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杰过失致人死亡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5 20:43:42 192 人看过

案情被告人:张*杰,男,30岁,汉族,初中文化,江苏省兴化市人,农民,住该市唐刘镇杨家村5组。1998年7月1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24日被逮捕。被告人张*杰与被害人王*凤(时年29岁)系夫妻关系,婚后夫妻感情尚好,生有一女(现年8岁)和一子(现年3岁)。1998年7月9日上午,被告人张*杰从唐刘镇购买了一只吊扇回家。中午12时许,被告人张*杰不听王*凤的劝阻,仍到本村高某某家搓麻将玩,以致吊扇没有安装成。为此,王*凤于下午5时许前往高家,阻止张*杰继续搓麻将,夫妻间发生了争执,后被邻居拉劝回家。当晚9时许,被告人张*杰又以琐事激怒妻子王*凤,夫妻间在门前走廊上再次发生争吵,被告人张*杰顺手用力将西房间窗户一推,致玻璃破碎,两子女被惊醒后大哭。王*凤见状,便上前纠缠张*杰,揪其头发,进行推搡、辱骂,张*杰边退边说:“再骂,我就打你嘴!”王*凤仍辱骂不停,张*杰一气之下用左手对王*凤的右面部口角处挥了一拳,王*凤随即从走廊台阶上跌倒在天井里水泥方块地上,后脑着地。在村民的帮助下,被告人张*杰先后将王*凤送往村医疗室、唐刘镇卫生院抢救治疗,王*凤于当晚11时30分许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王*凤遭拳击右口角部后,右枕部着地,形成对冲致左颞顶部硬膜下出血,压迫脑组织至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致死,属颅脑外伤死亡。张*杰因此被捕。归案后,被告人张*杰的认罪态度较好,被告人王*凤之父以及被告人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均要求对张*杰从宽处理。审判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张*杰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向兴化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被告人张*杰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无异议。兴化市人民法院经过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杰在与妻子王*凤纠缠过程中,应当预见出拳可能造成妻子伤害或死亡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挥拳后致王*凤从台阶上跌倒在天井里水泥地上,后脑着地,形成脑疝死亡,其行为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罪名成立,本院予以采纳。考虑到被告人张*杰过失犯罪的情节较轻,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家中两个子女无人抚养的实际情况,以及被害人王*凤之父、被告人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均请求从宽处理等情节,本院决定对被告人张*杰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据此,该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及第七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之规定,于1998年9月7日作出判决如下:被告人张*杰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宣判后,被告人张*杰表示服判,不上诉;公诉机关也未提出抗诉。评析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张*杰的行为如何定性,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杰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理由是:

(1)从尸检发现,王*凤右口角处挫裂创伤三处,右唇粘膜破损,右颊部肿胀;

(2)王*凤遭一拳后即跌倒在地。由此可以认定张*杰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王*凤伤害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致王*凤遭拳击后倒地,形成脑疝死亡,王*凤的死亡结果是张*杰的故意伤害行为引起的。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杰的行为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理由是:(1)伤害是指造成人身器质性的或者功能性的损害,王*凤右口角处虽有挫裂创伤,但不属于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的损害;(2)张*杰主观上没有损害妻子人身健康或者杀害妻子王*凤的故意;

(3)客观上虽造成王*凤倒地死亡,但王*凤的死亡结果是张*杰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引起的。兴华市人民法院采纳了第二种意见。故意伤害(致死)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在客观方面有一定的共同点,都造成了他人死亡的后果,但造成死亡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则是不相同的。故意伤害致死是由伤害行为引起的,行为人无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但有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而过失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行为人不存在伤害的故意,更不存在杀人的故意,只是行为人缺乏必要的注意,在实施某种危险行为时发生了致人死亡的后果。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有无伤害的故意。在司法实践中,要查明行为人有无伤害的故意,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一推一搡、一巴掌、一拳头造成他人死亡的情况下,认定有无伤害的故意则更加困难,而这又无法在理论上提出任何具体的判别标准,只能从一系列表现为外部的各种事实特征去分析,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能力、心理状态、案件的起因、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下手的轻重、事后的态度以及双方的关系等诸方面联系起来加以判断,切忌从某一方面片面推断。就本案而言,(1)从起因看,是因家庭琐事引起的夫妻间争吵、纠缠。(2)从主观心理状态看,被告人张*杰是遭妻子揪发、推搡、辱骂不停时,处于气愤状态,一气之下出拳,事先没有伤害妻子的预谋,亦没有预见挥打一拳会导致妻子伤害或者死亡的结果。(3)从目的动机看,被告人张*杰一是为了制止王*凤的辱骂、纠缠;二是处于气愤状态挥拳出气,但出气并不意味就有伤害的故意和目的。

