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家对话高法法官:用死刑复核程序拦截冤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1:32:57 413 人看过

死刑复核程序拦截冤假错案

最高法应用死刑复核程序拦截冤假错案。4月1日,在北京市律师协会举办的研讨会上,著名刑事辩护律师许兰亭如是说。

在这个名为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践运作的研讨会上,包括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陈光中、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和陈兴良、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在内的国内刑法学界众多知名专家悉数出席。

针对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后如何操作,从而真正实现从慎杀到少杀的问题,专家呼吁:最高人民法院应该抓住死刑复核权收回这一宝贵机会,带动刑事一审、二审程序的变革,长期困扰中国刑事司法实务的积弊将有可能得到化解。

死刑复核案件要不要开庭

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说,死刑复核程序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必须明晰的问题。首先,死刑复核程序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程序?它到底是诉讼程序还是内部复核程序?最高院目前正在进行研究。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认为,目前运作的死刑复核程序不是诉讼程序,是下级法院的上报审理,是典型的行政审核程序。虽然最高院会提审被告人,但因为检察官、律师都不参与,只是一个内部审核而已,这种方式不能体现对被告人的保护。只要不开庭,就没有辩护空间;检察官不能参与,也就无从发挥法律监督的作用。目前,往往是只靠阅卷来发现证据中的问题,但是只靠阅卷的方式,难以发现错误。同时,采用行政审核的方式,与现代司法理念格格不入,公开性、透明度都没有,无法使老百姓信服。

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说,现有的死刑复核程序是一种内部书面审查核准程序,不询问被告,辩护律师不参加,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因此法学界目前的共识是呼吁这一程序要诉讼化,最高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后应该进行完善,至少应该容许辩护人参加,面对面地向最高院发表辩护意见,提交辩护意见书。

陈光中和陈瑞华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赞同。可是,是否所有的死刑复核案件都要开庭,则引起了专家们的讨论。

陈瑞华认为,所有的案件都开庭不太现实,案件是否开庭,应由被告人、辩护人和控诉人选择,只要有一方要求,就要开庭。这就意味着,当事人对死刑复核程序具有主体性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程序选择权。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提出,死刑复核的开庭审理不一定是全面审理,应当集中在死刑案件的法律适用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审理。

美国死刑复核程序可长达30多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人士说,他们发现,所有被冤枉的死刑犯都有个相同点,他们都承认自己的杀人罪行,并且详细供述杀人的细节,但最终由于死人复活,证明这些供述都是虚假的。这些人为何都要供述一个要使自己面对死刑的虚假罪行,他们一定是受到刑讯逼供、生不如死才这样做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死人复活,能否纠正冤假错案?这同时给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在收回死刑复核权后,仅仅看案卷中的证据证明这些人都是杀人犯,是否可以发现其中有无重大事实认定错误?没有辩护人和被告人的参与,这些错案十有八九会被核准死刑。

这位人士还说,美国死刑复核程序的适用时间平均是17年,最长可达30多年,要在这样长的时间里面,穷尽所有救济方法。我们的死刑案件中,宣判与执行的间隔时间往往太短,很难在执行前发现判决错误。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王敏远指出,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是我们极力赞成和主张的,但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那就是自此之后,对于死刑案件最高院是没有退路的。以前的问题是高院出问题,但以后如果是最高人民法院出现问题的话,是没有退路的,如何解决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使我国律师能否参与死刑复核程序这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记者注意到,在这次研讨会上,死刑复核程序需不需要辩护,大多数专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按照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似乎并不明确。《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只有4条,都是关于核准权划分和执行方面的规定,死刑复核依照哪种程序进行,是否开庭或听证,公诉人和辩护人是否参加,审判人员是否要会见被告人等,均无规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表示,现有的法律并未规定复核死刑的法官必须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尤其在实践中,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往往是二审裁定、死刑复核裁定、执行死刑命令同时下发,死刑复核程序在时间上都做不到独立,自然谈不上律师介入死刑复核程序的辩护了。

