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对中止犯的处罚是:(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特别提示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的。
一、共同犯罪中的中止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的行为。应当视情况区别对待: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轻。不过有一种情况,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中止。
(二)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行犯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对其应按照犯罪预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行犯实施犯罪,使实行犯打消犯罪的念头,才构成中止,而帮助犯应采取有效措施,抵消自己的帮助行为对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三)中止犯如果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应认定为中止。
二、犯罪中止中止处罚
在英美法系中,对犯罪中止通常作未遂处理,在处罚上也不作任何特别考虑。对于中止犯,各国刑法的规定几乎是一致的,即不是免除其刑,就是减轻其刑。例如,《日本刑法》第4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而未遂的,可以减轻其刑,但基于自己的意志而中止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刑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刑法典》第24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或主动阻止犯罪完成的,不因犯罪未遂而处罚。如该犯罪没有中止的行为也不能完成的,只要行为人主动努力阻止该犯罪完成,应免除其刑罚。《意大利刑法典》第56条规定如果犯罪人自愿中止行为,只有当以完成的行为本身构成其他犯罪时,才处以该行为规定的刑罚,如果自愿阻止结果的发生,仅处以犯罪未遂规定的刑罚并减轻三分之一至一半。
从中国刑法的规定来看,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显然,中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各国对犯罪中止的处罚均远轻于对犯罪未遂的处罚。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东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各国法文化传统以及刑法价值观的巨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都烟消云散。各国立法者庄严宣布:对中止犯就应大幅度从宽处理。尤其在中国刑法中,犯罪中止不仅比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处罚轻,而且与整个刑法所规定的其他法定从宽情节相比,也是独一无二属于最轻的。
-
什么是犯罪中止怎样对中止犯量刑
461人看过
-
量刑原则:犯罪中止量刑指南
280人看过
-
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应当怎样处理
125人看过
-
根据规定犯罪中止怎么量刑?
172人看过
-
保险诈骗犯罪中止怎么量刑
446人看过
-
敲诈300万中止犯罪怎么量刑
62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中止怎样对中止犯量刑,有哪些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16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犯罪中止如何量刑犯罪中止怎么认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3-03-07实践中,对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如下: 1、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 2、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行犯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对其应按照犯罪预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
-
电信诈骗中止犯罪会怎样量刑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04是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中止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形式,是指嫌疑人自动放弃犯罪的行为,中止犯罪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开始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为中止犯罪。中止犯罪不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
-
犯罪中止与犯罪中止有哪些区别,量刑上是怎么考量的呢?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6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不管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都是故意犯罪没能最终完成,没有达到犯罪行为人期望的犯罪后果的情形。但两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犯罪未遂(attemptofcrime)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由其主观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 犯罪中止与此不同,犯罪中止是指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样一种情形。 从两
-
犯罪中止判多久,怎样算是犯罪中止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01、犯罪分子在犯罪的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属于犯罪中止。 2、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