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认定:如何准确认定共同犯罪,必须准确把握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与个人共同行为一样,共同犯罪的成立仍以符合共同行为构成要件为前提,即“两人以上”必须是符合共同行为构成要件的人;“共同意思”必须是符合某一共同行为主观要件的意思;“共同行为”必须是符合某一共同行为客观要素的行为;等等。其中一人不符合共同行为构成要件的,不构成共同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因此,在共同行为的构成要件意义上,共同犯罪没有特殊性;共同犯罪的特殊性体现在各行为人的共同行为意图和共同行为的共同性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是:必须有两人以上,必须有共同的意思,必须有共同的行为,必须有两个以上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能成为单独共同行为的主体,也不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体。因此,主体资格人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共同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主体资格人承担。具有主体资格的人指使未满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共同行为的,不属于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具有主体资格的人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它被认为是间接的教唆者。虽然该单位的许多成员可能参与该单位的共同行为,但目前它似乎是一个法律主体,不被视为共同犯罪。因此,如果一个单位的共同行为的若干责任人对该单位的共同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他们只需要根据个人的刑事责任承担刑事责任。单位的共同行为可以是共同犯罪:(一)单位与两人以上共同犯罪;(2)第二,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共同犯罪故意包括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每个共同犯罪人都有共同犯罪意图。第二种含义是,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有意义的接触,他们意识到合作的共同行为。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它必须具有两种含义,才能被认为具有共同犯罪的意图。首先,共同故意要求所有共同犯罪人了解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社会的后果,并希望或允许有害后果的发生。所谓共同行为故意,是指每个共犯对同一罪或者数罪都有故意,这种故意只要求在刑法范围内相同,不要求故意的形式和具体内容完全相同。在故意的形式上,当双方当事人都是直接故意,双方当事人都是间接故意,一方当事人是直接故意,另一方当事人是间接故意时,只要是同一共同行为的故意,就可以成立共同犯罪。至于故意的具体内容,只要求所有共犯都具有法律认知因素和意志因素。即使故意的具体内容不完全相同,也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第二,共同犯罪故意要求所有共犯进行主观沟通,认识到他们不是孤立地实施共同行为,而是与他人共同犯罪。但是,这通常只适用于共同犯罪人,即共同正犯。就协助犯罪而言,可以成立片面共犯。例如,a知道B要谋杀C。同时,他也恨C,希望用B的手杀死C。因此,他提出把猎枪借给B打猎。B用a的猎枪杀死C。B不知道a借枪的真实意图。就B而言,与A形成共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A打算帮助B杀人,它就可以构成A的共犯。A可以作为故意杀人罪的帮凶被定罪和处罚。
此外,根据司法解释,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车主,旅客或者单位负责人指使司机逃跑,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处罚。过失共同行为中共犯的存在只能认定为特例
共同犯罪的故意成立时间可以是提前共同犯罪,即提前共谋;也可以是在共同行为的过程中,称为事先没有共谋的共同犯罪。但是,如果共同行为人的共同行为的事实是在共同行为完成后知道并同意的,则不视为共犯。此外,对故意构成共同犯罪没有特别限制。它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暗示的;第三,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这里所指的共同犯罪行为是广泛的,不仅包括执行行为,还包括组织、教唆、帮助和共谋行为。根据不同的分工,共同犯罪中实施执行行为的人被称为行为人;不亲自执行共同行为但只执行帮助行为的人被称为帮手;那些只教唆他人的人被称为教唆犯。因此,教唆者和帮助者通常教唆和帮助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有三种形式的共同犯罪行为:一是共同行为,即所有共同犯的行为都是共同行为;二是共同不作为,即每个共同犯的行为都是不作为;三是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即一些共犯的行为是作为,一些共犯的行为是不作为。因此在共谋的情况下,不作为也被视为共同犯罪行为。那些没有参与实施“阴谋”的人是共犯吗?这涉及到对阴谋的理解。换句话说,这取决于阴谋的程度。我认为共谋是通过确认共犯的行为和意图来确定共犯。在不参与实施共同行为的情况下,共谋有三种可能性:第一,不必亲自做每件事。例如,一些有组织的共同行为的领导人或骨干参与了阴谋,但没有亲自出现。二是遇到意愿以外的原因,不参与执行。第三,自动放弃。虽然这三起案件中的“共谋”不涉及执行,但也可以被认定为共犯
-
如果你不认罪,你能被判重刑吗
68人看过
-
如果你被正式逮捕,你会被判刑吗
332人看过
-
你被拘留过吗?你能在你的账户上看到吗
172人看过
-
即使你被判处拘役,你想取消你的户口吗
195人看过
-
你的爱情被同居“殖民”了吗?
469人看过
-
别人拿你身份证能查出你的信息吗
202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朋友被判刑了你知道判刑多久了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9想要知道朋友被判刑多久,可以向判决法院申请查询,或者到裁判文书网查询,或者询问接收判决书的人等。但是对于不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涉及到个人隐私、国家秘密的案件,则无法查询。 中国判决文书网会记录每个案件的具体结案以及判决结果,只要在上面输入相关的编号即可。有的判决书会隐去被告人姓名。一般上中国判决文书网都可以查询。有的案件上传慢,需要在判决作出后的3个月才会查得到。
-
出了事故骑摩托车出了交警判你的同等责任!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8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十四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因为限定了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才能认定为工伤,职工上下班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可以申请工伤!如果你满意我的答复,请采纳。
-
-
你好,问一下判刑后社保能交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4-09-121.视情况而定。 2.参保人员如果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在服刑期间,不再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计算缴费年限。参保人员如果被判有期徒刑缓期执行的,缓刑期间,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就应该依法为其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缓刑期间是灵活就业人员,那么,可以以个人身份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 3.《社会保险法》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