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探视权判决标准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5 08:12:55 130 人看过

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离婚探视权包括过夜吗

离婚探视权包括过夜。夫妻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行使探望权,在前配偶过夜的,我国法律是没有禁止的。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准许有探视权的一方看望孩子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离婚时子女抚养权怎么判

1、孩子不足两周岁: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随母方生活;

2、孩子在两周岁以上: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孩子,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孩子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孩子在十周岁以上:

(1)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孩子的意见。

(2)在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孩子随谁生活的问题上,应考虑到孩子的个人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5: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探视权相关文章
  • 离婚协议书探视权的范围有哪些
    (一)探望权的主体:是指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二)探望权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三)探望权的恢复,是指中止的情形消失后,由人民法院通知双方,继续恢复执行生效的离婚判决的行为。(四)探望的方式。(五)探望的时间。(六)探望权的中止:1.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行使的,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认为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在行探望权时有损于或者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事实存在,可中止其探望权,待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情形消失后,可通知双方恢复探望权。2、探望权的中止不是对探望权的实体进行处分,而是暂时停止其行使探望的权利,所以称为“中止”而不是“终止”。探望的方式和探望的时间离婚双方可以约定,协商约定不成的,可由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协议书孩子的探
    2023-07-21
    84人看过
  • 离婚之后,哪些人没有小孩探视权
    离婚之后,夫妻一方对子女身心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没有探视小孩的权利。离婚后,只有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离婚之后,哪些人没有小孩探视权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n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n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
    2022-07-06
    104人看过
  • 探视权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小孩子有探视权怎么处理
    对于小孩探视权需要注意的是要有利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有成长。同时,民法典也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一、关于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有哪些法律规定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法律上起诉探视权是否需要证据1、法律上起诉探视权需要证据。孩子父母要想争取自己的探视权,就需要向法院提交自己与孩子之间有父母子女关系的证据以及抚养孩子的一方无理由阻止未抚养孩子的一方行使
    2023-03-22
    404人看过
  • 离婚子女探视权、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
    (一)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按照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时间,探望子女的权利。(二)探视权属于身份权的范畴,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身份权。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于夫妻离婚而产生的一种身份权。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三)离婚后对不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来说,只是变更行使探视权的方式。(四)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是父母双方应尽的法定义务,同时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对子女的探视也是应有的法定权利,这种权利和义务不能因离婚而消除。一、孩子爷爷奶奶有没有探视权夫妻二人离婚后爷爷奶奶没有探视权,小孩的爸爸可以行使探视权。探视权指定期或不定期探望子女的一种权利。我国《民法典》第1086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按照《民法典》规定,“父或母对子女的探视权”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这种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权利,只能
    2023-03-04
    300人看过
  • 离婚探视权是哪些时候行使
    一、离婚探视权是哪些时候行使离婚后孩子探视权时间是会先考虑由当事人协商。法律规定,孩子探视的时间和方式由当事人自由协商决定,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离婚孩子探视时间是怎么规定离婚后对子女探望的时间、方式首先应由父母双方本着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法院应当在综合考虑子女的年龄与父母的居住地点、工作性质、身体和精神的健康状况、个人品德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予以综合判定。一般情况下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包括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探望性探望,是指探望权人到直接抚养子女
    2024-02-01
    65人看过
  • 判决离婚了探视权不能执行怎么办
    可以申请上一级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一、离婚后探视权的时间规定是怎么样的?探望的内容既包括见面,如直接见面,短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也包括交往,如互通书信、互通电话、赠送礼物、交换照片等。概括起来探望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探望性探视,二是逗留性探视。探望性探望,即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对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点进行探望。逗留性探望,即一种较长时间的探望,探望权
    2023-06-29
    120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应判决离婚,裁判离婚的标准有哪些?
    一、哪些情况下应判决离婚法定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吸毒、赌博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5、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6、其他。二、裁判离婚的标准有哪些裁判离婚的标准有哪些?关于裁判离婚标准,现行法以破裂主义为裁判离婚的准则,同时列举若干客观外在的、证明夫妻关系确已破裂的事由的立法方式,是一种有别于彻底的破裂离婚主义立法模式的混合立法主义。民法典亲属编在破裂离婚主义原则之下,可援用现行法的立法模式,但需关注无过错离婚立法实践中出现的上述问题,采取相应对策,衡平离婚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减轻离婚对未成年子女心理的和情感的伤害,保障其日常生活和接受教
    2023-02-19
    438人看过
  • 离婚案件法院有哪些判决离婚的标准
