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行为人是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这两项条件的会构成违法运用资金罪。
《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既遂怎么判刑?
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既遂,有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三款规定,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是指,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触犯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犯罪嫌疑人,法院不仅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还会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有期徒刑。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被判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金。
-
资金违法运用罪的定罪条件是什么
477人看过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
365人看过
-
如何确定构成违法运用资金罪?
91人看过
-
构成挪用资金罪的条件会有什么
290人看过
-
涉及挪用资金罪必须满足哪些构成条件
319人看过
-
构成违法运用资金罪既遂怎么量刑
26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运输假币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04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与伪造货币罪侵犯的客体一致。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由于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要以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因此本罪的主体实际上是伪造货币者以外的自然人。当然即便是伪造货币者以外的自然人,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构成伪造出入境证件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2提供伪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构成要件有: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应当是国家对国境的正常管理秩序。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向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条规定,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或者出售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
-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27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和客户的合法权益。本罪针对金融机构背离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受托客户财产的行为而设立。由于该行为使客户的财产陷入极大风险之中,从而动摇社会公众的投资信念,严重损害客户的合法权益并危害金融管理秩序、妨害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须以刑法制裁。 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的行为。 所谓违背受托义务,是指金融机构违背
-
我国刑法违法运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6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违反国家规定运用资金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
-
违法运用资金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11违法运用资金罪有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1、主体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主观上是故意; 3、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4、客观上是行为人违法运用资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