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工资计算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9 15:11:44 411 人看过

非全日制用工工资的计算公式:非全日制用工工资=小时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小时数。

例:某钟点工丙在某单位从事保洁工作,约定的小时工资标准为6元,8月份累计工作60小时,计算其当月实得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每天最多工作四小时。支付周期内工作小时最多为60小时)

根据公式,则为:当月实得工资=6×60=360(元)。

一、什么叫非全日制用工情况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下,小时工资标准是用人单位按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用工时间短,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

2、可以建立多重劳动关系。同一劳动者可以与不同用人单位同事建立多个非全日制劳动关系。在一般劳动合同中,我国不承认双重劳动关系,但是,劳动合同法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3、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4、合同形式灵活,可以订立书面也可以订立口头的劳动合同。

5、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可以约定试用期。

6、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用人单位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属于法定的强行性法规,具有保障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的作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21: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非全日制工作合同个税如何计算
    一、非全日制工作合同个税如何计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鉴于非全日制员工与雇主所构建的乃是劳动关系,并非劳务关系。他们的权益受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内的相关法规保护。在该法律体系中,非全日制用工方式被定义为主要依赖于时薪支付报酬,使得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的日常工作时间通常不会超过四小时,并且每周的总工作时间累积也不会超出二十四小时的一种用工模式。其次,非全日制劳动已经成为灵活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形式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餐饮业、超市零售业以及社区服务业等领域,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用工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
    2024-07-11
    216人看过
  • 计件工能否按非全日制用工发放工资?
    是可以的,计件的装卸工属于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下,小时工资标准是用人单位按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含用人单位为其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支付工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一、非全日制用工需要缴纳社保吗?按照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参保原则,不管是全日制用工还是非全日制用工,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否则出现需要社会保险报销事宜,用人单位要承担相应责任。1、从事
    2023-06-27
    283人看过
  • 非全日制受伤算不算工伤?
    非全日制受伤算不算工伤,应当是根据工伤认定结果来判断。是因为工作的原因的话属于工伤,如果不是则不能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
    2023-04-12
    434人看过
  • 非全日制工作是按工作时间计算的吗
    兼职是否按小时计酬非全日制用工是指按小时计酬的用工形式,同一用人单位的劳动者日均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非全日制用工每周累计工作时间不超过24小时,小时工资标准是用人单位按照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当地政府发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包括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工资支付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天,非全日制就业的意义何在非全日制就业是灵活就业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的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餐饮、超市、社区服务等领域,用人单位使用的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越来越多。我国发展非全日制劳动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符合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促进灵活就业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用工需求取决于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同时,为了利润最大化,企业还应尽可能降低人工成本。事实上,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力
    2023-05-07
    66人看过
  • 非全日制工伤待遇标准是多少?
    一、非全日制工伤待遇标准是多少?劳动法并没有对非全日工的工伤待遇标准做出相关规定。且劳动合同法中也未有相关规定,只规定非全日用工可以口头也可书面约定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通知终止用工且不用支付任何补偿,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因此不存在对公司进行罚款等处罚,非全日制用工的人员可自行参保。工伤保险参保范围:凡在我省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决定参加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工伤保险基金的征集比例应根据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和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频率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按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征集,标准为工资总额的0.3%至2.5%。工伤办理程序:职工伤残鉴定结论或工亡批复下达后,用人单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位应及时指派专人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联系办理待遇申报拨付手续;申报时,用人单位应填写《职工工伤(亡)
    2023-06-17
    402人看过
  • 全日制用工按日计酬要补发工资
    单位一直称与王某之间是非全日制用工关系,但工资发放表却载明王某的基本工资为日工资×出勤天数。近日,法院据此判决,双方之间不符合非全日制用工的条件,单位应按全日制用工补发王某工资差额。案情经过自1993年4月起,王某即到某大学餐厅工作,该校系事业单位。期间,王某的工资均系签字领取。2012年7月,王某向济南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该校补发工资差额,仲裁委经审理,认定该校与王某间系非全日制用工关系,并据此裁决该校支付王某工资差额8875元。该校不服,诉至市中区法院。济南市市中区最低工资标准为: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为760元/月、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为920元/月、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为1100元/月,2012年3月至6月为1240元。审理过程中,王某提交了部分该校饮食服务中心非全日制用工工资发放表,该工资发放表载明王某基本工资为日工资×出勤天数;王某
    2023-04-25
    390人看过
  • 上海非全日制就业人员怎么算工资?
    工资指导价位是不是一个执行标准?非全日制就业人员要不要缴纳社保费?市劳动保障局推出非全日制就业人员工资指导价位后引起较大反响,一些市民纷纷来电来信咨询相关情况。近日,记者专程采访市劳动保障局,该局有关负责人回答了市民最关心的七大问题。问:工资指导价位是不是一个执行标准?答:工资报酬最终还是由用工双方约定的,双方在实际约定时,可以高于高位数,也可以低于低位数。但不能低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问:非全日制就业人员和小时工是否有区别?答:在2001年推出小时工管理办法的时候统称为小时工,随着近几年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用工的形式、用工的工种越来越丰富,很多工种并不是以小时来计算收入,再单纯的说小时工相对片面了一些。所以,在2003年修改小时工管理办法时,市劳动保障局把小时工统称为非全日制就业人员。非全日制就业人员和小时工本质上是一致的。问:非全日制就业人员是否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答:从事非全日制的劳动者
    2023-06-10
    368人看过
  • 非全日制用工能否算入工龄