    一、离婚案件法院有哪些判决离婚的标准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6.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7.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二、离婚案件判决生效时间有哪些规定离婚判决书的生效规定如下:1.判决书自当事人收到之日的次日起计算上诉期间,采取公告送达的,从公告日满的第二天开始计算;2.双方不是同时收到的,分别计算上诉期间;3.一审判决上诉期间为15天,超过上诉期间双方均未提出上诉的,判决书生效;4.上诉期间的最后一天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期满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届满日期。三、离婚案件当事人是否必须到庭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在民事案件中,诉讼当事人委托了全权代理人的,本人可以不出庭参加诉讼。但是由于
    2023-09-12
    260人看过
  • 探望权与探视权的区别有哪些
    探视权与探望权一样的,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探望权的定义: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望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探视权的定义: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视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探视权(探望权)的特点1、探视权(探望权)是一种身份权。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所有的权利义务。②探望权属于亲权
    2023-04-13
    395人看过
  • 法院探视权怎么判决
    法律综合知识
    一、法院探视权怎么判决关于探视权的判决,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1.当离婚夫妻未能就探视权达成协议时,法院通常会判决另一方在每个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并可能允许一至两天的探视时间。2.如果另一方行使探视权明显影响孩子的成长健康,或者8周岁以下的儿童明确表达不愿被另一方探视的意愿,法院将考虑暂时中止另一方的探视权。这一措施旨在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利益。3.任何人不能剥夺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权。这是基于法律对亲子关系的重视和保护,确保非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能够继续参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二、探视权的权利界定探视权是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的一种体现。这一规定明确了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一方有探望孩子的权利。1.夫妻离婚后,关于孩子抚养方式一般采取固定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支付抚养费的方式,而没有抚养孩子的一方则享有探视孩子的权利。2.这一规定将探视权作为权利
    2024-07-17
    483人看过
  • 剥夺探视权的标准
    离婚后剥夺探视权要举证证明女方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和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一、一方不让探望孩子该怎么办一方不让探望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对方配合探视;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不直接抚养方探望子女的义务。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哪些是离婚后小孩探视权的法律规定离婚后小孩探视权的法
    2023-04-04
    482人看过
  • 离婚后探视的标准是什么?
    父母离婚后探视要求如下: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义务协助;2、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3、父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4、中止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男方在离婚后不出抚养费有探视权吗离婚后不出抚养费原则上也有探视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
    2023-07-08
    455人看过
  • 民法典中离婚诉讼如何确认探视权,探望权有哪些
    一、民法典中离婚诉讼如何确认探视权民法典规定,如果离婚诉讼中,法院对探望权作出了规定的,按判决书的规定执行。如果没有对探望权作出规定的,由当事人协商探望权的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探望权有哪些特征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2、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暂生活等多种形式行使探望权,从而达
    2024-01-26
    404人看过
  • 法院离婚判决书不执行探视权怎么办
    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协助或阻止另一方行使探视权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一、我国离婚了不让探视孩子怎么办根据法律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一方不履行让另一方探望的义务的,拥有对孩子探望权的另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拒不执行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二、离婚后一方对子女探视权时间是多长时间离婚后一方对子女探视权时间需视情况而定: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2、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探视权的流程是:1、双方协商,协商无效向法院提出申请;2、递交强制执行探视权申请书;3、等待法院裁决。对拒不执行有
    2023-06-25
    89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探视权
    词条

    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对子女享有按约定,或者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遵循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看望由另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或将子女短暂接回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探望性探视和和逗留式探视。... 更多>

    #探视权
    相关咨询
    • 探视权分配有何规定?离婚探视权有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04
      离婚探望权的法律规定主要规定在《民法典》中。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来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来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以后,应当恢复探望。
    • 离婚子女抚养权和探视权判决标准是什么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8-23
      判决标准为是否有利于子女成长,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可以获得探视权。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 离婚期间哪些人有探视权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4-09
      离婚后哪些人有探视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探望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产生的一种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望权就应该是没有直接抚养的一方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子女探视权的设置意图,平常人们在遇到阻挠不能行使探视权的时候,通常都是说自己的探视权被侵犯了,久而久之便有人误以为探视
    • 未判决探视权还可以探视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09
      未判决探视权能探视。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探视权有哪些明文的探视权规定有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17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