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接到举报后,应当展开稽查,先经过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步骤展开工作:
(一)选案环节
这个就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了,既然是实名举报,税务稽查肯定是要找他详细核实相关情况的,如果他有意造假,也是骗不过税务,同时他还要接受处罚。
(二)检查环节
在检查环节最重要的是收集、固定证据。稽查证据主要有: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现场笔录等。
检查结束前,检查人员可以将发现的税收违法事实和依据告知被查对象;必要时,可以向被查对象发出《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其在限期内书面说明,并提供有关资料;被查对象口头说明的,检查人员应当制作笔录,由当事人签章。检查结束时,应当根据《税务稽查工作底稿》及有关资料,制作《税务稽查报告》,由检查部门负责人审核。
经检查没有发现税收违法事实的,应当在《税务稽查报告》中说明检查内容、过程、事实情况。
(三)审理环节
稽查审理是税务局稽查局的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对稽查终结的涉税案件依法进行审核和作出处理决定的过程。
相关法律知识
《税收征管法》
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恶意举报怎么处理?
1、被举报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2、收集对方恶意举报的证据,如照片、视频、录音等。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用。
3、向有关部门反映实情。
4、向法院起诉。
5、明确告知对方其违法行为。
-
公司恶意罚款怎么举报
480人看过
-
怎么举报公司恶意解除合同
100人看过
-
被恶意举报,怎么查是谁
207人看过
-
员工恶意举报公司应该怎么办
152人看过
-
举报人恶意举报不实如何处理?
145人看过
-
恶意举报怎么查询举报人
108人看过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步骤和环节,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一种形式。 税务稽查的依据是具有各种法律效力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及各种政策规定。具体包括日常稽查、专项稽查和专案稽查。... 更多>
-
公司员工恶意举报公司被抓,恶意举报有刑事责任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30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要存在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就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种情况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虽然违法,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尚未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所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行为人
-
被恶意公司投诉举报后怎么办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8如果经营者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投诉或要求司法保护。经营者投诉很正常。如果公司产品质量没有问题,投诉人认为有质量问题,双方可以协商解决,或者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如果公司认为是故意恶意投诉,旨在诋毁公司声誉,公司可以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在调查事件背景时,如果公司发现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敲诈行为,公司有必要收集证据,以被敲诈为由要求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如果恶意投诉向竞争对手发
-
怎么处理恶意举报呢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25被恶意举报后,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拘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
-
-
劳务派遣工被恶意举报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20这是普遍现状,举报没有用。这类案件我们做过很多,劳动者一般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企业在这方面手续一般都做的比较到位。要维权,要注意收集平时工资、社保、奖金等福利、加班时间、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等证据。法律规定劳务派遣工应当同工同酬,给劳动者造成损害时,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要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只要证据到位,两家是跑不掉的。发生纠纷时,可以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