与会的专家们认为,按照程序公开公正的原则,今后的死刑复核程序应当确立被告人的辩护权,包括自行辩护的权利和获得辩护人为其辩护的权利。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曲新久提出,要公开死刑案件所有的审判内容,要有特别的程序让律师能够有所作为。

著名刑事辩护律师许兰亭提出,目前的死刑复核程序是一个没有控辩双方参与的法院内部审核程序,不符合现代司法理念,应当对其进行诉讼化改造,允许辩护律师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使死刑复核程序成为死刑案件真正有效的最终救济程序而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其拦截死刑冤假错案的作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08: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死刑复核程序相关文章
  • 司法高官与法学专家把脉刑事二审程序难题
    7月12日,检察官、法官、律师及法学专家共同参与的“刑事二审程序:难题与应对”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正义网独家全程直播。据悉,论坛由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清华大学法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联合主办。本次论坛共有三场研讨主题,就“刑事二审程序的价值与目标”、“刑事二审程序的难题与对策”、“刑事二审抗诉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三阶段进行研讨。来自全国150余位检察官、法官、律师以及法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参与研讨。出席论坛的司法界高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张耕大检察官;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军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刘家琛资深法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慕平大检察官。以及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厅、研究室,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研究室,北京市高级法院,北京市检察院,北京市第一、二中
    2023-06-11
    289人看过
  • 高法复核死刑案应讯问被告人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13日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康生作报告时说,法律委员会于3月12日上午召开会议,对修改决定草案进行了审议,逐条研究了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法律委员会认为,修改决定草案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以下修改意见:一、修改决定草案第五条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有的代表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二、修改决定草案第十八条中规定对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当排除,还规定了对违反法律规定收集的物证、书证的排除条件。有的代表提出,对已经违反法律规定收集的物证、书证,还可以补正或者作出解释不妥。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这种情况可限于在收集物证、书证时,不符合法定程序的
    2023-06-11
    194人看过
  • 最高法将出台司法解释最高检拟介入死刑复核程序
    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在研讨以何种身份介入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案件复核程序。前日,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教授在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主题演讲时,就死刑复核程序未来的建构再次重申了若干关键性问题。该论坛由天津市政府和全国律师协会联合举办。最高法将出台司法解释继上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收回死刑复核权后,复核程序的启动是由高级法院上报还是被告人上诉,是书面审还是开庭审,是否需要设定审限、合议庭的组成方式等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据了解,最高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云腾在今年10月底在武汉举办的中国法学会刑法学年会上表示,最高法即将出台关于死刑复核程序适用法律的有关司法解释。陈卫东介绍,死刑复核程序的相关问题都将在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陈卫东认为,在最高法解决人员和机构问题后,将以开庭审为主要形式,以书面审为特别形式。陈卫东说,目前死刑复核程序涉及三个方面的主体,被告人、律师和检察机关。而检察
    2023-06-11
    61人看过
  • 高速上拦截狗车犯法吗
    法律综合知识
    若在高速公路设卡拯救犬只,则极有可能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名,依法应接受法律制裁;由于此类行为本身便可引发对公众安全的潜在威胁,即便是行动者未曾酿成严重恶果,也将面临着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严厉惩戒。需要强调的是,成立这项犯罪的主体并非特定人群,而只是指一般的行为个体;至于主观方面,行为人可以是刻意为之,又或是无意而为。《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08
    317人看过
  • 死刑复核法官有什么要求
    一、死刑复核的要求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死刑复核程序的任务是,由享有复核权的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的死刑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进行全面审查,依法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决定。因此,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时,必须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查明原判认定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据以定罪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罪名是否准确,量刑(死刑、死缓)是否适当,程序是否合法;二是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决定并制作相应的司法文书,以核准正确的死刑判决、裁定,纠正不适当或错误的死刑判决、裁定。二、死刑的程序和特定中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分为普通程序和特殊程序。一般的刑事案件(主要指公诉案件),大致经过立案、侦查、起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执行程序,这是普通程序。此外,对于判处死刑的案件,还要经过专门的复核核准程序;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当发现确有错误时,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
    2023-03-03
    63人看过
  • 最高院关于新刑诉司法解释之死刑复核程序
    第十五章死刑复核程序第三百四十四条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三)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第三百四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
    2023-04-25
    252人看过
  • 高法拟收回死刑复核权慎用死刑符合立法精神
    2004年11月18日上午,刚从财贸学校毕业的赵海英、余晓琴、朱光美等三人因受他人指使运输毒品,被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此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自2002年陕西爆出董伟枪下留人案以来,3年间,社会各界吁请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近期河北又爆出聂树斌冤杀案,再一次将死刑复核权的收回问题逼上浪尖。可是,已成社会共识的收回大势,为何迟迟不见最高法院大权独揽呢?身处漩涡中心、一再表示正在考虑收回的最高法院到底苦衷何在呢?3月26日至27日,一个名为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之对策的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各大法律院校的多名学者、国家有关决策部门的专家与会,全面研讨收回的应对方案。虽然收回是一句话,但收回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教授
    2023-06-11
    449人看过
  • 最高法扩编备战死刑复核
