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破产的解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6:53:29 196 人看过

恶意破产是申请人恶意申请破产的简称。所谓恶意破产,又称破产欺诈,是指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的申请人,意图通过申请企业破产的合法方式,达到某种不正当或者非法的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十二条规定了两种不予受理的破产申请即恶意申请破产的两种情况:

一是债务人有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为了逃避债务而申请破产的;

二是债权人借破产申请毁损债务人商业信誉,意图损害公平竞争的。

若干规定吸收了国际上通行的恶意破产概念,即既包括债务人恶意申请破产方式逃避债务,也包括债权人以毁损债务人商誉为目的恶意提出破产申请。

我国企业破产法及民事诉讼法规定,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见破产法第三条),或者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见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而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也可以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见破产法第七条)。可见,在我国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以及企业法人的债权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相应的,我国审判实践中也存在着两种恶意破产的情形,即债务人恶意与债权人恶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9日 17: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恶意破产相关文章
  • 恶意串通和撤销权的解释
    撤销权属于实体法,撤销权属于债权。撤销权是一种具有形成权和请求权的综合性权利,债权人无权直接控制债务人的财产。恶意串通又称恶意串通。指双方在买卖活动中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具体表现为:串通掩盖事实真相,在应价过程中串通一气,故意压价,损害客户利益。撤销权是指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受让人知道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夫妻恶意串通逃避债务如何解决夫妻恶意串通逃避债务最常见的就是通过离婚的方式,将所有的财产给其中一方,而债务则归另一方。等到债权人上门要债的时候,就以自己已经离婚,并且没有任何财产为借口,从而不还债。但对于债权人而言,若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话,即使夫妻离婚了约定债务由其中一方承担,但这样的约定也是不能对抗债权人的。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也是可以向另一方追债,要求其实际偿还夫妻共同债务
    2023-07-05
    242人看过
  • 如何识破公司恶意破产
    一、如何识破公司恶意破产一般说来,国际司法界通认恶意破产主要表现为下列两种情况:一种是债务人以恶意申请破产的方式借以逃废债务;另一种是债权人以毁损债务人商业信誉为目的恶意提出破产申请。我国企业破产法及民事诉讼法规定,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见破产法第三条),或者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见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而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也可以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见破产法第七条)。可见,在我国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以及企业法人的债权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相应的,我国审判实践中也存在着两种恶意破产的情形,即债务人恶意与债权人恶意。二、什么是债务人恶意在我国债务人恶意申请破产的情况相对更为常见。主要表现形式有:有的不具备法人资格也就是说没有破产能力的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或者非法途径获取法人资格,而后向人民
    2023-06-06
    495人看过
  • 恶意破产的特点是什么
    有的没有达到破产界限,为了逃废债务,却故意制造破产条件,主动申请破产;有的申请破产得到了安置费,将安置费分给职工后,又新注册一个法人企业,在原有生产方式、技术手段下,由原有工人生产原有产品,一切都没有变,只是债务被免除了;有的与个别债权人恶意串通,为个别债权人追加抵押,或将大部分财产抵押给一个债权人;有的明知自己财务状况恶化,但生造盈利假相,骗取债权人的相信,在得到贷款或实物后申请破产;有的故意拖延破产申请程序,在拖延的过程中隐匿、转移、私分财产等等。所有这些行为的目的都是利用破产,用债权人的损失使企业摆脱困境,或谋取个人的私利,其实质是对债务豁免的滥用。一、恶意破产表现有哪些(一)一种是债务人以恶意申请破产的方式借以逃废债务;(二)一种是债权人以毁损债务人商业信誉为目的恶意提出破产申请。我国企业破产法及民事诉讼法规定,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见
    2023-03-02
    465人看过
  • 恶意破产如何举报
    消费者对商家倒闭不退费问题的投诉途径包括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法院起诉要求退款,以及在商家申请破产时向法院申报债权。恶意破产主要表现为债务人逃避债务或债权人毁损商业信誉。在中国,债务人和债权人均可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且审判实践中存在债务人恶意和债权人恶意两种情形。 针对商家倒闭不退费的问题,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投诉:首先,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举报,请求调解。如果调解未果,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商家退还预付或剩余款项。如果是商家申请破产,消费者可以向法院申报债权,并依照法定清偿顺序参与分配。而对于恶意破产,一般说来,国际司法界通认恶意破产主要表现为债务人以恶意申请破产的方式借以逃废债务,或者债权人以毁损债务人商业信誉为目的恶意提出破产申请。在我国,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以及企业法人的债权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相应的,我国审判实践中也存在着两种恶意破产的情形,即债务人恶意与债
    2024-01-05
    277人看过
  • 如何防范恶意破产?
