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的不一样会判处死刑,要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意与杀害手段来综合判定。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或者是无期徒刑以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只有当情节严重甚至非常严重时,才会判处死刑。不能一概地认为“杀人就要偿命”,杀人可能偿命,但要区分当事人具体情形。
绑架罪可以判处死刑吗
绑架罪可以判处死刑,以下情况下会判死刑:
1、致使被绑架人死亡
绑架人的绑架行为与被绑架人的死亡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行为人对该死亡主观上至少有过失的罪过,如果被绑架人的死亡与绑架行为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那么该死亡对于行为人而言是意外事件。如,被害人自己吸烟引起火灾被烧死,不能要求绑架分子对该结果负刑事责任;再如,被绑架人的亲属因精神受到打击而自杀死亡的,也不包括在绑架“致人死亡”内。
2、杀害被绑架人
在绑架过程中故意杀死被害人的情形:该杀害行为本质上属于故意杀人行为,但在这里,没有单独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而是被主要行为——绑架行为所包含,作为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理,不实行数罪并罚,理论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包容犯。既然故意杀人行为被绑架罪所包容,而不单独定罪,那么故意伤害被绑架人的行为显然也是可以被绑架罪所包容,而不单独定罪的。
3、绑架犯罪过程中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39条明确规定“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即可谓绝对的法定刑主义,也是我国刑事立法中很罕见的立法例。可以这么说,在绑架犯罪中,只要在客观上出现了被绑架人死亡的后果,主观上行为人对该死亡有故意或者有过失(过失情形表明绑架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对行为人的定性就直接以绑罪论处,量刑就判处死刑。立法的目的就是威慑这类犯罪。当然如果行为人有自首、立功,或者是不满18周岁的人或者怀孕妇女等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或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是不能判处死刑的,因为分则的具体规定还要受到刑法总则原则的制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判决是否应该考虑其家庭背景?
379人看过
-
恐怖组织罪的量刑是否需要考虑罪犯的动机和背景?
431人看过
-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的判决是否应该考虑其家庭环境?
194人看过
-
强奸罪的判决应该考虑犯罪动机吗?
460人看过
-
判决性侵被拐卖妇女罪时,应该如何考虑其背景和动机?
262人看过
-
故意杀人未遂罪的判决应该如何考虑被害人的情况?
161人看过
意外事件是由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其过错引发的偶然事故。它具有不可预见性,行为人在当时处境下不可能通过合理的注意而预见,完全是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引起的偶然事件,发生概率极低。... 更多>
-
未成年人犯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两罪的量刑时该考虑的几个方面的标准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091、如果未满十四周岁的,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但应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2,如果已经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则构成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应数罪并罚,但因属于未成年人犯罪,在量刑时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并不可以判生死刑。具体的刑罚,要由法院在审理后,根据具体的案情依法判决确定。《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
-
故意杀人又中止了犯罪,犯罪中止和故意杀人应该怎样判?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16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从中国刑法的规定来看,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故意杀人罪的从犯应该如何判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6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的,处、或者十年以上;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犯不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而其本身就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但此罪社会危害性很大,从轻也是相对较重的,。《》第二十七条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犯故意杀人罪的应该怎么判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41、犯本罪的,处、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
-
犯罪中止和故意杀人应该如何判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3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从中国刑法的规定来看,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