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事人诉讼风险意识的确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0:15:52 154 人看过

在当前的法治环境下,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当事人跟不上社会的转型,加之市场经济是高度的风险经济,在市场条件下从事各类活动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在此客观条件下打官司同样要有高度风险意识,即可能要承担败诉后果的一种思想观念,这种观念即诉讼中的风险意识。当然,所谓风险,仅是一种可能存在的情况,需经审理并裁判才能确定预见情况是否存在。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当事人往往不能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诉讼风险,有的当事人在诉讼前不考虑败诉风险和不能完全执行的可能,诉讼中又不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诉讼后不能正视自身主观原因,长期缠讼,甚至诋毁法院和法官的形象。

实际上,当事人要想打赢一场官司必须具备两个方面内容的优势:

第一、具有证据上的优势。根据新的证据规则,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高度盖然性,即一方的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依照司法解释,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要想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必须有充足的证据,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证据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这就要求每一个当事人,在民事活动发生过程中谨记居安思危,尽量保管好一切与民事行为有关的证据材料,为将来发生纠纷时提交证据作好准备。

第二、具有诉讼上的优势。当事人要实现诉讼上的优势需有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庭前准备能力,二是庭审应变能力。所谓庭前准备能力,是指庭审中需提交的证据,手中是否持有。若不持有,应在庭前及时调取;如果自己确实不能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应依据有关规定申请人民法院依法调取;如果证据材料可能会出现毁损、灭失,以后难以取得之情形,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并要根据案情和诉讼请求,在举证期限内决定是否变更诉讼请求或反诉,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所谓庭审应变能力,是指当事人出庭时要能够针对对方的主张或抗辩,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法律依据,并根据对方的证据材料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思路。当事人我们不强调每一个公民都具备律师或法官一样的法律素质,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或具备较高诉讼能力的公民参加诉讼,以免自己因未顾及诉讼风险,而使自己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前述仅是案件审理过程中需注意的,在执行过程中同样存在着高度的风险。

尽管我们的审判程序,为当事人在诉讼中设置了一道道的坑(即风险),但不能将诉讼风险理解为诉讼的难度增大,而是对当事人权利保护的机制更加完善。基于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的证据规则实施,为增强当事人的诉讼风险意识,帮助其谨慎地选择诉讼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当事人能够合理合法的趋避风险,减少并力求避免不必要损失,各地人民法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都制订了符合国情和法律规定的诉讼风险的告知制度,现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并结合司法实践,将当事人在诉讼中可能遇到的诉讼风险及责任,作以下归纳,以资对当事人的诉讼起一定的引导作用。总的来说,在我国现有体制下诉讼中的风险,存在着三类:

第一类是起诉和应诉中的风险。包括(1)诉讼时效的风险。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提起诉讼应当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提起,超过诉讼时效的保护期间,将承担败诉的风险,即丧失胜诉权。(2)一方下落不明的诉讼风险。一方下落不明,将会导致审理时间过长,不能尽快结案,承担诉讼成本过高、难以执行等风险。由于当事人下落不明,诉讼文书就不能通过正常送达途径送达,而只能通过公告送达,基于公告送达时间较长,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执行较难,因此风险较高。(3)诉讼请求不当或不完全的风险。诉讼请求不当,主要指因诉讼主体不当,将可能承担被人民法院依法驳回起诉的风险;诉讼请求不完全,指将承担不完全部分被人民法院依法认定为放弃权利的风险。(4)超越举证期限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出反诉的风险。当事人为上述诉讼行为应当在法定的举证期限内提出,逾期人民法院将不予审理,当事人则需承担被人民法院依法认定为放弃权利的风险。(5)不按法律法规规定交纳诉讼费用的风险。原告起诉、增加诉讼请求或被告反诉及申请保全,不按时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用及其他诉讼费用或不按照法律规定提供担保的,将承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不予立案、不予审理和不进行财产保全的风险。依照法律规定,诉讼费用一般由败诉方负担,但由原告于起诉时7日内预交。当事人应当合法、合理地确定诉讼标的,涉及财产部分,如果金额过高,则将承担超过裁判支持部分(即败诉部分)的诉讼费用的风险。比如,在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涉及房屋等共同财产的分割,则需交财产分割费,如果未交,法院将不予分割。如果所述共同财产不属实,超过实际数量,则应当承担未支持部分的诉讼费。(6)未按时到庭或中途退庭的风险。未能按时到庭参加法庭审理活动或未经准许中途退庭的当事人,应当及时向法院说明理由。未能及时说明的,原告将承担被视为自动撤诉的风险,被告将承担被人民法院依法拘传或缺席审理的风险。

第二类是涉及举证的风险。即(1)举证不能或证据不足的风险。原告起诉或被告提出反诉,负有对自己的主张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未能及时提供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将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甚至败诉的风险。这涉及前面所述庭前准备能力。(2)超期提供证据的风险。超过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不得在法庭上出示,不予质证(对方同意质证的除外),将不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由举证方承担举证不能甚至败诉风险。(3)不能提供原始证据的风险。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原物(不能提供原件或原物时应予说明)。若证据系在境外形成的,还应办理相应的证明手续,否则将导致该证据材料无效的法律后果。提供证人证言的,证人必须亲自到庭作证(除非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否则将承担证人证言不被采信的风险。(4)申请评估、鉴定的风险。申请评估鉴定的当事人,不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出申请或不预交评估鉴定费用或不提供相关评估鉴定对象的,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败诉的风险。