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开庭程序的详细流程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4 23:29:45
474 人看过
在劳动仲裁的操作程序中,首先由申请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包含仲裁申请书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在内的一系列材料。紧接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根据这些材料对此次仲裁进行审查并作出正式受理与否的决议。若仲裁申请获得批准,该仲裁委员会将迅速地将仲裁申请书的副本送达到被申请人手中,同时要求被申请人尽快提交相应的答辩书以维护自身权益。此后,仲裁机构将迅速组建相关的仲裁团队,负责处理后续的仲裁事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某种可能导致不公正或偏袒的情况,仲裁员有权利提出回避请求。接下来,仲裁机构会在开庭审理之前,通过书面形式通知各方当事人具体的开庭时间、地点等信息。在开庭审理期间,各方当事人需要就案件事实进行充分的举证和辩论,以便仲裁机构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裁决结果公布之前,仲裁机构还可以尝试进行调解工作,以期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最后,仲裁机构将根据所有证据和辩论情况,依法作出最终的裁决结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劳动仲裁程序实施细则:对劳动仲裁程序的详细规定
166人看过
-
劳动仲裁流程详细介绍
417人看过
-
医疗事故仲裁流程详细是怎样的?
336人看过
-
工伤劳动仲裁详细流程介绍
336人看过
-
网上办理深圳劳动仲裁的详细流程
476人看过
-
劳动仲裁庭开庭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443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仲裁详细流程上海在线咨询 2023-04-12一、劳动仲裁要走哪些流程 (一)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二)开庭与裁决 1、仲裁庭应
-
上海劳动仲裁的具体流程详细解答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30上海劳动仲裁的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7 提交书面劳动仲裁申请:案件受理当事人或委托代理方向管辖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以及相关证据。 2/7 等待申请审核,拿《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开庭通知》: 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审查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并在五日内作出立案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决定立案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则发给申请人《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开庭通知》。对不
-
仲裁庭开庭流程,劳动争议仲裁庭要怎么开庭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5仲裁庭的开庭程序一般包括开庭前准备、开庭调查、开庭辩论、调解、开庭终结五个步骤。 (1)在开庭前,由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宣布仲裁庭组成方式和仲裁庭组成人员,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以及宣布开庭纪律。 (2)开庭凋查,首先由申请人提出仲裁请求,被申请人进行答辩、提出反请求;其次,根据申请和答辩,查清争议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及争议的主要焦点;然后,就双方
-
劳动仲裁工伤劳动仲裁程序规定,劳动仲裁程序是怎样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8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劳动仲裁、工伤劳动仲裁的基本程序如下: 1、争议发生后一
-
劳动仲裁受理的程序是怎样的,劳动仲裁案件受理流程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3受理范围主要包括: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中止、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开除、除名、辞退、劝退、勒令辞职、责令限期调离和辞职、离职(含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因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单方面实施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一次性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