    非全日制用工能算入工龄吗?不能。非全日制用工不存在工龄计算问题,因此,非全日制工人转为全日制时,不会连续计算工龄,也不会用小时折算,应该重新开始计算工龄。全日制员工的工龄该如何计算一、计算工龄的方法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二、计算连续工龄的原则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一)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二)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三)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四)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
    2023-05-04
    296人看过
  • 非全日制员工个税公式有标准吗
    一、非全日制员工个税公式有标准吗对于在非全日制工作模式下获得收入的人群来说,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以依据年度总收入进行相应的计算。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即先将年度总收入减去起征点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后,得到实际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根据相关税率表,得出最终的个税应缴金额。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通过非全日制用工途径获取回报的劳动者而言,他们的收入被界定为劳务报酬性质,因此必须按照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了实现合理且合法的税务筹划,您可以考虑寻求外部服务机构的帮助,将劳务报酬转化为个人所得,从而达到有效规避税收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
    2024-03-25
    255人看过
  • 非全日制工人的结算方式
    (一)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二)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并报劳动保障部备案。确定和调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以下因素:当地政府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当地政府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未包含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因素的,还应考虑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方法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20.92÷8)×(1+单位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比例之和)〕×(1+浮动系数)(三)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支付可以按小时、日、周或月为单位结算。一、非全日制用工是什么意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
    2023-03-01
    153人看过
  •  非全日制员工工资发放频率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必须至少每15天发放一次,而且必须按次数发放,不可以一次性发放整个月的工资。非全日制用工经双方同意一个月发一次工资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行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必须至少每15天发放一次,而且必须按次数发放,不可以一次性发放整个月的工资。非全日制用工经双方同意一个月发一次工资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行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应该是自然日,如果是工作日,非全日制用工没满15日就永远不在同一家企业工作,不是可以永远不发工资了。 非 全 日 制 公 司 工 资 结 算 支 付 周 期 是 多 久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按照确定的工资支付周期足额支付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同时,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按月、周、日、小时确定,实行计件工资制或者以完成一
    2023-09-20
    108人看过
  • 非全日制用工节假日是不是有工资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用工节假日是否有加班工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第七十二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2024-05-03
    395人看过
  • “准大学生”的非全日制用工15天内工资报酬要结算
    小陈的暑期务工不同于在校生勤工俭学,小陈年满16周岁,并且已经高中毕业,尚未进入高校报到,可视为自由劳动力,同时从他和商场的约定来看,双方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依照《劳动合同法》第68条的规定,属于非全日制用工性质。根据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可以订立口头协议,而且工资报酬结算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5日,那么商场方面按月结算工资并拖欠至今的做法显属违法,小陈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解决,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依法支付。参加假期打工的准大学生们,避免暑期打工纠纷的关键是做好预防工作,签订书面合同并具体明确报酬标准及给付期限、工作岗位、劳动保护等细节内容。如没有书面合同,也可凭工作期间穿着工作服的照片、促销单页培训材料等作为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3-06-10
    239人看过
  • 怎么计算节假日加班工资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3、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4-04-26
    62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非全日制单位用工费用发工资算不算非全日制?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23
      计算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72条的规定,非全日制雇佣时间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雇佣者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时间工资标准。非全日制雇佣劳动报酬的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天。
    • 计件核算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怎么认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4-08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下,小时工资标准是用人单位按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含用人单位为其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支付工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 全日制、非全日制工作怎么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8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即: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每小时的加班工资,则以日加班工资除以8小时。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规定,加班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方式确定,但不得低于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
    • 非全日制工作的员工算不算非全日制社保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27
      根据我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宗旨和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险参保原则,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单位都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否则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方式与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标准是否一样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3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正常发放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觉得工资低,劳动者可以尝试寻找兼职,只要不影响原劳动合同执行即可,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