(4)被告人张*杰没有使用容易致人伤害或者死亡的工具,如刀、斧、棍棒等,只是挥了一拳,没有实施其他行为,且挥的是左拳,从张*杰左右拳相比看,其左拳力度相对较轻。

(5)从打击的部位看,张*杰主观上是想打王*凤的嘴巴,事实上也是对准王*凤的右面部下巴打了一拳,而没有对准容易形成伤害或者死亡的部位,如胸部、脾脏等部位。虽然客观上王*凤遭拳击后即跌倒,以及尸检发现王*凤口角处有挫裂创伤三处,右唇粘膜破损,右颊部肿胀,由此可以推断这一拳有一定的力度,但不能因此片面推断出张*杰就有伤害王*凤的故意,更不能认为王*凤死亡的结果是张*杰的拳击行为直接引起的。因为张*杰对准王*凤口角处出拳,未必会导致王*凤伤害的结果,更不会引起被拳击部位口角处发生病变而直接导致死亡。

(6)从死因上看,王*凤真正死亡的原因是遭拳击后,身体失去平衡,从走廊台阶上跌到台阶下天井水泥地上,右枕部着地,形成对冲致左颞顶部硬膜下出血,压迫脑组织致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致死。可见,王*凤是遭拳击后因受外界自然力的作用,后脑着地,形成脑疝死亡,而不是遭拳击的右口角损伤发生病变而直接引起的死亡。

(7)从事后的态度看,王*凤倒地后,张*杰便吩咐女儿去喊村医生,后又积极参与抢救,先后将王*凤送往村医疗室、镇卫生院抢救治疗。妻子死亡后,张*杰感到十分后悔,庭审中泪流满面,悔恨不已,深感对不起死者。

