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闯红灯不知撞到人离开现场是肇事逃逸吗
闯红灯不知撞到人离开现场,有证据证明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那么便不能算是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以下三个方面:
1、肇事车主的心理状况
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肇事逃逸车主既知道自己撞到了人,同时又为逃避法律责任逃逸。
2、肇事逃逸的客观状况
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2)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撞到人没有因果关系;
(3)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比如被撞的人闯红灯;
(4)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
(5)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等情形之一。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8种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闯红灯差点撞到人跑了算逃逸吗?
310人看过
-
闯红灯撞死人是不是交通肇事?
265人看过
-
闯红灯撞车并且肇事逃逸按什么处罚
251人看过
-
撞到人不知道直接开车走了,是肇事逃逸吗?
252人看过
-
闯红灯把人撞成轻伤逃逸会判刑吗
349人看过
-
驾驶人员闯红灯肇事逃逸需要负全责吗
48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请问闯红灯撞到人了撞出去了算肇事逃逸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21交通事故后,如果有证据证明自己不知道发生了事故,就不能说是交通事故的逃跑。发现交通事故撞人,事故所有者不知道有人受伤离开现场,能否认定为交通事故的逃跑,首先可以理解交通事故的逃跑认定。交通事故后逃跑的构成有以下三个方面:1、事故所有者的心理状况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逃跑所有者知道自己撞人,同时逃跑法律责任。2、肇事逃逸的客观状况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
-
开车闯红灯撞到别的车,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全责?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4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另外还有公安部的规章《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具体如下: 1.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的(罚款:50元) 2.未放置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罚款:50元,记1分) 3.未放置
-
咨询开车闯红灯撞人逃逸这件事情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2你要是占到80%以上的责任保险公司能给你多出点,开车闯红灯撞人逃逸这件事情 要是没有的话那就看有车险应该由保险公司负担必须主要责任以上才有赔付,行人闯红灯要考虑到
-
撞车后不知道离开现场,算是肇事逃逸吗?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23撞车逃逸涉及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撞车后不知道,离开现场,算是肇事逃逸吗?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
-
闯红灯肇事逃逸被抓,闯红灯肇事刑事责任如何样?安徽在线咨询 2023-04-04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由保证人担保被保证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聘请的律师都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条件和要什么程序 (1)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