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两个娃娃应该如何处理
在涉及离婚纠纷且夫妻双方育有两名未成年子女的案件中,法院通常会从保护子女利益的角度出发,结合双方当事人的实际状况做出符合法律规定的抚养权裁决。
若子女尚未年满两周岁,那么母亲获得抚养权的概率相对较高;
而当子女年龄超过两周岁时,法院会依据哪一方能够为子女提供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以及更好地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来决定抚养权归属。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年满八周岁的子女,法院应充分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
同时,非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必须承担相应的抚养费用。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离婚两个孩子怎么判
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应当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主要考虑:经济状况、个人素质、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责任感、以及与子女的感情亲密程度等。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离婚两个娃娃应该如何处理”,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两个娃娃离婚后如何给抚养费
308人看过
-
娃娃的离婚抚养权如何处理呢?
53人看过
-
娃娃两个月离婚的话孩子归谁
438人看过
-
娃娃离婚案如何判决
260人看过
-
十一个月娃娃断奶离婚娃娃怎么判
473人看过
-
男方出轨有两个娃娃离婚怎么办
414人看过
-
两个娃娃离婚后如何给抚养费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27离婚时抚养费计算如下: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
-
有两个娃娃离婚怎么判陕西在线咨询 2021-07-20根据2021年即将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
-
离婚有两个娃娃怎么判决,法律上该如何规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17夫妻离婚有两个孩子,如果一方同意两个子女都归对方抚养时,法院会尊重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由一个人抚养两个孩子。 如果双方在两个孩子抚养权问题上存在比较大争议时,法院一般会从缓和家庭矛盾和公平的角度出发,判决一方抚养一个孩子的概率会比较大。 当然法院在对于抚养权归属的判决上,也会遵循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的原则,如果一方出现不适合抚养子女的情况,比如说有吸毒,赌博等恶习,患有久治不愈的艾滋病,梅毒等传染
-
结婚五年,娃娃两岁了,现在离婚,如何把娃娃判给男方湖南在线咨询 2022-09-09—条件:1.当事人须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3.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
离婚娃娃如何判决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6夫妻离婚,如果娃娃不满两周岁的,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判给女方;已满两周岁的子女,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来判定抚养权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