(5)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风险。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当事人,不在规定举证期限内提出申请,法院将不予调查收集,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败诉的风险。第三类是上诉、申诉中的风险。对一审判决、裁定不服,可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上诉的,待一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将承担丧失上诉权的风险。在民事案件中,对判决上诉期间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内,对可上诉的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间为裁定送达之日起的十日内,需注意的是起算时间均是以最后收到判决书、裁定书为准,而且依照司法解释,之日指的是判决书、裁定书送达的日;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间内提出申诉,逾期不提出申诉,将承担丧失申诉权的风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6日 19: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拘传相关文章
  • 浅谈民事诉讼法中第三人
    一、法律规定第三人的目的1、维护和谐的经济秩序,保障各方的合法民事权益;2、减少诉累;3、查清案件的事实;二、民事诉讼中第三人的分类1、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该第三人既不同意原告的诉讼主张,也不同意被告的答辩意见,对原被告的诉讼标的享有独立的请求权。在民事诉讼中处于类似于原告的法律地位、而本诉中的原被告处于类似于共同被告的诉讼地位。2、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该第三人对本诉中原被告的诉讼标的并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本诉中案件的处理结果对其有有利或不利的后果产生。其又可分为原告型第三人(第三人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有可能协助原告的主张,帮助原告胜诉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被告型第三人(第三人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有可能协助被告反驳原告的诉讼主张,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三、第三人独立的法律地位民事诉讼中第三人享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区别于本诉中原被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
    2023-06-03
    135人看过
  • 国家审计风险浅谈
    国家审计作为社会经济运行的监督系统,是通过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依法进行客观、公正的审查和评价而实现其职能作用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经济行为纵横交错,如何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也越来越为国家审计机关所重视。一、国家审计风险的含义及表现形式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施行审计监督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审计行为与法律、法规相背,提出的意见和作出的结论与客观事实不符,以及审计评价失实等,从而受有关关系人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总的说来,审计风险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取证风险一方面,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占有的信息资料不对称,审计人员处于劣势。通过审前调查虽然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但是对一些隐含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还是难以全面准确把握,往往会由于审计证据不充分不恰当,导致对某一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
    2023-06-07
    288人看过
  • 浅谈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一、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就要加强教育培训,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首先应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也有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二、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管理规定、相关案例分析、相关专业知识,公司在这方面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或者购买发放相关资料教材进行自学,学习后要进行严格的闭卷考试。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考试,帮助全体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要让每一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懂得如果不按照法律、法规、岗位责任制尽职尽责管理,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使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增强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直至升华为“企业责任感”,和最高境
    2023-04-24
    436人看过
  • 浅谈员工自护意识的培养
    安全工作是企业天字号的大事,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延深,只有安全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抓好安全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员工的自护意识,也只有全员自护意识得到加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人的自护意识需要不断规范行为养成,现就如何培养员工的自护意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培养员工自护意识的重要性自护的内涵:自护就是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排除外界影响,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始终自觉运用自身安全业务、技术技能,保证自身全过程安全生产的一种工作状态。即:无论管理是严是松、监督是强是弱、环境是优是劣,无论是单独工作,还是群体作业,无论技术高低,无论能力大小,都能自觉根据自身情况和现场实际,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实现自护要做到五个必须: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必须不断加强安全、业务知识学习。必须不断加强业务技能训练。必须按章作业、按规程施工、按程序操作。必须自觉服从安全管理、接
    2023-04-24
    454人看过
  • 谈谈对待同工同酬诉讼的正确认识?