    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针对当前中国司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涉及八方面的50项改革措施。其中提到,“在未来五年内,最高法将采取积极行动,收回地方各级高院对目前部分死刑案件的死刑核准权”。纲要的公布使得“死刑复核权上收最高法”这一司法命题继全国两会后,于今年再次引发公众关注。此前,法学界早已形成共识,“死刑复核权下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严打”社会治安恶化背景下,一直与刑事法律相龃龉。该种死刑复核模式在严控死刑适用、统一死刑适用标准方面屡遭司法界及法律人士诟病,也成为落实2004年新修订宪法中关于保障人权相关规定的障碍。《新京报》采访获悉,在死刑复核权下放省级高院的20多年中,最高法内部曾多次探讨废除这一死刑复核方式,但在决策时囿于人员编制等问题几经反复。“死刑复核权收回的时机已经成熟。”最高法一位权威人士表示。今年,中央同
    2023-06-11
    366人看过
  • 最高法复核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死刑判决
    斯伟江律师称,合议庭成员由最高法刑三庭多名法官组成,他们询问了辩护律师对于林森浩死刑复核的意见,从昨天下午两点半持续至下午五点左右。辩护律师主要阐述了四点意见,包括黄洋喝入的毒物未到致死量、有新的专家意见显示不排除其他多种因素致黄洋死亡,林森浩的主观故意更接近故意伤害而非故意杀人,以及一审法院审理期间的一些程序性问题等,认为判处林森浩死刑的量刑过重。斯伟江称,最高法死刑复核法官已提审过林森浩。斯伟江介绍,合议庭表示会依法公正审理此案。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投毒后医治无效死亡,上海警方认定其室友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同年12月8日,此案二审开庭,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今年1月8日上午对此案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相关法律知识:故意杀人罪在法律中怎么规定的[刑
    2023-06-11
    158人看过
  • 新刑诉法司法解释中死刑复核程序新内容
    死刑复核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核所遵循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至二百零二条对死刑复核程序作了原则性规定,有关的司法解释也已将这些规定具体化,为死刑复核工作提供了较周密的准则。为确保死刑案件质量,最高人民法院在2012年12月24日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规定,辩护律师要求当面反映意见的,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合议庭应当在办公场所听取其意见,并制作笔录;辩护律师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意见的,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并将采纳情况及理由反馈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3-04-21
    467人看过
  • 处理死刑案件复核的实用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对死刑案件复核后,按照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1)核准死刑。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时,则裁定核准死刑并由院长签署执行死刑的命令;(2)发回重新审判。经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则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3)改判或发回原一审或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经审核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则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或者提审后直接改判。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后,仍然判处死刑的,还应当按死刑复核程序报请复核。死刑复核程序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一般刑事案件经过第一审、第二审程序以后,判决就发生法律效力。而死刑案件除经过第一审、第二审程序以外,还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复核并核准的死刑判决才发生法律效力。从这一意义上说,死刑复核程序是两审终审制的一种例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7-04
    188人看过
  • 死刑可以由最高法院复核吗?
    死刑必须由最高院复核。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即死刑一定需要交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审核之后才可以进行执行。死刑复核体现了给生命权利的价值以及我国法律对于死刑的谨慎态度。一、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情况二审终审的例外情况有: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依法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处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决、裁定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民诉中的小额诉讼程序。二、死刑复核的方式具体有哪些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所遵循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是刑法所规定的诸刑种中最严厉的一种,称为极刑。在死刑复核权回收之后,应当根据诉讼的规律设计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尽管其不同于一审、二审程序,但可以进行诉讼化改造。可以根据案件的情况采
    2023-06-22
    235人看过
  • 死刑复核是否需要高法换押?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的时候,是不需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进行换押的。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三百四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第三百四十六条报请复核的死刑、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一案一报。报送的材料包括报请复核的报告,第一、二审裁判文书,死刑案件综合报告各五份以及全部案卷、证据。死刑案件综合报告,第一、二审裁判文书和审理报告应当附送电子文本。同案审理的案件应当报送全案案卷、证据。曾经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第一、二审案卷应当一并报送。死刑复核程序怎样的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是多久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以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死刑为例:在死刑的判决宣告以后,自犯罪分子接到判决书之日起10日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3-08-16
    135人看过
  • 最高法副院长姜某介绍死刑复核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今年1月1日起开始统一行使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复核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备受社会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兴长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死刑复核工作依法严谨、规范、有序开展,进展顺利。高级人民法院报核的死刑案件,已有些被依法核准或者不予核准。姜兴长介绍了两个多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终结的一起死刑案件:被告人李树木原系福建省石狮市一五金厂驾驶员,为报复深夜放火将来闽打工的农民工蒋连猛夫妇烧死,被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死刑。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开庭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由一名副庭长任审判长,三名法官分别审阅了全部案卷,赴案发地实地查看了现场、询问了有关证人,向公安机关消防人员和侦查人员了解核实情况,提讯了被告人。合议庭经过认真评议,对犯罪事实、证据和影响量刑的情节认定以及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严格审查,认为一审判决
    2023-06-11
    141人看过
换一批
#审判阶段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核所遵循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死刑复核程序的任务是,由享有复核权的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的死刑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进行全面审查,依法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决定。... 更多>

