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的诉讼状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5 16:32:33 359 人看过

(1)首部

标题:写“行政起诉状”。

当事人基本情况:主要是原告和被告的基本情况。原告是公民的,应当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原告是法人、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其名称、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的姓名、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的职务和联系电话。被告栏要写明被告机关或组织的全称、地址,以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在上述案例中,刘某在写行政起诉状时,应该写明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等情况,对于对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也应详细写明。

(2)诉讼请求诉讼请求要表述明确、具体。原告可以针对被告行政行为的性质以及自己的权益受损害的程度,依法提出恰如其分的请求。比如在本案中,可恳请法院依法判决被告立即释放刘某,并判决被告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3)事实与理由这部分要写清楚提出诉讼请求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须写明被告侵犯起诉人合法权益的事实经过、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指出行政争议的焦点。如果是经过行政复议后不服提出起诉的,还要写清楚复议行政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过程和结果。理由是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分析,论证诉讼请求合理合法。在本案中,刘某要将其已经被拘留2个多月,至今没有被放出,已经超过法定期限的事实和理由表达清楚。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这部分内容要求原告就有关举证事项,应写明证据的名称、件数、来源或证据线索。有证人的,应写明证人的姓名、住址。

(5)尾部及附项尾部包括: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起诉人签名;起诉时间。附项主要应当列明材料的内容以及份数,并标号分项。政府部门不作为的这种现象是可以通过行政诉讼处理的,但行政不作为源于某些官僚主义作风,就我国现在的执法体制来看,这种官僚主义作风短时间之内是无法取缔的。与其针对行政部作为提起行政诉讼,现在看来,提起行政诉讼还不如借助舆论媒体更有效率。

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救济

行政不作为违法的社会危害性是客观存在的,作为行政机关如何对不作为违法进行补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又如何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即行政不作为违法法律责任的确认和追究问题。笔者从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救济途径和救济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两方面作一探讨。

1、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救济途径

根据我国现有行政立法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违法的法律救济可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种途径来实现,这两种途径是否适用行政不作为违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依据是《行政复议法》第6条第8、9、10项以及《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4、5、6项的规定,上述条款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立案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通过行政复议也可通过行政诉讼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行政不作为违法还可以通过行政监督来实现救济,行政监督包括社会监督、行政主体自身监督以及行政主体以外行政部门的监督,借助以上三个渠道的监督,及时对行政不作为违法进行补救还是颇见成效的。一般来说,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程序规定,而行政监督则较为简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行政不作为违法救济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行政不作为违法救济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着重在主体问题和行政作为义务来源问题。

(1)、合格的主体

在行政不作为违法救济过程中,主体问题是必须搞清楚的,它涉及谁有权主张权利和谁应当承担责任。

首先,谁有权对行政不作为违法提出主张呢笔者认为,有权主张权利的主体应当是与具体行政不作为违法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10]有权主张权利的公民死亡的,其权利可由其近亲属来主张,有权主张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其权利可由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来主张。[11]即有权主张权利的主体必须要与行政不作为违法行为之间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是行政相对人,也可以是行政相关人。无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主体无权提出主张,因为无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主体与行政不作为违法行为缺少关联性;其所提出的主张,因行政行为未影响该主体的权利义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之一是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如果某公民以社会治安混乱,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为由,认为公安部门没有履行法定职责,提出主张,由于所指没有履行法定职责未影响到该主体的权利义务,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其次,承担行政不作为违法责任的主体。承担责任的主体主要是违反行政作为义务的行政机关,即行政机关要具有对原告申请内容依法处置的法定职权。就目前而言,一些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虽不是行政机关,但是法律赋予其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其也能成为行政不作为违法的主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八条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高等学校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但是经授权后其具有了行政管理权,其应申请无正当理由不授予申请人学士学位时,就可以成为行政不作为违法的主体。但行政责任主体与行政违法主体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应注意区分。当行政违法主体是行政机关本身、行政复议机关或者依法授权的单位时,其与行政责任主体是一致的,当行政违法主体是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含内设机构、派出机构和临时机构)或者受委托的单位时,其与行政责任主体又有区别,行政责任主体应为设立组建机构的行政机关和发出委托的行政机关。

(2)行政作为义务的来源

行政不作为违法以行政机关没有履行法定义务为必要条件,那么行政机关的法定义务是如何产生的呢其来源主要有三类:

