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机构的性质和作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20:21:49 489 人看过

职业病防治机构是负责职业病诊断和管理的工作机构。国家通过设立职业病防治机构,以保障从事有害作业职工是身体健康,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和管理。职业病防治机构所开具的诊断证明,是单位安排职工疗养、医治或调离原工作,改进劳动条件以及职工享受职业病待遇的重要依据。什么是有害工作环境?

有害工作环境是指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时,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环境空间的总称。有害工作环境一般是指高温、高寒、井下、剧毒、高噪声、高浓粉尘、振动、强辐射等工作环境和场所。劳动者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劳动,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并且持续到一定时间,则可能产生不同的有害后果。比如,有害因素引起身体外表的改变,如皮肤色素沉着等;有害因素降低对一般疾病的抵抗能力,出现患病率增高的情况;有害因素造成特定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引起职业病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11: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职业病相关文章
  • 卫生部关于职业病防治技术机构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
    发布部门:卫生部发布文号:卫监督发[2007]35号山西省卫生厅:你厅《关于〈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实施中有关问题的请示》(晋卫请[2006]202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第五条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凡具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机构性质、级别、规模大小以及隶属关系等,均可申请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批准其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批准的检查项目范围内从事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二、申请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不论机构性质、级别、规模大小以及隶属关系等,只要符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1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程序〉等文件的通知》
    2023-05-03
    207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有哪些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尘肺病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过敏性肺炎2.棉尘病3.哮喘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硬金属肺病二、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接触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白斑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三、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4.爆震聋五、职业性化学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
    2023-04-30
    85人看过
  • 职业病的“防”比“治”更重要
    在备受关注的职业病防治法修改中,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对职业病定义的修改,并将随之带来职业病目录的扩容。诸如过劳死,长期视频作业导致的眼部损伤,职业性腰背痛、颈椎病、鼠标手等白领易患疾病都有望纳入职业病目录。(1月10日《成都日报》)《职业病目录》扩容,不仅体现了职业病防治的与时俱进,也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企业员工的人性化关怀,劳动者维权将有可靠的法律保障。实际上,此刻我们更应检讨一下这项职业病防治的执行效果。一项公共政策执行范围的拓展,必须建立在执行给力,并取得显著成效基础之上。全国人大最新通过的《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鉴定、监管等环节,规定的很明确,以及对违法企业的处罚方面,也有实质性突破,但问题是,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到相关企业,防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对职业病的防治或不愿执行,或执行不力,正是现阶段职业病的病灶。这个病灶不铲除,职业病就会在各个薄弱环节蔓延开来,从而让职业病难以做到标本兼治
    2023-06-05
    188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哪些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2024-04-23
    233人看过
  • 传染病防治法2024规定的防控机构的职责是什么?
    一、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防控机构的职责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职责:(一)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二)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三)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四)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五)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六)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七)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八)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参与并指导对暴发的疫情进行调查处理,开展传染病病原学鉴定,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应用性研究
    2024-01-18
    411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一、国家禁毒治本之策是指什么国家毒品的治本之策是禁毒宣传教育。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会、妇女联合会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二、铁路警察归谁管理铁路警察归铁路公安局下辖的铁路公安处管理。铁路派出所不属于当地地方管辖,而是直接由上级铁路公安局管辖。铁路公安机关针对铁路运输安全保卫而设立、运行,它在业务上受中央警察机关垂直领导、铁路总公司领导人事、与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并列平行。铁路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三、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哪些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
    2023-03-22
    327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等费用的列支渠道
    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执行日期:2001年10月27日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执行日期:2001年10月27日
    2023-04-22
    498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是如何定义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第四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
    2023-03-02
    54人看过
  • 职业病诊断机构能不能作为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
    一、职业病诊断机构能不能作为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1、职业病诊断机构不能作为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可以指定办事机构,具体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组织和日常性工作。2、法律依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二、职业病鉴定需要什么证明1、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受工伤认定申请时,若申请人提供材料部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
    2023-06-17
    132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制度
    一、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制度《职业病防治法》的总则部分对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基本制度作出了规定。这些基本方针、基本制度主要有: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2、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这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制定职业病防治法的前提,或者说是这部法律产生的基础和最充足的理由。3、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这是在立法过程中确立的职业病防治的一项基本的制度。它的核心是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负有法定的责任。4、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这是职业病防治中保护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措施。工伤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的总称,将职业病列人工伤的直接理由就是劳动者是在用人单位中引致的疾病和蒙受的损害。5、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职业卫生监督制度是由国家实行的制度,对职业卫生实施的监督管理是国家管理职能的体现。6、加强社会监督这
    2023-04-12
    413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2023-04-22
    158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人是谁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人是谁关于职业病防治之法定责任承担者,应明确为雇主或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的全部领导团队需全权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与实施落实。这就要求了,雇主必需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去防范并掌控职业病的爆发与扩张,保证全体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职业安全。同时,用人单位的高层领导者们必须身先士卒地担负起职业病防治的总体责任,以确保所有防护措施都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和执行。若雇主未能严格履行其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应尽之义务,便会遭遇法律制裁与行政处罚等严重后果。《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第六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
    2024-07-18
    373人看过
  •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内容
    一、中小微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薄弱当前,随着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倍受社会关注,但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用人单位普遍存在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重视不够,职业卫生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且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把握不准。二、《八条规定》的主要内容1、将职业卫生相关法规标准中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要求的核心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全文共225字,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便于用人单位掌握和落实。2、提出了八个必须、八个严禁,分别是:1、必须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严禁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生产;2、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严禁在职业病危害超标环境中作业3、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保证有效运行,严禁不设置不使用;4、必须为劳动者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配发假冒伪劣防护用品;5、必须在工作场所与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严禁隐瞒职业病危害6、必须定期
    2023-06-05
    437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禁忌指什么
    一、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禁忌指什么1、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第二十八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第二十九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
    2023-04-12
    452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业病
    词条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诊断为法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 更多>

    #职业病
    相关咨询
    • 劳动者得了职业病应该怎么办,职业病的防治和防治工作有什么规定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6
      职业病的分类和防治有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分类目录规定,劳动者得职业病,由疾控中心进行诊断确定,而后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赔付。《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自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照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患职业病的职工在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
    • 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作是干什么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条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什么方针
      湖北在线咨询 2024-04-16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是根据职业病可以预防,但是很难治愈这个特点提出来的。所以,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从致病源头抓起,实行前期预防。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措施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6
      《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
    • 正当防卫的性质和构成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8
      只有同时具备下列五个要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 1、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卫行为具有合法性。 3、主观条件,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具有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 4、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侵害人本人防卫。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