    关于同工同酬诉讼的正确认识如下:同工同酬是一项原则性的规定,当用人单位违反同工同酬原则来支付工资,侵害了劳动者权益时,劳动者可以选择以用人单位违反同工同酬原则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案件适用仲裁前置,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后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一、国家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规定国家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规定:1、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3、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二、离职时取得辞退证明的方式是怎么样的离职时取得辞退证明的方式如下:1、让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来证明是被辞退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2、在办理工作交接过程
    2023-03-19
    320人看过
  • 浅谈个人住房贷款“假按揭”的风险
    第一,假按揭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最常见的方式。房地产开发商虚构房屋买卖关系,恶意套取银行贷款是最常见的假按揭方式。有的开发商假按揭就是为了骗取银行信贷资金,一旦得手就逃之夭夭,银行就会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公安机关破案上。但往往案件破了,但贷款资金也形成了不良。还有的开发商是由于实力不够或者楼盘销售不畅,在开发过程中后续资金不足,加上央行新规定增加了贷款门槛,其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资金继续开发,无奈之下只好通过假按揭骗取资金维持开发。较为隐蔽的方式。很多的开发商会别出心裁地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来骗取银行信贷资金。一般情况下,开发商会先大大抬高其开发的楼盘的售价,然后指使何其关系很近的等=一大批人到银行办理按揭贷款手续。开发商与他们签订虚假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具虚假的首期款收款收据、伪造收进证实,再让他们持自己有效身份证件和其他相关材料办理按揭贷款手续。由于开发商参与造假,申
    2023-06-10
    442人看过
  • 浅谈欠据和借据诉讼时效的确认
    长期以来,对欠据和借据诉讼时效认识不一,也没有明晰欠据和借据概念。一般意义上认为欠据和借据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他们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借据代表的是一种借款合同关系: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出借人同意并给付款项,双方达成了要约和承诺,由借款人出具借据,出借借款或给付借款之日就是借款合同成立并生效之日。这与一般的货物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没有任何区别:约定了给付货款的时间,时效从约定的时间开始起两年;没有约定给付货款时间的,应从买方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所以对于借款而言,诉讼时效期间实际上不应也不宜用债权人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的方式表达,否则,对于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借款合同和没有约定给付货款日期的货款买卖合同中而言,债权人可以一直找债务人索要借款或者货款,主张权利,直到进了10年乃至19年后,均可以以不知道债务人会不会履行债务,而不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合同纠纷之诉,而不超过
    2023-06-13
    469人看过
  • 浅谈保险公司在诉讼中的困局
    做为风险防范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十年来,保险业在服务社会大众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随着保险活动的日益增多,各种各样的保险纠纷也纷至沓来,保险公司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了被告席上。另人遗憾的是,在司法程序中,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漠视和侵害,大量的案例似乎只在证明,只要进入了诉讼,保险公司就注定要“九死一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保险公司陷入了诉讼的困局而频频败诉?笔者下面从几个方面试分析之。一、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不规范,埋下纠纷隐患;对诉讼风险的评估、防范能力差,导致频频败诉。保险业务近年来增幅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经营体制、服务意识相对落后,部分从业人员素质、技能不够,在经营过程中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以保险业务流程中比较重要的承保与理赔环节为例,在承保环节中,存在保险销售、代理人员夸大保险的功能与作用,不向投保人交付保险合同条款,不对免责
    2023-04-21
    317人看过
  • 浅谈物业服务风险防范