A、法律规定

法定义务源自法律规定,这应当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a、其中的法律指的是哪些

b、法律规定是否包括法律的直接规定和间接规定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我国的法律体系按效力高低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包括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规章,其中的法律是指上述五层次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更多呢因为在行政活动中,行政机关对有根据来源的权力存普遍行使的状态,若在认定其履行职责有无违反法律规定时不考虑这一客观实际,势必不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法律应作广义理解:首先,法律法规是根本大法——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简称,故这四层次自然包括在此处所指的法律范畴内;其次,规章在行政诉讼中处于参照地位,其能否成为行政作为义务的来源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规章,即制定主体、制定权限、制定程序及实体内容与法律法规都无冲突的规章,可视作行政作为义务的来源;再次,规章以下的一般规范性文件,其虽不属法的范畴,但是法律法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有权制定一般规范性文件,从实际的行政管理和司法实践角度考察,一般规范性文件在加强行政管理,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促使行政机关履行管理职责,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故将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一般规范性文件视为法定义务的来源亦无不可。[12]

就第二个问题而论,法律规定理所当然包括法律的直接规定和间接规定。首先,法律的直接规定。法律规范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作为法律直接规定的行政作为义务只能以义务性规范的形式出现,法律通常用必须、应当等命令性字眼表达这类行政作为义务。[13]其次,由于义务性规范不能涵盖法定义务的全部,这就需要法律的间接规定对其进行补充。法律的间接规定多以授权性规范的形式出现,具体根据授权主体的不同又分为:第一、行政主体职权授权性规范。基于职权与职责相统一原理,行政主体职权授权性规范中都隐含相应的行政职责,而其中很大部分是行政作为义务。[14]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5条规定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根据该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相对于单位和个人,依法享有国有土地使用的确认权,但相对国家来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则具有依法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义务。第二、行政相对人权利授权性规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行政关系中处行政相对人的地位,其权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行政主体的义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根据该规定,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物质保障的权利,而据此可推论出相应的行政部门将负有保障这些权利实现的义务。B、先行行为

先行行为引起的行政作为义务是指由于行政主体先前实施的行为,使相对人某种合法权益处于遭受严重损害的危险状态,行政主体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损害发生的义务。例如:某公安机关让一受害者指证某流氓团伙,出于指证这个先行行为,该公安机关就有对该证人采取适当保护措施的义务。先行行为成为法定义务的一个来源,有益于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这与我国的立法宗旨是相吻合的。

C、行政合同

行政主体因订立行政合同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也是行政作为义务的来源之一。就我国目前来说,由于行政主体的管理手段仍以权力强制居多,因此因行政合同产生行政作为义务的情形尚在少数,仅在国家征用拆迁和计划生育管理等少数领域中有涉及,但是随着管理模式的民主化,毋用置疑由行政合同产生的法定义务将逐渐增多。

概括地说,行政作为义务的来源有法律规定、先行行为和行政合同三大类。但是,在具体行政行为领域,行政不作为违法构成要件中的作为义务必须是一种特定的行政作为义务,因为只有针对特定行政作为义务,才会存在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主体。在实践中,把握好一般行政作为义务与特定行政作为义务的区分,正确认定行政不作为违法。

注释:

[1]吴雷、赵娟、杨解君著:《行政违法行为判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2]朱新力著:《行政法基本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3]参见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关于没有法定期间的以60日为衡量标准,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9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厖。

[4]前引[3],马怀德书,第24页。

[5]前引[3],马怀德书,第24页。

[6]前引[3],马怀德书,第24页

[7]前引[3],马怀德书,第25页

[8]朱新力:《行政违法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至第285页。

[9]前引[2],朱新力书,第288页。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之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3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10条第2款之规定。