(8)再从双方的关系看,张*杰与王*凤系多年的夫妻关系,婚后感情尚好,生有两个子女,夫妻间虽发生过争吵,但未发生过原则性纠纷,此次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纠缠,张*杰是在一气之下才出手一拳。从情理上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夫妻间没有原则性纠纷,矛盾没有明显激化时,仅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互殴,很难说一方有伤害另一方健康的故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14: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2022年过失致人死亡罪
    法律综合知识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二、立案标准1、是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2、要有死亡的事实。要注意的是:行为人的行为一定要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三、特征(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相关知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
    2022-11-03
    26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认定?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二、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有: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
    2023-04-11
    382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该如何认定,过失致人死亡要判多少年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该如何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标准: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3.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4.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二、过失致人死亡要判多少年刑法规定,犯过失致人死亡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也就是说,过失致人死亡,除本条的一般规定外,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如刑法第115条关于失火、过失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害方法致人死亡的规定,第133条关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规定。在这些情
    2023-06-26
    203人看过
  • 抢劫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
    抢劫致人死亡的,不论故意还是过失,一般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抢劫杀人数罪并罚吗如果同时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则要数罪并罚;如果是在抢劫过程中杀人,但没有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故意的,则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则不要数罪并罚,而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抢劫杀人怎样处罚犯罪分子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同时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则要数罪并罚;如果是在抢劫过程中杀人,但没有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故意的,则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则不要数罪并罚,而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抢劫跟绑架怎么判刑抢劫和绑架怎么判刑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
    2023-04-02
    382人看过
  • 本案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一、被告人身份概况被告人王*安,男,49岁,1955年4月16日出生,黑龙江双城市人,汉族,初中文化,职业司机,从事个体运输经营,住黑龙江绥化市团结街9委62组16号。2004年3月7日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事拘留,同月19日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逮捕。二、犯罪事实2004年3月6日8时许,被告人王*安与甄*江一起驾驶黑M-04777解放大货车运送货物,途经陕西省310国道姜谭超限运输检测站时,被路政人员拦挡到站内停车场等候检测。王*安为逃避检测,当日一直未开车通过超限检测站,伺机闯关逃逸。至晚6时许,王*安见路政人员减少,决定驾车逃逸,当其驾车行驶至超限检测站西侧出入口时,被路政人员范*强发现,遂上前手持停车牌示意王*安停车检查。王*安不服从,继续开车行使,范*强被迫跑向车左侧,一边用手去抓该车倒车镜连杆,一边用停车牌击打该车左侧车门,王*安置之不理继续开车,致范*强跌落在地,被大货车左侧
    2023-06-01
    195人看过
  •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是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吗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不是过失致人死亡,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构成非法行医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犯了非法行医罪怎么处罚?犯了非法行医罪的处罚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犯非法行医要怎样处罚对于非法行医的处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直接,主要原因的,则视为结果加重犯,则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非法行医并不是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直接,主要原因的,则根据案情,可视为本法中的情节严重,
    2023-03-23
    160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客体要件,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子女的影响
    过失致人死亡罪客体要件是要有犯罪的行为、后果和间接的因果关系并且会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子女的影响是不能考取公务员、警察等政审职位。一、过失致人死亡罪客体要件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客体要件如下: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因素方面。前者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后者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2.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则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3.行为因素方面。前者确有避免死亡结果
    2022-07-02
    42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取保候审吗,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多久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取保候审吗过失致人死亡罪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2.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取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害的;3.患有严重疾病、不能自理、怀孕或者哺乳婴儿的妇女,取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害;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解决,需要取保候审的。二、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多久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023-06-27
    310人看过
  •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是什么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量刑对防卫过当的犯罪人,在处理时应当正确适用刑法分则的有关条款,依法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审判实践看,对防卫过当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分别按照刑法典第235条和233条规定的相应量刑幅度减轻处罚;如果具备缓刑条件,可以使用缓刑;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应当免除处罚。对于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的,分别按照刑法典第234条和第232条规定的相应量刑幅度应当减轻处罚;如果具备缓刑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如果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应当免除处罚。应当指出,对于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不应有的重大损害,但客观事实能够证明防卫人主观上确实不具有故意,也不具有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属于意外事件,不应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防卫过当一般应当按照故意伤害罪处罚,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2023-06-12
    313人看过
  • 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案例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因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出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于可能造成受害人死亡这一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是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而实施了一定的行为并最终导致受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因过失致人死亡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我国刑法对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立案规定:只要行为人是出于过失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就应当立案追诉。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于情节较轻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7-01
    378人看过
  • “宝马碾童案"司机涉过失致人死亡
    新华网南京9月16日电16日上午,江苏省新沂市就宝马车碾压男童致死案召开新闻发布会。该案犯罪嫌疑人伍某已于昨日被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请逮捕,该案现已进入刑事诉讼环节。宝马车主轧倒男孩据新沂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学伦介绍,9月7日11时04分,新沂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新沂市良辰花苑小区有一汽车轧倒一名男孩。11时15分,民警赶到案发现场,立即展开现场勘查、走访目击群众、调取监控录像、固定相关证据、扣押涉案车辆等工作,并从现场将嫌疑人带回讯问。次日,新沂市公安局对此案立案侦查,将嫌疑人刑事拘留。此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开展死亡男童遗体检验、肇事车辆检验、物证检验、侦查实验等各项工作,进一步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时持续深入开展调查取证工作。肇事车辆检验表明,该车倒车雷达显示系统正常。据查,犯罪嫌疑人伍某,男,1977年出生,中专文化,籍贯湖南省常德市。1996年取得驾驶证,现持A2驾驶证。
    2023-06-11
    479人看过
  • 倒车压死人是过失致人死亡吗
    看具体情况如果不是盲区或其他客观原因无法预见,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则属于过失犯罪。因为倒车压死人的行为属于应当预见且能预见的却没有预见或过于自信而没能避免,则构成过失犯罪。一、过失犯罪分哪些?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有:(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刑法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二、过失犯罪都有什么情况过失犯罪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第二种情况是过于
    2023-04-01
    424人看过
  • 工作期间过失致人死亡
    过失致人死亡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故,行为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一、过失致人死亡会不会转化成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的一般不会转化为故意。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二、过失致人死亡罪指的是
    2023-02-28
    206人看过
  • 正当防卫过失致人死亡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过激致人死亡按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一、防卫过当造成死亡该怎么量刑?行为人对不法侵害行为进行防卫,构成防卫过当导致对方死亡的,我国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规定进行量刑处罚。《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此罪的量刑为: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三、故意伤害过失致人死亡怎么判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行为人主观上故意伤害他人,出于过失使受害人死亡。在伤害致人死
    2023-04-01
    18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自诉案件过失致人死亡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14
      承担刑事责任和司法程序的,属于公诉范围,民事赔偿可以附带民事诉讼或者自行起诉。不构成犯罪的,只是民事赔偿,必须自行起诉。对于自诉案件,受害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受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 过失伤人导致死亡的案例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0-12-15
      网友咨询: 你好律师,朋友在外面因为一些争执与别人发生口角,后续发展成双方都动手打人,但是朋友不小心出手过重,造成他人死亡,但是他是过失性的,所以想请问一下过失伤害致死怎么定罪? 律师回复: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造成他人伤害的,只有达到重伤、死亡的才追究刑事责任。因为是过失犯罪,在处罚时都比较轻。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
    • 张家口过失致人死亡律师费多少钱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25
      1、侦查阶段(含检察院自侦):5000-20000元人民币; 2、审查起诉阶段:6000-30000元人民币; 3、审判阶段:8000-50000元人民币; 4、代理刑事自诉、附带民事诉讼5000-50000之间协商收费。 5、涉及国家安全罪、涉黑涉毒犯罪以及其他重大疑难案件,代理费按上述标准的2倍收取。 办理案件需要异地出差的,交通费、住宿费、长途电话费等由委托方承担,该等费用可以实报实销,也可
    • 过失致人死亡够成量刑吗过失致人死亡很重要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20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具体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意外事件则是指虽然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故意和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
    • 过失致人死亡的哪些情形,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标准是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22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认定标准: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界限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上行为人郡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