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人事局透露2007年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全市参加考核的119264名公务员中,有36人不称职,其中16人被辞退。7月30日《重庆晚报》
近年来,公务员招考长盛不衰,成为中国第一考,招考比例连年创出新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公务员职业的超稳定性。长期以来,除非犯了大错,否则考上公务员就基本上等于进了保险箱,拥有了长期饭票,捧上了铁饭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国家行政机关都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将其辞退出公务员队伍。
但长期以来,本该根据处分和辞退条款清理出公务员队伍的,在实施中往往总是被友情操作。公务员年度考核,在一些单位只不过是走过场,填个表、盖个章、签个合格,皆大欢喜。对一些公务员违法违规问题,一些执纪者也是打着保护干部的旗号,睁一眼,闭一只眼,使得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规定几乎是名存实亡。据人事部统计,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自1996年实施至2003年的8年间,共有1.9374万名不合格公务员被辞退,年均不到2500人。按照全国近500万公务员计算,公务员年辞退率仅约0.05%。
由于公务员能上难下,缺少危机感,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公务员滋生出腐败、懒惰、官僚习气等一系列的弊病。这些,不但使公务员队伍日益臃肿,更使得政府工作效能饱受诟病,造成整体形象不佳。而严格执行公务员辞退规定,打破铁饭碗、铁交椅,让公务员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不能再端着铁饭碗好吃好喝,是增强公务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廉洁自律,保持队伍的活力和干劲,解决公务不作为,以及懒、松、散等现象的好方法。
-
咋看待聘任制公务员“零辞退”
477人看过
-
退休时如何确定正部级公务员的退休待遇
385人看过
-
如何正确看待公积金
473人看过
-
如何看待公务员退休问题?
222人看过
-
正确看待上市公司破产重整
125人看过
-
公司业务调整辞退员工正确处理方式是什么?
318人看过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 更多>
-
怎么看待旷工辞退员工的法律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7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劳动法》没有规定职工旷工多长时间可以辞退,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1982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其中第十八条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但该条例已于2008年1月15日经国务院令第516号令废止。《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
-
对于辞退员工的经济补偿如何看待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5如果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员工的,需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辞退的,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月工资则是按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来确定的。
-
如何正确看待地方债务危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31地方债务危机是由于地方政府所欠或者间接负有责任的债务到达了一定的境界线,地方政府很多时候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资金不足的情况会方形很多地方债券,而这些地方债券都是以地方的财政收入来偿还的,一旦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的话,那么很多到期债务就会无法偿还,就会出现政府违约了,这样危机就会产生。
-
公务员提前退休工资待遇规定, 公务员提前退休最新待遇, 公务员工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4公务员提前退休工资待遇规定:国家公务员退休待遇主要包括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以及住房、医疗等其它福利待遇。公务员提前退休最新待遇,30年工龄公务员退休待遇: 1、政治待遇。政治待遇是指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应享有的政府权利。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其基本政治待遇保持不变。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组织退休公务员学文件、听报告,参加有关的活动,通报有关情况,使他们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
-
辞退公务员有哪些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15根据《公务员法》第84条规定了机关不得辞退公务员的四种情形: (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