    (一)强化清算组织的职能清算组织是破产还债程序中临时成立的工作机构,清算组织负有对破产企业的财产进行接收、保管、清理、估价等职能。破产企业在破产程序下逃避债务与清算组织不严格行使法律赋予的职能有很大的联系。因此,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企业法人破产还债后,清算组织应立即接管破产企业的财产,并对其登记造册。清算组织可依法强制财产持有人交付破产企业的财产,也可以向人民法院及时汇报,请求人民法院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二)加大对破产欺诈行为制裁的立法力度行为人实施破产欺诈行为,既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既有主观上的动因,也有客观上的动因,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成的结果。用立法的形式严惩破产欺诈行为,对破产企业逃避债务将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首先,对于一般逃避债务的破产企业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人员,主要从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上处理,视其逃避债务的情节、损害的程度,加强经济赔偿和行政处分的力度。其次,对于严重的逃
    2023-06-06
    474人看过
  • 司法解释中的恶意串通问题
    恶意串通使之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为牟取不法利益合谋实施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的合同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当事人双方是出于故意;2、恶意串通的合同是为牟取非法利益。当事人订立恶意串通的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又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串通,压低标价。在买卖中,双方抬高货物的价格以获取贿赂等。恶意串通的合同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符合下列标准的,认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签订的:一、串通的各方当事人都具有主观恶意。也就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仍然实施行为。二、当事人之间存在彼此勾结的行为。三、当事人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第三人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条【代理人不当行为的法律后果】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
    2023-07-08
    290人看过
  • 恶意诉讼罪的立案标准解释
    恶意诉讼的立案标准包括:第一、主观的故意。即故意损害他人权益、伤害他人,既包括直接的也包括间接的。第二、客观上的行为,确实损害了他人权益。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不局限于起诉环节。第三、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包括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财产权等。第四、上诉第二点和第三点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我国规定什么是恶意诉讼罪了吗我国并没有规定所谓的恶意诉讼罪。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处理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
    2023-06-30
    266人看过
  • 恶意透支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一、恶意透支司法解释是怎样的第一,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第二,因为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个主要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这次司法解释中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合司法实践列举了六种情形,比如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现。第三,这次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
    2023-04-13
    57人看过
  • 企业恶意破产逃债的原因
    一、政企不分,司法职能与行政职能不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一旦破产,国家不会直接出钱安置职工,而地方政府却要负责职工的安置、分流、培训,所以,怎样减少这方面的压力是地方政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宁可损害别人利益,也要保一方平安这一狭隘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根源。在我国大量的国有企业破产的决定实际上是企业与一系列行政管理部门协调与权衡的结果。在破产程序开始后,法院在破产案件处理中也要受到行政性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法院对行政文件的适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我国被列入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计划的111个城市的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适用国务院文件的特别规定。当前在我国,有的地方政府简单地将破产当作解决债务问题的主要手段,一哄而上搞破产。有的地方甚至将它作为一条搞活企业、搞好地方经济的经验来推广。在企业破产时,将企业职工的工资、福利、安置费等列入第一顺序
    2023-06-08
    309人看过
  • 同行恶意竞争如何破解
    法律综合知识
    一、同行恶意竞争如何破解1.面对同行恶意竞争,企业首先应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创新技术等手段,在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和信誉。2.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竞争对手的行为,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恶意竞争手段。3.在遭遇恶意竞争时,企业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如向相关监管机构举报、提起诉讼等。4.企业还可以加强行业自律,与同行建立公平竞争的合作关系,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经营者若违反该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当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责任可能包括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赔偿规定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赔偿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了具体的赔偿原则和计算方法。1.赔偿数额应按照被侵
