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处分规定详解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18:14:58 217 人看过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是有财政违法行为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财政违法行为的个人,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由监察机关及其派出机构或者任免机关依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以及处分条例

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分为五种:(1)责令改正;(2)责令补收应当征收的收入,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3)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4)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5)责令调整有关会计账目。

处罚措施有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分种类包括(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在规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应当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对财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处罚决定。

根据需要,国务院可以依法调整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审计机关)的职权范围。

有财政违法行为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财政违法行为的个人,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由监察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0日 03: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审计机关相关文章
  • 【行政处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第二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强行进入场内的;(二)违反规定,
    2023-04-24
    444人看过
  • 行政处罚听证详解
    行政处罚听证
    听证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由听证程序参加人相互进行质问辩论和反驳,从而进一步查明事实的活动。我国的行政处罚听证是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行政处罚听证后如何处理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三的规定,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
    2023-07-04
    151人看过
  • 规定和处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政处罚问题有哪些
    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碍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不足以刑事处罚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碍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处罚不够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属于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公安机关怎么处罚属于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七条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08-08
    179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的最新亮点详解
    本文梳理了十大亮点。亮点一:增加5类处罚种类。亮点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可补充设定上位法没有规定的行政处罚。亮点三: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亮点四:新增5处与行政处罚相关,需向社会公开的内容。亮点五:行政处罚下移乡镇街道,解决问题更高效。亮点六:“首违不罚制”。亮点七:行政处罚全过程记录制度。亮点八:对特殊违法行为的罪责期限延长为五年。亮点九:完善行刑衔接制度。亮点十: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其他修订。行政处罚法的实施实施行政处罚,是指依法实施法律、法规的行政机关或者他组织,依照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关于行政处罚的实施,《行政处罚法》解决了两个问题:规定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和程序,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有效进行行政管理;在有效进行行政管理的同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处罚的滥用。由此可见,行政处罚的设定范围就包括我国行政处罚的制定和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
    2023-07-05
    93人看过
  •  转贷牟利违规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这段素材描述了一个非法转贷牟利的行为及其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这种行为涉及从金融机构那里获取高利率贷款,再将资金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巨大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目的在于转贷牟利,从金融机构那里套取高利率贷款,再将资金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数额巨大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 转 贷 牟 利 罪 刑 罚 依 据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此行为涉嫌构成高利转贷罪,若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若数额巨大,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
    2023-10-01
    377人看过
  •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有哪些
    行政处罚适用是指行政主体在认定相对方行为违法的基础上,依法决定对相对方是否给予行政处罚和如何科以处罚的活动。行政处罚的适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政处罚适用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违法行为客观存在。2.行政处罚适用的主体是享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3.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4.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是指对行为人实施行政处罚,还需其违法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处罚权的限定行政处罚的设定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在行政处罚立法上的权力配置。根据《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划分如下: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可以设定任何种类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2.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
    2023-06-02
    59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中的首违不罚规定
    首违不罚需要满足如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首次违法;2、行为人造成的损害后果轻微;3、行为人有及时改正行为。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1、首次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损害后果,及时纠正;2、非首次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损害后果,及时纠正。根据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条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除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第四十七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2023-07-11
    349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二罚”规则的详细解释
    “一事不再罚”是指不能给予两次及以上的罚款处罚,对于其他种类的处罚,还要看单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的原则,目的在于防止重复处罚,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原则,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处罚法》第十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第十一条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第十二条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
    2023-07-05
    371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为什么没有规定“没收财产”的处罚种类?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没收财产涉及公民、法人的权益甚重,根据我国规定,公民的财产权只能依法律剥夺,并应当经过司法程序。所以,行政处罚法没有将没收财产作为行政处罚的种类。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处罚的种类有:(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023-06-11
    466人看过
  • 行政处罚办法的起草原则详解
    《办法》在起草过程中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全流程规范。对行政处罚从立案调查到决定与执行的基本规则进行了全流程规范。二是融合统一。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融合的基础上,对银行业、保险业行政处罚程序作了统一规范。三是优化完善。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银保监会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保监会及派出机构发现当事人涉嫌违反有关保险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规定,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应当立案调查。《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第四条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公正、公开;(二)程序合法;(三)过罚相当;(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五)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2023-07-07
    112人看过
  • 消防行政处罚的种类详解
    消防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行政拘留等五类。1、警告警告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对有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警告,声明其有违法行为,通过对其名誉、荣誉、信誉等的影响,引起其精神上的警惕,使其不再违法的一种处罚形式,属于申诫罚,警告主要适用于违反消防管理的行为轻微或者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的行为。2、罚款罚款是行政机关依法强制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一种处罚,属于财产罚。被处罚款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的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3、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从事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和财物无偿收归国有的处罚。4、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责令停产停业是行政机关对从事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023-07-08
    309人看过
  • 行政处罚的具体流程详解
    一、行政处罚的具体流程详解行政处罚的具体流程如下:1.立案,行政处罚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进行立案:2.调查取证;3.审查决定,并提出处理建议报本部门负责人决定;4.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交付给被处罚人;5.执行处罚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国家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等领域推行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机关行使。二、行政处罚都有哪些方式行政处罚的方式:如给予违法行为人批评、警告、通报等;财产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行为罚,如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暂停或取消从业资格等;人身罚,如行政拘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
    2023-07-15
    396人看过
  • 行政处罚时效司法解释规定为几年?
    一、行政处罚时效司法解释规定为几年?行政处罚的时效是两年,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两年后,无论在何时发现了这一违法事实,对当时的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1、在该违法行为发生后的两年内,对该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未发现这一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事实,在两年后,无论在何时发现了这一违法事实,对当时的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行政处罚。2、时效的规定期限是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就开始计算的。
    2023-04-13
    192人看过
  • 醉驾和无证驾驶的法律处罚规定详解
    醉驾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驾属于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驾驶机动车,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取得;如果驾驶营运机动车,不仅要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而且十年内不可以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不能驾驶营运机动车。如果醉驾又无证驾驶,会加重处罚。醉驾的相关法律规定1、醉驾是指血液中酒精的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涉嫌危险驾驶罪,会受到刑法处罚;2、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3、法律依据《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
    2023-06-30
    154人看过
换一批
#审计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审计机关,是指国家对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审查监督的专门机关。依法代表国家行使审计监督权;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 审计机关的职责主要包括对法定事项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提... 更多>

    #审计机关
    相关咨询
    • 行政处罚行为违法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具体怎么说?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29
      你可以根据以下的法律法规回答。对擅自改变字号名称,处以2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对擅自改变经营方式或者超越核准的经营范围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20元以上500以下的罚款. 至于行政处罚的程序不知工商所是否已经对你进行立案处理,没有象你所说的先警告一说. 如果你对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 免于刑事处罚行政处分的详情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01
      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和无罪是不同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了,但情况不严重,教育一下就算了。无罪是指没有犯罪。这是不同的。如果是无罪,那是不能给予其它任何处分的。但是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话可以给予其它的处分。
    • 行政处罚违法行为类型规定是啥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罚有以下7种: 1、警告。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行为人违法行为所作的正式否定评价。从国家方面说,警告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式意思表示,会对相对一方产生不利影响,应当纳入法律约束的范围;对被处罚人来说,警告的制裁作用,主要是对当事人形成心理压力、不利的社会舆论环境。适用警告处罚的重要目的,是使被处罚人认识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对社会的危
    • 规定和处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政处罚问题有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7
      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碍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不足以刑事处罚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碍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处罚不够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分为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1.警告、通报批评; 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3.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4.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5.行政拘留;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