[12]参见前引[3],马怀德书,第96页至第100页。

[13]前引[8],朱新力书,第137页。

[14]前引[8],朱新力书,第137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9日 10: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起诉相关文章
  • 行政不作为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吗
    一、行政不作为什么意思所谓行政不作为,就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构成行政不作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必须为具体的法定作为义务,必须具有履行义务的能力,必有有存在不作为的情形等。二、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有三个:一、申请要件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提出了实施一定行为的合法申请。按照行政主体能否主动作出行政行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两类。对照《行政复议条例》第九条第(四)、(五)、(六)项和《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八)、(九)、(十)项规定的可以申请复议的三类行政不作为案件看,可以发现,除可以申请复议的行政不作为案件的种类得到扩展外,另一个细微变化是:《复议条例》第九条第(六)项单纯规定,“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可以申请复议;而《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十)项则强
    2023-06-02
    137人看过
  • 民事诉讼状的结构与写作规范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状的内容包括:(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违法暴力强拆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状怎么写1、首部应当写明:(1)文书名称,即“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2、正文应当写明:(1)诉讼请求;(2)事实与理由;(3)证明损失的证据等。3、尾部应当写明:(1)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2)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份数;(3)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签名或者盖章;(4)具状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状》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
    2023-07-08
    444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由的结构
    (1)作为类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作为类案件的案由确定方法为:行政管理范围+具体行政行为种类。具体对管理范围而言,是否分解,应当结合案件实际,以表述简洁、清楚为原则;对具体行政行为而言,以种类的形式出现,而不出现其具体表现形式。(2)不作为类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不作为类案件的案由确定方法为:诉+行政主体类别+不履行特定职责或义务。(3)行政赔偿类案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行政赔偿类案件的案由确定方法为:1、一并提起行政赔偿的,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案件案由后面加“及行政赔偿”即可;2、单独提起行政赔偿,的案由结构为:行政管理范围+行政赔偿。一、行政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3-03-14
    420人看过
  • 满足土地确权行政不作为起诉条件以后怎么写行政不作为的起诉状
    一、行政不作为的含义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行政不作为违法以行政主体没有履行法定作为义务为必要条件。行政不作为可以构成行政侵权,并应当承担行政侵权责任。行政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当遵循一般行政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原则性要求,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形式,行政不作为的侵权责任也表现为一定的特殊的规律性。二、行政起诉状行政起诉状原告:地址:辽宁省XX市xx区xx街16-114被告:XX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地址:XX厦法人代表:1、确认被告对原告多次违法行为工伤认定结果不作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其赔偿对我造成经济损失175万元。事实与理由我于2008年10月17日到XX市伊利工伤工作,被安排在XX事业部从事品保员工作,2009年11月19日下午在清河门奶站监视挤奶过程中摔伤,导致多处受伤被告与XX市伊利公司
    2023-05-04
    145人看过
  •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二者受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受理,特殊情况下,由本级行政机关受理。2、二者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应当适用行政复议法。3、二者适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复议程序,而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复议程序简便、迅速、廉价,但公正性有限;行政诉讼程序复杂且需要更多的成本,但公正的可靠性大。行政复议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而行政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度等。4、二者的审查强度不同。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则上法院只能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5、二者的受理和审查范围不同。《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对于受理范围均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从列举事项来看,《行政
    2023-03-23
    457人看过
  • 故意伤害轻伤附带民事赔偿的诉讼状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一、故意伤害轻伤附带民事赔偿的诉讼状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首部应当写明:(1)文书名称,即“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正文应当写明:(1)诉讼请求;(2)事实与理由;(3)证明损失的证据等。诉讼请求,应当写明请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赔偿的项目和具体数额。事实,应当写明因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实际经济损失的情况。理由,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写明为什么应当电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民事责任。证明损失的证据,应当一一列明名称、种类及来源。尾部应当写明:(1)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2)附带民事起诉状的份数;(3)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签名或者盖章;(4)具状时间。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审限是多长时间?附带民事诉讼也
    2023-04-16
    416人看过
  • 行政诉讼公安行政不作为是否可行
    一,行政诉讼公安行政不作为是否可行《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条规定:“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第七条规定:“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建立和完善办案责任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内部监督制度。在刑事诉讼中,上级公安机关发现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决定或者办理的案件有错误的,有权予以撤销或者变更,也可以指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因此,如果公安机关不作为的情况属实,可以向办案人员所在单位或其上级单位的法制、纪检部门反映,也可以向检察监督部门反映,督促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实在不行保留证据,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不作为案件通常是行政机关怠于或者拒不履行其法定职责,造成相对人受损所引起的,而作为相对人,首先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要求其履行职责的申请,行政机关不作为的情形通常只有在其接受申请后怠于或拒不履行法定职责才能成立。二,特有原则1、选择复议原则2、审查具体行政
    2023-06-02
    431人看过
  • 行政主体的诉讼调解行为
    行政调解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对属于本机关职权管辖范围内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使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协议,从而合理地、彻底地解决纠纷矛盾。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间的区别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政府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50条规定:“行政复议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具有
    2023-07-22
    171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诉讼取证
    法律综合知识
    一、行政不作为答辩状怎么写近年来,行政相对人起诉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不作为案件呈上升趋势,此类案件的举证责任由谁来承担,法律尚未明确规定,在司法初中中认识也不一致,因此在案件审理中很难把握。1、原告对启动行政程序,引起行政法律后果承担举证责任。行政不作为是指应当由原告申请行政机关作为或应当由行政机关依职权主动作为而行政机关不作为的行为,即行政主体不履行某种法定职责。原告作为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诉讼中应承担一定范围的举证责任,证明自己提出“申请”的事实,被告存在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或消极的行政行为,还应当提供证明自己的行为合法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
    2022-07-27
    139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如何告行政诉讼
    一、行政不作为如何告行政诉讼面对行政不作为,公民或法人等当事人可通过行政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1.原告需明确行政机关的具体不作为行为,并准备相应的证据材料。2.根据《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原告可选择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后再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3.在提起诉讼时,原告必须向法院提交诉状,并附上曾经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申请已被行政机关知晓但未获处理。4.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被告应依法履行职责的案件,原告无需提供申请合法性的证据,只需证明曾提出过申请即可。二、行政不作为诉讼的证据要求在行政不作为诉讼中,证据的要求相对宽松,但并非没有标准。1.原告所提供的证据需达到一定的证明程度,即能够证明其已经向行政机关提出了申请,并且该申请未被行政机关及时、有效地处理。2.证据的形式和内容不必过于严格,但必须真实、合法,并能与案件事实相关联。3.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
    2024-07-27
    427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的诉讼请求书怎么写
    行政不作为诉讼请求事项是处罚行政不作为的官员同时提出自己希望获得的补偿,具体的不作为请求如下:1、如果行政机关应当履行而没有履行而导致当事人利益受到损害时,公民可以在任意时间内提起诉讼,但是最长不能超过自知道行政机关不作为之日起两年内请求,否则将会错过维护权利的最佳时机。2、根据法律规定,公民在提出申请事项时,行政机关即使不批准也要给其书面答复。行政不作为诉讼请求的时效是怎样的一,行政不作为诉讼请求的时效是怎样的行政诉讼是由诉讼时效限制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之规定,行政诉讼时效应当分为以下两种:(一)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
    2023-08-05
    185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诉讼请求的时效是怎样的
    一,行政不作为诉讼请求的时效是怎样的行政诉讼是由诉讼时效限制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之规定,行政诉讼时效应当分为以下两种:(一)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二)特殊诉讼时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对涉
    2023-06-02
    97人看过
  • 不宜提起行政诉讼的不作为行政行为包括了哪些
    第一种表现是最初应作为的行政机关积极作为,就某事件作出,特定相对人不服,申请复议机关复议,复议机关逾期不复议的不作为行政行为。对复议机关不复议的不作为行政行为,特定相对人不宜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只能对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作为行为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直接解决行政争议。如果允许相对人对复议机关的不作为行政行为提起诉讼,势必增加诉讼,增加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环节,给法院、行政机关和相对人增加不必要的诉讼负担,使行政争议陷冗入长的诉讼中。第二种表现是最初应当作为的行政机关不作为,特定相对人不服,申请复议机关复议,复议机关作出了具有实体内容意义的复议决定,应当对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提起诉讼,而对最初应当作为的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政行为不宜提起诉讼。因为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具有实体内容,对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产生了直接影响,且否定了最初应当作为的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政行为,可视为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关
    2023-06-13
    326人看过
  • 不作为行政行为是什么
    网友提问: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这种是否属于行政机关的不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不作为行政行为定义法律术语,是“作为行政行为”的对称。即指以消极作为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不作为行政行为在一些行政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及办法中都有明确规定,不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这里“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就是不作为方式的行政许可行为。再如,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所列举的行政行为中,就有不作为方式的行为。如其第4款规定,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第5款规定,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不作为也是一种行政行为,同样受行政法调整,同样会引起法律后果。作为与不作为两种行为所构成的违法种类是不同的,不作为行为违法构成行政失职。
    2023-06-13
    131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的一种诉讼制度。 行政起诉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 更多>

