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几年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是十分恶劣的暴力型犯罪,此时行为人是以剥夺对方生命为目的,但这种剥夺行为是非法的,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故意杀人既遂的,根据当事人犯罪的具体情节,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
二、故意杀人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
2、客观要件
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一定的凶器,也可以是徒手杀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险方法杀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对于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去杀害他人的,对教唆犯应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
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本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有两种量刑标准,要根据犯罪的情况来决定,这项罪名属于暴力犯罪,有很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以剥夺对方的生命为主要目的,故意杀人的行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的犯罪,另一种是不作为的犯罪,故意杀人罪属于结果犯,而不是行为犯。
-
故意杀害未成年判几年
364人看过
-
杀人犯自首怎么判?故意杀人罪要判几年?
11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几年,故意杀人罪未遂如何认定
364人看过
-
蓄意谋杀罪判多少年,故意杀人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307人看过
-
未成年杀人判多少年故意杀人
76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涉嫌故意杀人判几年
392人看过
-
什么是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故意杀人罪判几年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7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故意杀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权。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刑法中生命起始的标志能说为胎儿脱离母体后,开始独立呼吸。生命的终止我国实践中以心脏停止跳动为标志。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心脏不可逆转地停止跳动,可以认定为生命已经终止。因此,母体中的胎儿与尸体都不能作为故意杀人的罪的客体,但侵犯其可能构成故意伤
-
未成年故意杀人罪判几年,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03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的,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处罚。下面是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
-
杀人后有关系判几年,故意杀人罪最多判几年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4涉嫌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故意杀人罪不一定都会判处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相关规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四十九条【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
-
故意伤害罪,未成年杀人自首会判几年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4-01《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11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构成什么罪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211岁未成年故意杀人不会被判刑,但是应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教育。 感化、挽救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确处理惩罚和教育的关系。 要将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司法人员对未成人要坚持攻心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