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如果是交通事故当事人一方故意破坏现场的,破坏现场的当事人要承担全部责任。第二,如果事故现场不是被当事人故意破坏的,而是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比如由于暴雨等受到破坏,则由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事故现场遭破坏如何认定赔偿责任
事故现场遭破坏怎样认定赔偿责任
2名骑车人在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当时两人都想着赶紧去医院检查,没有及时报警。等他们想到报警时,事故现场早被破坏了,交警无法对事故进行认定。那么,事故赔偿问题怎么处理呢?余姚法院昨天给出了一个方法,一审判决事故双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三七分,骑电动自行车一方的责任分配比例高于骑自行车一方。
二十出头的郭某在余姚打工,去年6月16日早上,她骑自行车去上班,途中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当时,骑电动自行车的朱某跟郭某双双倒地。郭某以前从没经历过交通事故,她只知道自己右腿很痛,受伤不轻,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朱某见郭某一脸痛苦,心里也很紧张,觉得还是救人最要紧,立即送郭某去了医院。
二人在医院里才想到出事故要报警,可因事发路段交通繁忙,事故现场已经被破坏,交警没法调查取证,交警作出了对这起事故不予受理的决定。郭某在事故中受伤较重、损失较大,赔偿问题与朱某无法达成一致,就向余姚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朱某除了先行支付的医药费外还要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补偿金、护理费等各项损失5万余元。
法院判决:
法院判决朱某承担郭某的70%损失,赔款4万余元。
裁判理由:
朱某骑电动自行车而郭某骑自行车,两车的自重与行驶速度有着较明显差异,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相比在事故中的损害作用力更大一些,朱某应尽的安全注意义务大于郭某。考虑到事故中郭某受伤较重而朱某受伤相对较轻,朱某及时报警、妥善保护现场的责任也应大于郭某。综合这两点,法院认定朱某对事故造成的郭某损害应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而郭某骑自行车过路口时没有注意安全,也没有在事发后报警或者提醒朱某报警,她对自身遭受的损害应承担部分的责任。
法律法规
1、《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千一百八十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破坏交通事故现场要扣分吗
333人看过
-
交通事故后卸货算破坏现场吗
183人看过
-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一破坏现场
157人看过
-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叫破坏现场
139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破坏现场的怎么认定,破坏现场的怎么处罚?
399人看过
-
交通事故故意破坏现场的法律责任
95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事故现场被破坏,怎样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7-1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都明确规定了有关人员要保护好现场,不得破坏现场。交通事故现场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正确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关键。 如果是交通事故一方故意破坏现场的,破坏现场的当事人要承担全部交通事故责任。 如果事故现场不是被当事人故意破坏的,而是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比如由于暴雨等受到破坏,则由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
-
2022年故意破坏交通事故现场如何处罚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12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承担全部责任。除此之外,如果还造成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要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
交通事故中破坏现场的行为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3-10-24造成交通事故后肇事方破坏现场的,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应当对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
故意破坏交通肇事现场是犯法的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41,“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移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而逃离现场如果当事人确实不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因主观上缺乏故意,所以不构成逃逸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因此,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履行法定职责离开现场的,不能认定为逃逸2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