    近几年来,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物业服务已经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相比房地产开发业,人们往往认为,物业服务提供着日常简单的操作工作,风险比较小,甚至在从业人员中也存在有这样的认识。但回顾以往的资料显示,物业服务虽平凡且简单,但由于其服务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在服务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概率高,且都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风险无处不在。一、物业服务过程中的风险(二)物业服务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类型(1)招投标阶段招投标阶段是房屋销售前,开发商作为业主代表,选择物业服务企业的必经环节。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对项目运营成本的测算方面。在招投标阶段,物业服务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考虑不周或遗漏某些运营环节,以及CPI的快速上涨、业主拒绝缴纳物业服务费等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在后期管理项目过程中收费不能维持正常经营活动。(3)接管验收阶段在物业服务企业进入小区,开始提供物业服务前,将
    2023-06-10
    418人看过
  • 浅谈行政诉讼时效
    任何诉讼程序都包含各种各样的时效制度,行政诉讼也是如此,主要理由是行政诉讼是从民事诉讼发展而来的诉讼形式,很多行政争议产生于民事争议或与民事争议有密切的关系(本案就是如此,劳动争议引发),有时解决行政争议就成为解决民事争议的前提条件。再者,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时仍然要参照适用民事诉讼的程序及制度,采用民事诉讼规则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七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行政诉讼时效的起算一般是从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何为知道?法律未作相应解释,代理人认为,所谓知道应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以书面形式告知相对人行为内容(这里的内容应包括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及诉权和起诉期限,而非道听途说,也不仅仅是行政机关简单的决定、批准、审批、处罚内容,这里的
    2023-04-22
    293人看过
  • 浅谈当事人调查取证权改革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以加强当事人的提供证据责任为切入点的。尽管当时改革的动机仅仅是为了使法院摆脱日益繁重的调查取证工作,但是改革的序幕一旦拉开,连锁式的改革便接踵而至,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引发了民事审判方式乃至民事诉讼制度的全面改革。证据制度改革的涉及面相当广泛,包括证明责任、提供证据的责任、举证期限、证据规则、证明标准、质证、认证、证据的具体种类等等方面。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发动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活动,中心是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却忽视了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的程序保障,及当事人和代理律师的调查取证权,那就是当事人的调查取证权。①一、当事人调查取证权改革的现状我国民诉法赋予了当事人两种调查取证权:申请证据保全和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由于这两种方法存在严格的条件限制,适用范围狭小,并不能完全解决当事人证据材料收集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证据为对方当事人持有时
    2023-04-22
    243人看过
  • 浅谈民事诉讼的程序债务纠纷诉讼程序
    民事案件分为两大类,一是平等主体之间因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所产生的民事纠纷案件,这类案件进入诉讼领域后就称之为民事诉讼案件;第二类是不具有民事权利义务之争的案件,它不具有纠纷性,如宣告公民死亡、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等,叫作非讼民事案件。《女童终身弱视谁之过》一案,为典型的由于民事纠纷引起的民事诉讼案件,值得探讨的是该案件经过了一审、检察院抗诉、再审、上诉,最后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了终审判决,这一系列的审判程序依据何在?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为何检察院可以抗诉?法院为何还需要再审且能够上诉?弄清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我们对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的了解。普通程序是民事诉讼中最通常适用的程序,它适用于一般的民事纠纷案件,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及审判监督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我国民事审判第一审程序又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第一审普通程序是通常程序中的基础程序
    2023-06-05
    379人看过
  • 浅谈诉讼代表人的地位刘四根
