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经济纠纷起诉费用怎么收取
案件受理费是指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依法应向人民法院交纳的一定费用。因案件情况不同,案件受理费的征收标准和办法也有所不同。经济纠纷诉讼费用一般按照下面的标准执行。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
财产案件受理费的计算方法是按照上述规定对诉讼标的额分段计算,之后相加,所得总数即为应收额。
经济纠纷诉讼的基本原则
经济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法律规定的在整个经济诉讼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它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和经济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经济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诉讼共同性的原则和特有的原则。就特有原则而言,主要有: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法院调解原则;
3、处分原则;
4、辩论原则;
5、支持起诉原则;
6、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7、检察监督原则。
-
异地报警起诉能否解决经济纠纷?
486人看过
-
在异地遇到经济纠纷怎样才能起诉?
228人看过
-
在异地工程的经济纠纷,能在被告人当地起诉他吗
137人看过
-
异地经济纠纷在原告还是被告地起诉
361人看过
-
公民怎样起诉经济纠纷,经济纠纷的起诉规定是什么?
463人看过
-
在本地以外,经济纠纷能否在本地法院起诉?
118人看过
调解原则是指在调解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要求,包括自愿平等、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合法合理、及时解决等。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调解过程公正、透明、有效,并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和解和合作。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应当遵循这些原则,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 更多>
-
异地诉讼经济纠纷有效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4经济纠纷可以异地起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一般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在被告经常居住地起诉。
-
异地的经济纠纷可以在哪里起诉?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51,只要当事人递交起诉状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就应当受理案件。法院对案件的受理只审查是否对案件有管辖权,不管是属于哪省当事人。2,因经济纠纷引起的诉讼,应当到被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3,《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
-
异地经济纠纷怎么办?起诉到哪里?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81,只要当事人递交起诉状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就应当受理案件。法院对案件的受理只审查是否对案件有管辖权,不管是属于哪省当事人。2,因经济纠纷引起的诉讼,应当到被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3,《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
-
请问在哪可以起诉异地经济纠纷?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211,只要当事人递交起诉状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就应当受理案件。法院对案件的受理只审查是否对案件有管辖权,不管是属于哪省当事人。2,因经济纠纷引起的诉讼,应当到被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3,《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
-
异地劳动纠纷起诉要多少钱(经济纠纷起诉费多少钱)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31经济纠纷属于财产性诉讼,以标的额为基准,按比例分段累计计算诉讼受理费。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搜索》有关经济纠纷起诉费多少钱的规定: 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