    #死刑复核程序
    相关咨询
    • 国家最新法律规定的死刑复核程序时间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1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至二百零二条对死刑复核程序作了原则性规定,有关的司法解释也已将这些规定具体化,为死刑复核工作提供了较周密的准则。
    • 死刑复核程序高院能否改判?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3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高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院复核死缓案件可以进行改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死缓核准权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四十九条,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
    • 如何收回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的复核权?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09
      最高院已正式组建了3个专职死刑复核权的刑事审判庭,每个新增刑庭的主要负责人已上任,从全国各地方法院抽调的300余名法官也已先期到位。死刑复核权收回后,最高院在复核死刑时至少会由三人组成合议庭,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被告人的年龄,有无责任能力,是否正在怀孕的妇女;原审判决认定的犯罪事实是否请楚,证据是否确定、充分;犯罪情节、后果及危害程度;原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有无法定、酌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 最高法院死刑复核交手续
      河南在线咨询 2024-09-04
      根据相关规定,就最高法院死刑复核交手续规定的如下: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案件流程分为上报、处理、核准与不核准三部分上报一、上报程序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2、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3、中级人
    • 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有什么要求?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2
      我找到的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的规定是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裁定予以核准。 原判判处被告人死刑并无不当,但具体认定的某一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不完全准确、规范的,可以在纠正后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或者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