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能不能构成诽谤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7 04:27:35 143 人看过

一、碰瓷能不能构成诽谤罪

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诽谤罪得以成立需具备如下要件:首先,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或其他恶劣手段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或是编造事实对他人进行无端指责;其次,其行为应达到情节严重程度。此等犯法行为通常表现为某些人为追逐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车祸或其他意外事件,并借机向受害方索要钱财,此类行为有可能触及到敲诈勒索罪名,但并不必然构成诽谤罪。若仅是故意制造车祸,而未出现公然侮辱或诽谤他人的情况,则不能视为诽谤罪。反之,若在碰瓷行为中涉及到侮辱或诽谤他人的言论,便需进一步审视其情节是否严重,是否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若情节严重,则有可能构成诽谤罪。然而,依据相关法规,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除非其对社会秩序与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若受害者未能提出诉讼,或者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实诽谤行为的存在及其严重性,那么碰瓷行为或许无法被判定为诽谤罪。总而言之,碰瓷行为并非必然构成诽谤罪,其是否构成须依具体情形及法律规定进行判断。若碰瓷行为中含有侮辱或诽谤他人的言论且情节严重,则有可能构成诽谤罪。若受害者未能提起诉讼或提供证据,则可能无法被判定为诽谤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碰瓷能定寻衅滋事罪

