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州中考名额分配计划为21845个,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人数为60325人,相当于2.76名考生分1个计划。
5月14日,202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名额分配计划电脑派位仪式举行。今年广州中考名额分配计划为21845个,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人数为60325人,相当于2.76名考生分1个计划。而去年61551名考生竞争19606个指标计划,相当于3.14名考生分1个计划。
广州中考加20分的条件
军人、公安烈士子女、作战部队、驻“二类地区”、“三类地区”、“二类岛”、“第三类岛”、西藏自治区以及在“高风险、高危害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军人的子女,或者有子女后曾在该地区和岗位累计工作5年以上军人的子女(军人子女包括现役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及残疾军人”的子女、“受到表彰奖励”军人的子女、烈士、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英雄模范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户籍在本市的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仅限报考广东华侨中学。
《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第三条关于招生录取机制:一是完善名额分配招生。将“指标到校”名称按照省的要求修改为“名额分配”;将公办省一级普通高中纳入实施“名额分配”的范畴;其余方面基本与过渡期政策保持一致。二是完善自主招生。经批准的普通高中学校均可自主招生;明确不同类别普通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比例。三是完善随迁子女升学政策。调整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的比例区间,由全市统一为8%的比例调整为8-15%或8-18%的区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报考公办普通高中的条件与过渡期政策保持一致。四是简化录取批次。由7个批次减少到4个批次。
-
2022年上海中考名额分配
443人看过
-
广州中考报名登录密码
430人看过
-
2022哈尔滨中考配额分配原则
82人看过
-
温州高中会考、中考报名指南
197人看过
-
父母是广州户口考生是外地户口可以报考广州公办高中吗?
55人看过
-
特长生在广州中考中的优势
241人看过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
广州中考指标到校是怎样分配给学生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27一、采用国际通用的GUID随机函数算法(下文所有随机号码均采用此函数产生,事先无法预知,也跟产生的顺序无关),对各区分得的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每个指标计划分别赋予1个随机号码。二、对各送生学校可分得的每个指标计划分别赋予1个随机号码。三、各区对分得的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的随机号码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产生排位序号。四、各区对送生学校可分得的指标计划的随机号码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产生排位序号
-
南京中考名额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0南京高中排名,看各校分数线排序即可——所以,南京中考信息相对简单透明。南京热门高中排名大致如下,南外(主要面向本校,或招生范围逐步放开)、南师附中、金陵中学、一中、中华、二十九中、十三中、东外、九中、南师江宁、金陵河西、雨花台中学……南京教育升学形势,需提前获知——南京中考,每年4W多考生,约2万上下进入普通高中,1W多进入一批次学校,实际仅5000左右进入高考成绩突出的重点普通高中,而高考本一人
-
广州第三批公租房分配名单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08可以关注当地的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官方网站获取公租房消息。公租房申请的相关步骤:1、受理。对申请材料齐全的,申请点应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凭证。2、初审。自申请点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初审机构完成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初审合格的提交市公租房管理局复审;不合格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3、复审。市公租房管理局自收到初审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提出复审意见。合格的公示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
-
柳州继承名额是怎么分配的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231.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广州户口考广州大学有加分的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041.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