干具体纠纷案件审理的新探索

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司法、仲裁实践中,一方面要正确适用现行法律(这是基本的方面);另一方面又要妥善处理法无明文规定的事项。试举几例:

第一,对投资不到位的问题的处理。此类情况并非个别。《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各营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由于实行资本认缴制,可以分期出资。如果到分配之时仍未投资到位,可否仍按认缴的注册资本比例进行分配呢?这样做显然不合理,因为它使违约者占了便宜,可称为不当得利。根据权利义务对等的法律原则,对此,可按实际缴付的出资额比例来分配收益。这样的判决或裁决,应视为公平、合理。

第二,对合资企业的一方控制管理权,另一方可否起诉与合资企业发生经济纠纷的第三方的问题的处理。第三方与合资企业发生经济纠纷,从法理上说,合资企业的双方都不是该法律关系的当事人。然而,由于控制合资企业的管理权的某一方与第三方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不愿意甚至拒绝召开董事会以合资企业名义起诉,致使合资企业利益受到损害而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合资企业的另一方可否以合资企业的名义行使起诉权?(或者在合资企业与第三方的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可否以合资企业的名义提起仲裁?)既然合资企业处于这种境地,那么,根据揭开公司法人的面纱的法律原理,合资企业的另一方可以代为行使该合资企业的合法权利。作出这样的判决或裁决,也应视为公平、合理。

第三,对承包问题的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法对承包没有作出规定。所谓承包,一般指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的一方对整个企业承包。但是,如果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的一方与另一方签订承包协议,是否有效?从法理上分析,这种承包确有瑕疵,因为主体不适格;而且改变原合资企业合同或合作企业合同中规定的经营方式未经报批,程序上也存在瑕疵。但是,它若为双方所共同接受,又未规避国家税收、未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无效处理则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利益。遇有上诉纠纷案件,判决或裁决按照该承包协议履行,或基于当事人双方同意而终止承包协议,亦应视为公平、合理。

总之,在处理外商投资纠纷案件过程中,有法律,从法律;无法律,从法律原则。最基本的法律原则是:公平、合理。这也是此次修改三部外商投资企业法共同的一条规则。为规范投资当事人的行为,为规范司法、仲裁活动,有些法律原则应逐步形成为法律条文,以供遵循。即是说,通过总结司法、仲裁实践的经验,促进经济立法的发展。

