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过失致人死亡是否要判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2 11:35:35 487 人看过

交通过失致人死亡要判刑。交通过失致人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输,这类交通运输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相连,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财产的广泛破坏,所以,其行为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犯罪;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主体不能理解为在上述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一切人员,也不能理解为仅指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驾车人员,而应理解为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交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怎么规定的

交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规定是:开车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据死亡人数和犯罪情节判刑。构成一人死亡承担主要以上责任、造成三人死亡承担同等责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死亡二人以上承担主以上责任、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1: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交通过失致人死亡罪缓刑一定要有谅解书?
    一、交通过失致人死亡罪缓刑一定要有谅解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没有谅解书的话,一般不会判缓刑。1、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可能判缓刑,但是没有取得死者家属谅解,一般不会判缓刑。2、如果不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不取得受害人的谅解,是一定不能判处缓刑的。3、在人民法院开庭审判之前,符合刑事诉讼法65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提供保证金或保证人的方式,办理取保候审,司法机关是否会批准取保候审,由司法机关在法定原则内,结合案情及自身的自由裁量权依法作出决定。4、涉嫌交通肇事罪可以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由犯罪嫌疑人亲属或委托的律师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二、抢劫罪怎么认定2020关于抢劫犯罪的认定,还要从其构成要件入手,认定抢劫罪需要具备四个法定要件:(一)本罪的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的人。(二)在主观方面,本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故意的内容必须
    2023-04-28
    261人看过
  • 哪些人不会判死刑过失致人死亡会判死刑吗
    一、哪些人不会判死刑死刑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并非只要触犯死罪的人都能被判处死刑。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面的犯罪主体不能被判处死刑:1、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2、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司法解释,这里的“审判时”应作扩大解释,即包括羁押期间时怀孕的情况;此外,“怀孕的妇女”也应扩大解释到包括流产在内。这是基于保护无辜胎儿和避免司法机关人员采用逼迫流产等审讯方法。3、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是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条款,基于人道主义考虑,对老人一般不适用死刑。但有一种例外,即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还是可以判处死刑的。二、过失致人死亡会判死刑吗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需具备三个要素: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
    2023-02-17
    206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否有死亡赔偿金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否有死亡赔偿金过失致人死亡罪有死亡赔偿金,可以向对方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理。二、过失致人死亡赔偿金是怎样规定的根据法律规定,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赔偿金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同时,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
    2023-06-15
    97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多人死亡判多少年,致人死亡是否有刑事责任
    一、交通事故致多人死亡判多少年交通事故致多人死亡的判决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二、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是否有刑事责任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并非一定构成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交通肇事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刑事责任的;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是说死亡一人负同等或以下责任不够成交通肇事罪。或者死亡3人以上负次要责任或不负责任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不会被处以刑罚。三、交通事故
    2023-06-21
    432人看过
  • 怎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几年
    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行为人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且对受害者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的认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收割机在农田作业致人死亡属于刑事还是民事责任收割机在农田作业致人死亡属于刑事还是民事责任,要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判定:1、如果无过失则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2、如果过失伤害,有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受害人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其他合理费用。赔偿具体数额需要通过协议协商。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
    2023-04-11
    377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属于交通事故吗
    交通事故致死,如果是违反了交通运输法规,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是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前述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过失犯罪刑事责任是谁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二、过失犯罪要么既遂要么无罪是合理的吗过失犯罪是指过失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
    2023-03-14
    132人看过
  • 判缓刑是否适用于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全责如何赔偿1、丧葬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的丧葬费标准支付。2、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十年。对不满十六周岁的,年龄每小一岁减少一年;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3、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为限,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居民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对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抚养到十六周岁。对无劳动能力的人扶养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对其他的被扶养人扶养五
    2023-07-04
    474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算是过失犯罪吗
    交通事故致死,如果是违反了交通运输法规,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是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前述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犯罪分为过失犯罪还有什么犯罪分为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1、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2、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
    2023-02-23
    478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特征
    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规定是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特征行为人实施了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并且他人已经死亡,主体是为一般主体等。一、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规定:《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
    2023-06-05
    373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从拘留到判刑要多久
    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公诉案件,一般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决,以确定嫌疑人有没有罪,有什么罪,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抵刑期二日。《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25
    375人看过
  • 驾车过失致人死亡交强险是否理赔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根据该规定,对于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的损失,保险公司应当予以赔偿,但受害人故意造成事故的除外。
    2024-05-07
    441人看过
  • 怎样判定是过失致人死亡还是还是故意致人死亡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法律咨询:您好,A给朋友B的一个亲戚C在A的另外一个朋友D借钱(有借条),C说一月内还D,C借后就失去联系,过了几个月后,B带A到C的家里去找,路上B碰到两个闲逛的朋友E和F开着车,B就叫E、F开着车拉着A、B四人一起去C家,C见到四人后惊了一下后就招抚四人座,B就问C你借的钱怎么不还,C说了些没还的理由,A不同意,要C立刻还钱,此时C的妻子G便骂天骂地,此时A先叫G闭嘴,不关G的事,G还骂,A就打了G一耳光,G哭了,此时C边骂边冲了过来想打A,A见状便掏出随身的一把小弹簧刀一晃,不慎刺中了G右胸,此时C与A扭打在一起被B拉开后离开,当晚A被警察拘押,过了几天警察告诉A说G已死亡,试问(1)A、B、E、F是共同犯罪吗?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2)A对G应判定为过失杀人致人死亡还是故意伤害
    2022-12-02
    395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符合以下要件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1.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2.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3.客体要件: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一)本罪的客体为他人的生命权利。(二)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这里致人死亡的行为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生命安全缺乏应有的关注,因作为或者不作为行为致使他人死亡。根据法律规定,构成本罪必须发生死亡结果,且过失行为必须对死亡结果的发生具有原因力,即两者之间必须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至于被害人或其他人有无过错,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但在决定刑事责任时应当予以考虑。(三)本罪的主观方面出于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这里的过失是对死亡结果而言,至于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不影响
    2023-08-14
    445人看过
  • 山路驾车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的情况下,造成的他人死亡的行为。本罪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1)客观上发生了致使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2)行为人实施了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另外,这里的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
    2024-05-04
    121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判刑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8
      驾驶车辆肇事致人死亡的,需要区分以下情况来确定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1、故意撞人的,构成故意杀人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过失撞人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构成交通肇事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不符合下列条件的,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
    • 过失致人死亡够成量刑吗过失致人死亡很重要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20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具体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意外事件则是指虽然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故意和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
    • 过失致人死亡罪判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多少年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02
      三年以上七年一下,情节教轻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过失致人死亡罪有谅解书的人能判缓刑吗过失致人死亡罪能否判处缓刑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4
      不一定,得看具体的情节。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缓刑的适用条件是:原判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只有情节较轻,才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三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致人死亡
    • 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刑后能否赔偿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9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可以赔,如果判刑了,除了丧葬费等直接物质损失,其他的不用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