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对于二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二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行政判决书的说理
判决书的说理部分系判决的灵魂,是充分展示法官的办案思路,依据法律规定和精神,运用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根据证据规则阐述论证的平台。针对行政诉讼的特点,行政判决书的说理部分,应仅仅围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当事人的诉辩理由展开论证。需要指出的是,行政判决书与民事判决书在说理部分还有一点不同,即它不受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的限制,对当事人没有提到的理由只要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问题,也需要进行论证。
由于行政判决的方式不同,对不同方式的判决,在说理部分侧重也就有所不同。
维持判决和确认合法判决的说理问题
一般维持判决和确认合法判决,在说理部分要从被告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实施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的要求,认定事实主要证据确凿,适用法律规范正确等有关合法性问题进行全面论述。但重点应当放在当事人争议的焦点问题上,对当事人没有争议的问题或者不是本案重点审理的问题,可以一带而过,从而突出重点。如果当事人争议的焦点不属于合法性审查的范围,可以点到为止,不必展开论述。
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适用规章或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原告或者第三人对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效力提出异议的,说理部分应当从法理上阐明这些规范性文件与上位法相一致,其具有法律效力,法院予以参照或者参考。在审理涉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案件中,发现我国国内法规定较为模糊的,法官选择一个更接近国际条约的解释来适用的,在行政判决书的说理部分,必须从法理上对国内法和国际条约及有关解释进行论述,不能不加论述直接引用有关解释。
撤销判决和确认违法或无效判决的说理问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等情形之一的,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或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无效,并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对采取这两种判决形式的行政判决书,在说理部分必须要有针对性,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问题和当事人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充分地分析和论述,其他问题可以不提。但对部分维持部分撤销的案件,对维持部分有关合法性的问题亦要全面论述。对判决撤销并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在说理部分应当指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向,避免被告再犯其他错误;对确认违法,同时责令采取补救措施的判决,在说理部分应当论证被告为什么应采取的补救措施,及可以采取那些补救措施,从而防止被告消极不履行其应当尽到的职责或义务,使原告或者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充分得到保护。
变更判决的说理问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处罚显示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行政处罚显示公正是指被诉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主要证据确凿、行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规范正确、应不存在超越职权的问题,仅仅是在法定处罚幅度内,给予原告或者第三人的处罚明显有失公正。因此,此类判决,如果原告以处罚显示公正提起诉讼,说理部分重点应当放在有关显示公正方面的分析及论述,其他方面可以简要论述。如果原告以其他理由提起诉讼或第三人提出被诉行政处罚决定存在其他违法问题的,说理部分除了重点分析及论述有关显示公正的问题外,还要详细分析原告提出的理由、第三人提出的意见。
行政赔偿判决的说理问题
行政赔偿判决书的说理部分,应当分别不同情况进行说理。对未经确认的事实行为,应运用行政实体及程序法律规范,对该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分析论证;对经确认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行为,只需写明经何机关已经确认该行为违法,无需进行分析论证。判决书论证的重点是原告是否存在合法权益,是否被侵害,被侵害的程度和后果及其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因果关系,是否应予赔偿;论证各方当事人的诉讼理由是否成立,表明是否予以支持或采纳,并说明理由。此外,在适用法律上,不仅要适用行政诉讼法,还应适用国家赔偿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相应的有关行政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
履行职责判决的说理问题
履行职责仅适用不作为案件中判决原告胜诉的案件,因被告负有某项法定职责,应当履行而没有履行。为此,这类判决的说理部分主要从法律规范规定被告具有哪些职责,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履行,被告没有履行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应当明确指出被告应当如何履行其法定职责。
二审行政判决的说理问题
二审判决中的说理部分,要从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法规、程序等方面的合法性进行论述,对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及理由逐一进行分析,认定其是否成立,说明理由,并表明是否予以支持或者采纳。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援引;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因此,在行政判决书的说理部分,应当引用所适用的法律规范。但一般不宜采取简单地根据某某法律规范第几条的规定作出判决的方式进行引用,而是应当在分析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上,采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超越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权限行使职权,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规定,适用法律规范是否正确,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等方式表现出来。经常适用的有关判决程序的法律及司法解释条文,可以采取根据的方式援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八十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
被告人何时收到判决书?
103人看过
-
什么时候能收到缓刑判决书
393人看过
-
判决书下来家属能不能收到判决书
438人看过
-
未收到判决书也能强制执行吗
136人看过
-
多长时间能收到行政复议答复书
357人看过
-
行政判决书的执行是怎样的?如何执行行政判决书?
158人看过
行政赔偿主要方式: (1)支付赔偿金。它是以货币形式支付赔偿金额的一种赔偿方式,支付赔偿金是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 (2)返还财产。是行政机关将违法占有或控制的受害人的财产还给受害人的赔偿方式; (3)恢复原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因... 更多>
-
经过行政诉讼开庭后,何时才能收到判决书?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08民事案件中,采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其判决通常在立案之后的三个以内进行公示。而如需适用普通程序处理的案件,其判决则需在立案之后的六个月内下达。但若存在特殊情况,经过上级法院的批准,该期限可适当延长六个月。至于刑事案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在受理之后的两个月内进行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或涉及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所列任何
-
什么时候能拿到行政诉讼的判决书?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28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供公众查阅,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
执行判决的犯人能收到判决书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7会收到。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
-
二次判完,啥时候能收到判决书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7法律规定对于定期宣判的案件,应当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同时规定了二审的法定期限。具体规定如下:《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
-
对行政处罚判决书不服,收到判决后上诉时间是多久?江西在线咨询 2021-07-04有时间限制,民事诉讼判决书的上诉期为十五日,裁定书上诉期为十日。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 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逾期不上诉的,视为放弃诉讼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