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后表现说”和“独立行为说”都对交通肇事犯罪后的行为进行了不同的看法。“罪后表现说”认为逃逸和死亡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加重后果的条件,而“独立行为说”则认为逃逸是独立的犯罪行为,应实行数罪并罚或按吸收犯处理。而“分别情况说”则认为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如是在过失支配下进行的就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而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就是另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
“罪后表现说”认为,交通肇事后逃跑和受重伤的被害人后来又死亡,这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为的继续,死亡是重伤后在特殊情况下的必然结果。行为人对被害人可能进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这一心态没有与进一步的行为相联系,也就没有独立意义。或者说,逃逸的实质是行为人在趋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结果进一步加重的条件。
“独立行为说”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独立的犯罪行为,因此应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吸收犯处理。
“分别情况说”认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如果是在过失支配下进行的,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进行的,就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违法行为,涉及到道路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个人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肇事逃逸者将面临以下法律制裁:
1. 刑事责任:如果肇事逃逸导致他人死亡或受伤,则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肇事逃逸致人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 民事责任:如果肇事逃逸导致他人财产损失,则可能承担民事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肇事逃逸造成他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 行政责任:如果肇事逃逸,则可能会受到行政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吊销肇事逃逸人的机动车驾驶证,并将其列入严重交通违法人员名单,对其采取其他交通管理措施。
4. 道德责任:肇事逃逸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到他人,也会损害自己的道德形象。
在法律上,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肇事逃逸,将面临上述法律制裁。因此,任何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都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寻求帮助,不能逃逸。
无论采用哪种说法,交通肇事逃逸都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肇事逃逸,将面临法律制裁。因此,任何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都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寻求帮助,不能逃逸。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在交通肇事逃逸后坐牢吗,交通肇事逃逸的性质
13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性质的鉴别方法
144人看过
-
肇事逃逸的性质,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有哪些
473人看过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应该有哪些性质的
478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的性质是要如何规定的
52人看过
-
肇事逃逸的行为有什么性质的
338人看过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定义是什么,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是怎样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8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定义一直未统一,目前就法律、司法解释以及学术界的探讨来看,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根据1995年6月20日公安部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第2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案件,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案件。“逃逸”即是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第二种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文称“解释”)第2
-
2022年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应该是什么性质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1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肇事者有逃逸行为的,是什么性质要依据是否构成犯罪而定,如果构成犯罪的,是属于刑事案件,不构成犯罪的是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
如何辨别交通肇事逃逸的定性性质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23要想判断行为性质是不是交通肇事逃逸,需要知道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 首先,主观因素: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强调的是,笔者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
-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逃逸属于刑事犯罪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21只有在构成交通事故罪的前提下逃跑才构成刑事犯罪,如果不构成交通事故罪逃跑,就不必承担刑事责任。交通事故的逃脱不一定是犯罪,没有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就不会成为犯罪。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法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取消汽车驾驶执照。发生交通事故逃跑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取消汽车驾驶执照,终身不得取得汽车驾驶执照。《刑法》第
-
肇事逃逸性质的规定是什么啊?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20肇事逃逸的性质如下: 1.罪后表现说。逃逸的实质是行为人在趋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结果进一步加重的条件; 2.独立行为说。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独立的犯罪行为,因此应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吸收犯处理; 3.分别情况说。认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