    浅谈诉讼代表人的地位刘四根《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人的当事人同意。第五十六条也作了类似的规定。即代表人在诉讼中的地位相当于未被授予处分实体权利的诉讼代理人。笔者认为这条规定的设定不符和现代的司法精神。法律设定诉讼代表人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当事人诉讼,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对法院来说是减少诉讼成本,节约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但在诉讼实践中,因该条规定诉讼代表人的权限过于狭窄,因而不能体现出诉讼代表人的法律优越性。在诉讼中当事人要么就只办理了诉讼代表人推荐书,要么同时另行办理全权委托书。对只办理了推荐书的,因没有被代表人的授权,诉讼代表人在庭审中不能承认对方的诉讼请求、不能参加法庭调解,这样一来,本来可以一开完的庭
    2023-06-11
    68人看过
  • 浅谈我对期货的认识
    期货交易就是在商品实物的正式交割前的某段时间里,商品买卖的双方如农场主与加工商就交易商品的数量、价格、质量、交货地点等要素以标准合同的形式事先达成一份协议,待要交易的产品生产出来后,不论市场的真实行情如何,商品的卖方必须按已约定的事项向买方交付产品,而买方也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支付款项。实行了商品期货以后,产品的价格就在实物交割以前予以固定,这就是套期保值。期货的最原始作用就是套期保值。但随着其发展,一方面期货交易逐渐实现了规范化,这就是实物交割的时期确定,一般有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等等,且商品的质量非常明确,每份期货合约的商品数量是固定的,期货的交易者只能按相关的要求来进行交易。另一方面是期货已成为一种投机交易,即无论你是否生产某种商品,你都可在期货市场签订一份空头(卖出)合约,而无论你将来是否要购入某种商品,你都可在期货市场签订一份多头(买入)合约,而在合约到期前,你可再做一次相反的交
    2023-06-06
    454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拘传
    词条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强制方法。拘传是法定五种刑事强制措施中最轻微的一种。 拘留对象为未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直接讯问已被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无需经过拘留程序; ... 更多>

    #拘传
    相关咨询
    • 浅谈如何防范民间借贷的风险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23
      1、多元化投资可分散非系统风险“不要把鸡蛋放在1个篮子里”是理财的基本常识,规避投资风险的最有效方式便是多元化组合式投资.投资理财主要分为系统风险(市场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非市场风险)两种,对投资者来讲,系统性风险没法通过量样化的投资组合来加以规避;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来加以抵消.2、选择网上理财也应谨慎谨慎,选择正规平台值得1提的是,3月27日,汇富宝平台推出的“聚有钱”理财项目上线
    • 浅谈买卖二手房如何避免风险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15
      以下二手房不能买卖: (一)只取得使用权的房屋,如房屋管理局直管公房; (二)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 (三)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兴建的房屋或者已经被列入拆迁公告范围的房屋; (四)所有权共有的房屋,其他共有人不同意出售的房屋; (五)已经抵押,并且未经抵押人书面同意的房屋; (六)以标准价购买,尚未按成本价补足剩余价款,向全产权过渡的房屋; (七)依法被查封、扣押或者依法以其他形式限制权属转移
    • 浅谈民间借贷风险防范的条件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31
      关于浅谈民间借贷风险防范优势与劣势指的是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 优势: 1、低利率互助型借贷 2、条件相对较低 3、资金使用效率较高 4、节省费用 5、节省时间 劣势: 在实践中,首先由于法律的不明确、体制的不完善,以及认识的不统 一,致使一些地方的民间借
    • 浅谈合同的成立原则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01
      1、双方当事人应具有实施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 2、当事人应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标准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4、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互为有偿。 5、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其中,合同的成立,是指双方当事人依照有关法律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合同成立的判断依据是承诺是否生效。 而合同生效,是指合同产生法律
    • 浅谈当事人坦白是法定量刑情节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01
      坦白成为法定量刑情节。 根据本款规定,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特别严重的后果,可以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