    2024-07-24
    343人看过
  • 诈骗罪和恶意诉讼的法律解释
    恶意诉讼不是诈骗罪,包括恶意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情节严重分别构成不同罪名。1、恶意刑事诉讼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构成“诬告陷害罪”。2、恶意民事或行政诉讼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法,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虚假诉讼罪”。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1.主观方面:故意。故意指向的对象是损害他人权益的结果,对于这种结果的追求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没有某种诉讼权利,但为了他人利益受损而故意实施或为了谋取自己的非法利益而故意实施有损他人权益的行为。过失即对于损害他人利益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未预见或虽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过失是否构成恶意在学界仍存在争议,但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不高的情况不宜将其列入恶意诉讼,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伤害他人的目的,其诉讼就不应为恶意诉讼,以免打击公民的诉讼积极性。2.客观方面。客
    2023-07-06
    478人看过
  • 债务人恶意破产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债务人恶意申请破产的情况相对更为常见。主要表现形式有:一、不具备债务人制度改革之机,先剥离企业的有效资产,组成新的企业,而留下负债累累资产破败的空壳老企业再申请破产,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大船搁浅,舢板逃生;二、企业在破产之前,千方百计转移或者隐匿企业有效资产,造成法人呆帐意图在破产时获得核销;三=企业低价处分企业的资产,从中谋取不当利益;还有的企业抽逃巨额注册资金,而企图在破产时蒙混过关;。企业的上述行为,其目的不外乎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逃避债务,损害产权债权受偿率通常极低甚至为零的重要原因。
    2023-06-06
    330人看过
  • 破产和倒闭的不同解释
    破产的情形包含倒闭,也有破产重组的情形,所以破产的范围宽于倒闭;破产,是指当债务人的全部资产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债务人或债权人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将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供其平均受偿,从而使债务人免除不能清偿的其他债务。破产多数情况下都指一种公司行为和经济行为。但人们有时也习惯把个人或者公司停止继续经营也叫破产;倒闭,指企业或商业因亏本而停业。破产还有生产能力,属于是资本和债务相抵或相差不是很多。倒闭是企业丧失了生产活力。二者都是企业开不下去了才采取的措施。企业破产是可以申请破产保护的,对企业主个人财产伤害小;而倒闭就是自己关了企业却没了结之前的债务。破产可以按顺序赔偿,倒闭则没有人给赔偿。欠债公司破产倒闭后追债问题在我国企业大量的国际拖欠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欠款时间很长,有的甚至长达四五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务人的状况会发生各种变化,多数情况会越来越差,常常会出现如下情况:债务人公司转入其他行业、
    2023-07-02
    239人看过
  • 信用卡恶意透支罪行的刑罚解释
    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量刑标准:1、恶意透支信用卡,开展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新贪污罪量刑标准是什么样的最新贪污罪量刑标准需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
    2023-07-11
    56人看过
换一批
#破产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恶意破产,又称破产欺诈,是指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的申请人,意图通过申请企业破产的合法方式,达到某种不正当或者非法的目的。 恶意破产表现有: (一)一种是债务人以恶意申请破产的方式借以逃废债务; (二)一种是债权人以毁损债务人商业信誉为目的... 更多>

    #恶意破产
    相关咨询
    • 公司破产是公司的恶意解散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2
      公司解散和破产不是一回事。 破产是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出现资不抵债,而通过法定程序清偿财产、偿还债权而终止其法人资格的一系列法律活动。而解散只要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且不符合破产的要件,就可以解散。解散时也要经过债务清算,如果资产大于债务,就是解散。如果资产小于债务,则为破产。
    • 恶意透支怎么解释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20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恶意透支都属于违约行为,需依照信用卡领用合同承担违约责任。恶意透支行为包括两种基本行为方式: (1)一是超过规定限额透支,即超过信用卡章程的规定或者发卡银行的允许透支。 (2)二是超过规定期限透支,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归还本息。一般来说,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将在发卡银行留下不良
    • 刑法恶意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司法解释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2
      第 一、四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恶意转让债权的法律解释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19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 恶意抢注底部怎么解释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7-01
      恶意抢注指的是: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 恶意抢注多发生在以“申请在先”为授权原则、能带来一定经济利益或精神利益的权利领域,故多发生于商标、域名及商号。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