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回避有关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0 21:06:05
451 人看过
回避的规定内容有: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应当自行回避;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自行回避;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应当自行回避。检察人员自行回避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应当记录在案。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新刑诉法关于回避的规定内容,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319人看过
-
任职回避相关规定?
291人看过
-
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关系
305人看过
-
刑事回避的种类及相关规定
371人看过
-
2024检察院有关回避的相关规定
294人看过
-
新刑诉法2024年关于回避的规定内容有哪些?
23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刑诉法高检规则中关于回避有哪些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14应当回避的人员,本人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应当决定其回避。检察长的回避,由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回避,应当向公安机关同级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由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
刑法结果回避可能性回避法律规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12结果回避可能性更常常被称为结果避免可能性,往往在刑法中常常运用。当一个危害结果即使是做了本应该要做的事却仍无法避免这就是不具有结果回避可能性,即使这个危害结果与你的不作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不能从刑法上去追究责任。
-
有关适用回避的规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16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是指与案件本身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的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如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不得参加本案处理工作的一项诉讼制度。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9条和第31条的规定,下列人员适用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回避第三十一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分
-
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条件是什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条件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10《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回避的条件是: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主要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或者他们的近亲属与本案处理结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也可能影响案件客观公正地审理。所以他们应当回避,不再参与案件的处理。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由于他们在案件中曾有过这样的身份,执行过或履行过一定的任务
-
在法院有亲戚被申请了回避了,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8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同意或者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及复议决定,由审判长宣布,并说明理由。必要时,也可以由院长到庭宣布。由此可知,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应由审判长宣布,必要时由院长到庭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