若犯罪证据确凿无疑,“碰瓷”极端恶劣的行为可能被归入寻衅滋事罪与敲诈勒索罪这两大罪状之中。而所面临的具体法律指控究竟为何,则需根据涉案人员的不当行为对何种社会利益造成侵害来加以明确。寻衅滋事罪的主要打击对象为公共秩序,而敲诈勒索罪的侵犯客体则相对复杂,不仅涉及到公私财产所有权的安全,同时还会对公民的人身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构成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敲诈勒索的行为方式并不仅限于暴力威胁,非暴力形式同样可以构成此罪。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05: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夫妻之间能否构成诽谤罪
    一、夫妻之间能否构成诽谤罪倘若此类情况发生在夫妻之间,您有权提出诉讼。然而,仅向警方报案未必能够解决婚姻中的“侮辱”问题。言语上的伤害自尊乃至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的言论并不足以被认定为侮辱和诽谤行为,更无法达到犯罪的标准。侮辱、诽谤罪属于法定自诉案件范畴,因此您可以向法院发起诉讼,不过通常而言,法院只会进行调停工作,而非正式立案审理本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夫妻之间能约定财产按份共有吗夫妻之间可以约定财产按份共有。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
    2024-04-04
    260人看过
  • 流言蜚语能构成诽谤罪吗
    关于流言蜚语能否构成诽谤罪这一问题,必须结合具体情境加以分析研究。倘若这些流言蜚语是出于故意而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其目的在于损坏他人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同时其所造成的恶劣后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那么便有可能被认定为诽谤罪。举例而言,如果有人肆意编造谎言进行无端的攻击与中伤,从而使得他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遭受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受害者的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受到巨大影响进而无法正常展开,那么这种行为就可以被视作诽谤罪行。然而,若仅涉及到一般的非恶意性的评论或者轻微失真的不当言论,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足以构成诽谤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
    2024-07-27
    389人看过
  • 构成诽谤罪能有什么后果
    诽谤罪的定义为故意编造并散播虚假不实之言辞,达到足以贬低、毁坏他人人格和名誉的严重程度。一旦构成诽谤罪,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刑事制裁。犯罪者有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5
    423人看过
  • 不写对方的真名能构成诽谤罪吗
    不使用真名但有指向性明确的捏造事实行为可算诽谤。诽谤应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能获得保释吗?可以。1、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的情况下,刑事拘留37天后就可以取保候审了。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其取保候审。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进行取保候审。《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
    2023-08-01
    248人看过
  • 诽谤罪要哪些要件才能构成
    诽谤罪以及其构成要件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客观方面主体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主观方面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2023-06-03
    262人看过
  • 转发谣言可能构成诽谤罪吗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明文所述,诽谤罪乃指向公众或特定个体实施以暴力或其他不当手段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虚假事实进行诽谤,情节严重者将被视为犯罪行为。若转发的谣言在情节严重的范畴内,则有可能触犯诽谤罪。然而,是否构成诽谤罪,还需结合具体案情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包括谣言的具体内容、传播的广泛程度以及对受害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倘若转发的谣言内容严重失实,并对他人声誉造成了重大损害,那么便有可能构成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7
    212人看过
  • 抑郁症人员能否构成诽谤罪
    患有抑郁症症状的人士在具备明确的主观恶意以及客观实质行为的前提下,有可能被判定犯有诽谤罪。需要注意,抑郁症疾病本身并非自动赋予相关人士免于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权。若抑郁症患者在头脑清晰、具有明确自我认知与行为控制能力的状态下,蓄意捏造虚假事实,并进行大肆宣传,可能会导致他人的人格尊严受到贬低或名誉受损,并且此类行为的严重程度达到情节恶劣标准,那么便有可能被认定为触犯了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4
    191人看过
  • 说别人坏话能构成诽谤罪吗
    针对某人发表的恶劣言辞是否构成诽谤罪,需要依据特定情境进行综合评估。诽谤罪这一刑事犯罪,其本质在于蓄意编造并广泛传播虚无的事实,以达到贬低他人人格尊严、毁损他人声誉的目的。若仅为一般的负面评价,且未有蓄意捏造虚假事实的情节,通常不会被认定为诽谤罪。然而,倘若这些恶意言论系凭空捏造的虚假信息,且在一定范围内得以传播,从而给他人的名誉带来了严重损害,那么便有可能构成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31
    177人看过
  • 诽谤一家店构成诽谤罪吗
    诽谤罪是由捏造虚假事实并加以传播的行为所构成。在这些行为中,若情节严重者,则将受到刑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是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诽谤罪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自诉案件,仅在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下,才会转为公诉案件。《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2
    494人看过
  • 哪些碰瓷千万不能私了,遭遇碰瓷怎么办
    案件回放:4月10日,浙江温岭市横湖桥地段发生一起奇葩的碰瓷事件,一名河南籍男子为了讹钱,竟然推着自行车脱光衣服在路边等碰瓷,并在一辆正停下来的奔驰车前迅速躺倒在地……据了解,该男子在几天前就因为碰瓷而被拘留过。但是,刚刚被放出来,就立马又上演了这出裸体碰瓷事件。如此乐此不疲的“讹钱”,是否暴露出了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呢?对此,本网就“碰瓷需要负哪些法律责任?”等问题电话采访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教授王*伟,欢迎大家点击收看本期节目!1手法猖獗三类“碰瓷”上演升级犯罪到底什么是碰瓷?“碰瓷”原是古玩业的一句行话,意指个别不法之徒摆卖古董时,常常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便可借机讹诈。现如今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行人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以骗取赔偿。而如今,碰瓷行为正不断升级,有时还会演变成抢劫、毁坏财物、故意伤害等更为严重的罪行。记者整理
    2024-04-09
    213人看过
  • 碰瓷能诈骗罪判处吗
    法律综合知识
    律师解答:可以。碰瓷,属于诈骗性质,但是,如果碰瓷时诈骗的数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可以判处诈骗罪。1、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处罚金;2、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或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五十万元以上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数额较大”、“数
    2024-05-02
    144人看过
  • 16岁能不能承担诽谤罪
    法律综合知识
    根据我国相关律法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必须为自己的犯罪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然而,针对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法律在进行量刑时会全面衡量他们的年龄、精神状况及心智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尽可能地提供教育改造和挽救的机会,以期达到教育和保护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
    2024-08-08
    449人看过
  • 如何构成诽谤罪,如何构成诽谤罪的表现
    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虽然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如果情节不严重,就不能以此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和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不良影响的;诽谤他人导致精神障碍或被害人自杀等。涉嫌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诽谤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
    2023-08-08
    58人看过
  • 诽谤罪他人能不能追究
    法律综合知识
    一、诽谤罪他人能不能追究若其他人欲对恶意造谣进行追责,需满足诽谤行为构成犯罪的确切条件。诽谤行为属于民事范畴内的自诉案件之一,通常情况下,遭受诽谤侵害的个人或组织需自行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公正裁决。然而在特殊境况之下,例如如诽谤行为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秩序时,公安机关有权依据法律程序介入该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对于诽谤罪的追究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文规定与法规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他人可以起诉吗在法律体系中,他人享有针对诽谤行为提起诉讼的权
    2024-07-14
    30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诽谤罪单位能否构成犯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1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一般属于自诉案件,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
    • 什么程度的侮辱诽谤才能构成诽谤罪?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07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客观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为会造成败坏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另外根据《刑法》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才构成本罪。
    • 诬陷和诽谤能构成什么罪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3
      不一样。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国家机关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已经构成诽谤罪能赔多少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9-02
      因赔偿,诽谤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主要是指的精神赔偿。但对于精神赔偿,全国没有确定的的标准与数额,主要由法官根据一定的原则、参考多种因素确定。(一)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1.补充适用原则。此相当于精神抚慰原则。对于精神损害,首先应适用非金钱赔偿的方式,在非金钱的赔偿方式不能对受害人充分保护和对侵权人制裁的情况下,补充的使用金钱赔偿方式,对于受害人予以一定的抚慰和补偿。2.公平适用原则。有的称之为
    • 哪些单位才能构成诽谤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07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