宪法的司法适用

宪法的司法适用,是指人民法院在具体的案件审理中直接援引宪法规范,从而保障公民行使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但作为一种法律规范,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它在司法适用上还有许多的问题及限制。如何让宪法走入司法领域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一个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紧紧围绕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这个中心,在逐步提高对宪法认识的基础上,赋予人民法院宪法解释权或者建立专门的,以促进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8日 04: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外商投资相关文章
  • 检察院批捕的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
    检察院批捕意味着如下情形:1、有证据证明被逮捕人有犯罪事实,可以判处以上徒刑;2、被逮捕人正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追究刑事责任;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式,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有必要逮捕;4、犯罪嫌疑人将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住在拘留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取保候审后检察院批捕情形有什么取保候审后检察院批捕情形是:(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未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未及时到案;(四)干扰证人作证;(五)毁灭、伪造
    2023-07-03
    211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
    职务侵占是三类罪犯。三类罪指的是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对三类犯罪的罪犯,不积极退赃、协助追缴赃款赃物、赔偿损失,或者服刑期间利用个人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等不正当手段意图获得减刑、假释的,不认定其“确有悔改表现”。职务侵占案是什么案件职务侵占案属于刑事案件。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
    2023-07-06
    213人看过
  •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规模不断扩大。198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仅6.36亿美元,1990年为34.87亿美元,2002年为527.43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82倍。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位居世界第一。这表明,在中国打开长期封闭的大门后,一段时间以来,积累的海外投资欲望迅速释放。外商直接投资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涌入,不仅带来了强大的生产能力,而且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其中一些市场份额以前就已经存在,但现在只转移了产能。另一部分是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国际资本凭借其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进一步在世界市场上获取。如果这些市场份额完全依赖国内因素,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4.04%提高到4.26%。全国已建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运行良好。工业增加值、出口额、
    2023-05-07
    55人看过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198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仅6.36亿美元,1990年为34.87亿美元,2002年达527.43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82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这表明中国打开封闭已久的国门之后,境外累积的投资愿望,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地释放出来。外商直接投资在较短时间内大量涌入,不仅带来了较强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带来了较多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些市场份额,一部分原来就存在,转移过来的只是生产能力。另一部分是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国际资本依托其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在世界市场上获取的。所有这些市场份额如果单纯依靠国内因素,很难在短时期内取得。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4.04%上升到4.26%。全国已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总体运行良好,其工业增
    2023-02-27
    84人看过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资本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进外国资本是资本形成的方法之一,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则是中国引进外国资本的一种主要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198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仅6.36亿美元,1990年为34.87亿美元,2002年达527.43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82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这表明中国打开封闭已久的国门之后,境外累积的投资愿望,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地释放出来。外商直接投资在较短时间内大量涌入,不仅带来了较强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带来了较多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些市场份额,一部分原来就存在,转移过来的只是生产能力。另一部分是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国际资本依托其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在世界市场上获取的。所有这些市场份额如果单纯依靠国内因素,很难在短时期内取得。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
    2023-06-13
    181人看过
  • 外商投资性公司适用涉外法律吗?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外商投资公司是依照中国法律设立的,根据法律的属地管辖原则,理应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并受我国法律保护。一、外商独资的公司是哪种,有什么特点外商独资企业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特点:一、除土地外,企业的投资百分之百为外国投资者所私有,没有中国投资者参股。二、独立经营,没有中方参与经营管理。三、自负盈亏。二、股份公司的发起人的人数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也称为创立人,是指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订立发起人协议,提出设立公司申请,认购公司股份,并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者。关于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其人数的最低限额是二人,最高限额是二百人。对于发起人的资格条件是:1、可为自然人,也可为法人;可为中国人,也可为外国人。2、自
    2023-02-04
    448人看过
换一批
#商业招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外商投资
    相关咨询
    •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国际实践是怎样的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7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国际实践 (一)适用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选择的法律 这一法律适用规则是国际私法上著名的“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意思自治原则源于合同准据法的主观主义理论,因而亦称主观论,它是确定合同准据法的最基本的理论。该学说肇始于16世纪法国学者杜摩兰首先提出的“意思自治说”。根据该原则,法院在审理涉外契约案件时,如果发生法律冲突,应当适用当事人双方协商选择的那个法律;若当事人在契约中没有
    • 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公司法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5-09
      1、法律分析: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对这三种企业义分别制定了相关法律进行规范,在这三部法律中,又涉及到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和某些行为。在公司法制定后,虽然与上述三部法律总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有些具体规定是有差别的,为了保持外商投资政策和法律规定的一致性,前后衔接,因此明确了外商投资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公司
    • 外商投资企业如何适用公司法?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12
      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对这三种企业义分别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进行规范,在这三部法律中,又涉及到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和某些行为。在公司法制定后,虽然与上述三部法律总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有些具体规定是有差别的,为了保持外商投资政策和法律规定的一致性,前后衔接,因此明确了外商投资
    • 公司准备进行外商投资,港澳台适用外商投资企业法依据是哪些?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4-08
      在香港注册的企业,到大陆投资的,视同为“外资企业”;香港企业与大陆企业合资的,适用中外合资企业的相关规定。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八十条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及在国外居住的中国公民在大陆设立全部资本为其所有的企业,参照本实施细则办理。
    • 外商投资性公司适用中国的涉外法律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8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外商投资公司是依照中国法律设立的,根据法律的属地管辖原则,理应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并受我国法律保护。在涉外活动中,如果因涉外经贸关系、投资关系、税收关系、金融关系等导致的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适用可能导致适用外国法,但也与适用我国法律没有冲突,国际条约义务优先的原则是我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