    #行政起诉
    相关咨询
    • 我国的不作为行政诉讼起诉状范本是怎么样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2
      反诉人(一审本诉被告):,男,汉族,1983年6月19日出生,住成都市街号栋单元号。被反诉人(一审本诉原告):,男,汉族,1980年4月21日出生,四川省太安镇龙游村人。 第三人:,女,汉族,1956年9月28日出生,住成都市街号栋单元号。反诉请求 1、请求判令被反诉人退还不当得利元整及利息(利率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自反诉人提起反诉之日至退还全部本金之日止 2、判令被反诉人就应当退还的不当得利之债中
    • 行政主体的诉讼调解行为是什么行为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16
      行政调解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对属于本机关职权管辖范围内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使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协议,从而合理地、彻底地解决纠纷矛盾。
    • 行政诉讼状的写作指南
      甘肃在线咨询 2024-12-03
      行政起诉状 原告(被告): 被告(原告): 诉讼请求: 诉讼请求是原告(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具体来说,原告(被告)要求被告(原告)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其合法权益,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事实与理由: 原告(被告)因被告(原告)的行政行为所侵害其合法权益,经多次协商未能解决问题,故原告(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具体事实如下: (详细描述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
    • 针对政府行政不作为的起诉状范文
      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01
      行政不作为起诉状应包括以下内容:原告及被告信息、基本案情、诉讼请求、法律依据以及需要说明的相关事项等。具体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法认定和处理,以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 公安局机关不作为行政上诉状的范X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01
      上诉人:殷某。 被上诉人: 住址:南京市石榴园18号 请求事项 依法撤销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建行诉初字第1号行政裁定书,裁定由南京市建邺区市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事实与理由 原审法院认定上诉人的举报后,被上诉人予以受理的行为属于司法侦查职能范畴,而不是行政行为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一、上诉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所实名举报人构成犯罪的事实经过,被上诉人仅在对上诉人材料受理后予以了登记,之后是否依职权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