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定罪的标志如下: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多少判刑
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有三种情况,第一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第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第三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定挪用公款罪定罪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业委会主任挪用公款多少涉嫌挪用公款罪
278人看过
-
用公款行贿会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罪吗
121人看过
-
70万元公款挪用罪被判多少年?
297人看过
-
公司公款挪用多少开始定罪的
289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最新规定挪用公款多少万
268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多次挪用
45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挪用公款多少合适,挪用公款多少构成犯罪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9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一般以五千作起点 进行营利活动的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一般以一万到三万做起点 挪用公款归个人作其他用途使用的必须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才构成犯罪 用于非法活动和营利活动的不受“三个月未还”的要件限制 挪用救援款物、救灾、抢险等特定款归个人用的从重处罚 刑法三百八十四条规定: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
-
公款挪用多少开始定罪西藏在线咨询 2024-04-05公款挪用开始定罪的标准是: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
挪用公款,多少算犯罪,多少会判刑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21挪用公款有三种行为:1、挪用公款超过三个月未偿还,2、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用于经营活动,3、挪用公款给个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是否会被判刑,挪用多少会被判刑,需要根据挪用情况综合判断。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挪用公款由个人使用,非法活动,金额在3万元以上,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视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挪用公款由个人使用,营利活
-
挪用公款最高能定罪多少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031、通常情况下,将挪用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较大”即数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那么就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如果将挪用的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 2、对于挪用公款罪的基本犯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存在加重情节的,那么就可能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公款多少算犯罪挪用公款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27如果公款是个人使用、进行赌博或走私等非法活动的话,以挪用公款三万元为定罪的数额起点,同时不要求行为人在几个月以内未归还。如果挪用公款超过五万元,为进行个人营利活动的,都构成犯罪,但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这里的“归个人使用”,包括将公款给本人亲友或其他自然人使用、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给其他单位使用,或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给其他单位使用,但为谋取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