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禁止我与大学男友来往是不合法的。我国法律是禁止干涉婚姻自由的,父母不可以通过任何方式干涉成年子女的婚姻自由,也就是说父母是不可以禁止成年女儿和大学男友来往的,但是女儿还未成年的,父母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可以禁止和大学男友来往,这个是合法的。因此父母禁止女儿和大学男友来往是否合法,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女儿成年后禁止的,一般是不合法的。
与禁止令相关的法律条文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你男朋友的现金来往多少才算是数额大
409人看过
-
同时与两个女生恋爱,男友是否违法?
334人看过
-
大学时男女是否合法结婚
89人看过
-
女子与男子同居多年是否违反婚姻法?
178人看过
-
男女恋爱期间的钱款往来是借款还是赠与
495人看过
-
大学生强奸交往女友获刑家属代男子赔偿被害人损失6.5万元
262人看过
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构成了婚姻自由原则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先决条件,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没有离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
离婚女性与已婚男子交往是否违法?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9对于一位已步入婚姻殿堂的男性,如果他与已经脱离原配婚姻状况的女性走到了一起,这很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更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构成犯罪,如我们所述的重婚罪。重婚罪,是指在已有合法婚姻存在的情况下,当事人再次与他人缔结婚姻或在明知对方已有合法婚姻的前提下与其继续缔结婚姻的行为。这里提到的“有配偶”,是指男性在已经娶妻、女性在已经嫁为人妇等情况下,并且这种夫妻关系并未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除且依然处于存续状
-
男女朋友交往,之间的财务往来是否属于诈骗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4一、欠款逃跑会不会构成诈骗罪欠钱跑路没有实施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欠钱跑路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
-
男女朋友交往是否应该给女方金钱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0一、法律意见: 1.分手之后的金钱来往可以作为债权债务处理,但是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2.起诉之后可以要求对方清偿债务。 二、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
在我国,大学生男女同居是否违法?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5在一般情况下,恋爱同居并不构成非法同居罪。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涉及未婚同居的相关条款已经被删除。 如果行为人以夫妻名义与另一个人共同生活,或者在已婚状态下又与他人进行婚姻登记,那么这种行为就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还可能涉及到触犯重婚罪的严重法律后果。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区分恋爱同居和非法同居之间的界限。同居作为每个人作为人类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只要双方自愿且不损害任何第三方的权益,那么这种行为
-
前女友的男朋友收到裸照是否违法?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11如果有男子持女性裸照威胁当事人,当事人可以报案并寻求法律援助。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侮辱诽谤罪和侮辱罪,即使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公开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尊严和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的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侮辱罪通常表现为使用暴力或其他不当手段公然毁损他人名誉;而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侮辱行为会导致败坏他人名誉的不良后果,且希望或放任此类后果的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