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处理指南:该怎么应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5 22:42:39
235 人看过
一、对于商标侵权应该怎么处理?
对于商标侵权的处理:
1.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停止侵权、处以罚款。
2.商标权遭受侵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
3.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商标侵权的诉状怎么写的
商标侵权的诉状的书写如下:
1.双方当事人(原被告)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和地址。如是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所在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所谓诉讼请求,即要求解决的问题。
3.写明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除应写明上述内容外,还应写明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起诉时的年、月、日,诉状并要有原告的签名和盖章。还要提供与被告人数相应的副本(除正本外,多一个被告增加一份即一个被告二份,二个被告三份)。
三、商标侵权属于什么案件
商标侵权属于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而民法典商标侵权的界定如下:
1.行为人从事了民事违法行为;
2.造成了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事实;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六章 商标使用的管理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罚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个体户商标侵权案件应对指南
66人看过
-
商标侵权举报指南
274人看过
-
应对专利侵权:维权指南
429人看过
-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侵权行为应该怎样处理
342人看过
-
驰名商标侵权应该怎么处罚,商标侵权如何救济
265人看过
-
游戏产品侵权应对指南
41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应该如何处理商标侵权?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23(1)责令停止侵权 具体措施如下: 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处以罚款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对以上两项处理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依照《中华
-
工商局怎么处理商标侵权行为?如何处理?对商标侵权行为应如何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15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工商局也可以依职权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或者个别大城市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涉及商品进出口的,还可以向海关总署申请海关备案,依法要求各级海关保护。行政责任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
-
商标被侵权怎么办,侵权商标怎么处理,侵权商标处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20商标侵权后侵权人如何处理,商标侵权之后出现了侵权人纠纷的事宜,面对侵权人商标侵权的情况,那么商标侵权后侵权人如何处理?商标侵权商标侵权后侵权人如何处理?对于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工商部门处理;经工商部门调解不成后,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商标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任何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举报。如果权利
-
侵权商标如何处理,侵权商标怎么处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2根据《商标法》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
-
对生产企业的商标侵权侵权应该怎么办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7企业商标侵权之后,被侵权人会根据实际的损失来确定赔偿的比例问题通过诉讼方式,向侵权人索赔,这也是商标侵权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