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债务承担的成立方式有:第三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由第三人承担债务人之债务;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协议,由第三人承担债务人的债务,采用这种方式须经债权人同意才发生效力:原债务人脱离渍的关系,第三人成为新的债务人,主债务的从债务也发生转移。
免责债务承担与物的担保的关系
在抵押、质押、留置等物的担保关系中,主债权、债务的移转对担保关系的影响与保证之间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相当的区别。
在主债权转移的情况下,抵押、质押、留置等担保债权也应随之转移,其理由与保证债权随主债权移转相同。而在主债务转移时,物的担保关系是否能不经担保人同意发生移转,因不同情况而有所区别。
其一,在担保物系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提供的情况下,主债务的移转未经担保人同意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因为不同债务人的履约能力有差异,债务人的变更对担保人是否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范围均有直接影响,故未经担保人同意的主债务转让,抵押人、质押人与保证人相同,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其二,在担保物系债务人本人提供的情况下,不同国家的立法有不同的规制模式。一种模式是,不区分担保物为债务人提供还是由第三人提供,凡是未经担保人同意的主债务转移,担保人均一律不再承担担保责任。例如,《德国民法典》第418条第l款规定,为债权设定的担保权和质权,因债务的承担而消灭。为债权设定抵押权或者船舶抵押权的,与债权人放弃抵押权或者船舶抵押权相同。保证人或承担债务的当时担保标的的所有权人对此表示同意的,不适用上述规定。另一种模式是,对担保物是由债务人提供还是由第三人提供的情形予以区分,担保物是第三人提供,主债务转移未经担保人同意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但担保物是债务人提供的,主债务转移即使未经担保人同意,担保责任并不因此而消灭。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第三人可以直接请求债务人向其履行债务,第三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第三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可以向第三人主张。
-
债务承担的两种方式:存的和免责的
149人看过
-
并存债务承担与免责债务承担案例
379人看过
-
继承人为被继承人债务承担有哪些方式
122人看过
-
分析合伙人债务责任的确立与承担方式
329人看过
-
有限责任公司债务承担的分配方式
179人看过
-
夫妻共同债务的责任承担方式
173人看过
主债权是抵押权所担保的原本债权,是依当事人之间的主合同产生的不包括约定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在内的最开始的债权。抵押权从产生到消灭,都是为了使主债权得以圆满实现,所以主债权毫无疑问属于抵押担保的范围。... 更多>
-
承担免责的债务包括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01债务人将其全部合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由该第三人取代债务人的地位,叫作免责的债务承担。债务承担实际上是合同义务的移转,与第三人代为履行不同,第三人代为履行并不是合同义务的移转,第三人并未与债权人、债务人达成转让债务的协议,并成为合同当事人,只是自愿代替债务人履行债务。在债务承担中,第三人成为合同的当事人。免责的债务承担的特点是: (1)债务的全部移转是新债务人对原债务人的全部债务的承担,新旧债务在内
-
债务承担方式有哪几种债务承担方式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18债务承担有以下几种:免责的债务承担和并存的债务承担,免责的债务承担是债务人将自己的债务全部转移给第三人承担,并存的债务承担是债务人将自己的部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承担。
-
2022年免责的债务承担有哪些效力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11、在免责的债务承担之下,第三人要承担原来欠债人所欠下的债务,并且要对债权人进行还款。 2、在实施免责的债务承担之后,债务已经转给了第三人,那么原来欠债的人所拥有的抗辩权也会随着债务的转移而转给第三人。 3、在实施免责的债务承担之后,第三人不仅仅要承担原来欠债人所欠下的主要的债务,和原来的主要的债务相关的其他的从债务也是要负责的。
-
免责债务承担应符合哪些要求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22免责债务的条件:1。必须作为债务承担的目标的债务具有可转让性;2。必须有有效的债务承担合同。《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规定,债务人将全部或者部分债务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敦促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同意,债权人未表示的,视为不同意。第五百五十三条规定,债务人转让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辩护;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第五百五
-
担保方式有哪些债务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02债的担保方式具体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当担保一经成立,即在担保人和主债当事人之间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设定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