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一般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或仲裁,在确定海上救助报酬时,应综合考虑下列情形:
1、被救财产的价值,一般情况下,救助报酬不应超过被救财产的三分之一;
2、被救船舶、所载旅客、船员、货物以及救助人和救助船舶所冒危险的性质和程度;
3、救助人的救助成效,无效果无报酬;
4、救助方进行救助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所耗费用和所受损失;
5、救助方为救助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技能以及投入的救助工具;
6、救助方或救助设备所冒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
7、救助方提供救助的及时性;
8、救助方船舶和设备的有效性和处于准备使用的状态和价值;
9、救助方的性质。
救助人在救助过程中由于本身的过失造成必须救助财产的损失,救助报酬应酌减;如果救助方有盗窃或其他欺诈行为,救助报酬应酌减,甚至丧失救助报酬请求权。
救助作业结束后,救助方有权向被救助方请求提供救助报酬担保,在未获得担保之前,救助方对被救助的财产享有留置权。
海难救助的构成条件
1、被救助的船舶、货物、人员等遭遇海难,且陷于不能自救之处境
若船舶遇难后确能自力救全,或货物落水正在自力捞救,而他人强欲代劳,图得报酬,不构成海上救助。
2、救助对象为任何水域的人身与海上财产
海上财产除船舶、浮吊、浮船坞、浮筒等浮动工具及其所载物资,还包括水上飞机和在海洋上空飞行时遇险降落在水面的飞机及机上物资。此外,运费及旅客客票收入也属于海上财产。但水底电缆、电管等不能认为是海上财产。
3、救助人须有为他人利益而进行救助的意思,同时又无救助义务
(1)依照合同的约定而为他人施救的(如依拖带合同而实施拖带);
(2)基于侵权行为而采取补救措施的(如因船舶碰撞,加害人对受害人实施救助);
(3)因履行工作职责而进行救助的(如船舶遇险时,该船船长及其船员对本船人命、货物等施救)等不发生海上救助;
(4)完全为自己的利益对遇难船舶施救,不构成海上救助。
4、救助行为须产生有效结果
海上救助所采取的措施视遇难船舶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有:
(1)拖带遇难船舶至安全港口或地点;
(2)协助搁浅船舶脱浅;
(3)扑灭船上火灾;
(4)代为遇难船指挥或对遇难船舶提出施救建议,使之获得安全;
(5)对遇难船舶提供工具或燃、物料、等候在遇难船舶旁边,在需要时即行施救、护航、引水、抽水、打捞、发电报、通消息、放信号、协助航行等。
(6)对非雇佣救助,还需以船舶或货物的全部或部分获救为救助成立条件。
-
我国海难救助报酬的规定
296人看过
-
“闽海油3”海难救助报酬纠纷案
447人看过
-
海难救助报酬纠纷案例分析
119人看过
-
海难救助报酬的优先权基础
70人看过
-
关于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方法
299人看过
-
救助报酬金额的确定
97人看过
-
确定救助报酬的因素应该如何处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30法律分析 确定救助报酬数额的因素包括: 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 2、救助方在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3、救助方的救助成效; 4、危险的性质和程度; 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
单位确定救助报酬的标准包括哪些内容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14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援价值;2、救助方在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3、救助方的救助效果;4、危险的性质和程度;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和其他财产和生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6、救助方使用的时间、费用和损失;7、救助方或救助设备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8、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务的及时性;9、用于救助作业的船舶和其他设备的可用性和使用性;10.救助设备的备用状况、效率和价值。但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
-
海难救助的特征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51、救助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海上风险远远大于陆上的特点,是海难救助制度得以确立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海商法》要求救助人救助被救物的行为必须发生在海上或海相通的可航水域。 2、被救物必须是法律所认可的救助标的。 3、被救物必须遭遇海上危险。 4、救助必须是自愿的行为。自愿原则是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之一。这里所指的自愿是双方的,即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务的自愿被救助方接受救助服务的自愿。对救助方
-
海难救助的形式包括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13海难救助的形式分为纯救助和合同救助。纯救助是指船舶遇难后未请求外来援救,而救助人自行救助的行为。合同救助是根据双方签订的救助合同进行的救助。合同救助是目前救助的主要形式 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 1、存在海上危险。海难救助必须发生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而且,被救助的船舶或其他财产必须处于真实的危险当中。 2、救助标的是法律所认可的。船舶是海难救助中最常见的对象。海商法特别规定,船舶是指该法第3条
-
海难救助中被救助方在救助结束后该怎么样对救助款项提供担保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06海难救助中被救助方在救助结束后应当根据救助方的要求,对救助款项提供满意的担保。在未根据救助人的要求对获救的船舶或者其他财产提供满意的担保以前,未经救助方同意,不得将获救的船舶和其他财产从救助作业完成后最初到达的港口或者地点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