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肯定有发生过很多的关于劳动合同方面的事情,劳动合同是一个合同,有的时候签订不当往往会有一定的争议问题。对于劳动合同的规定当中就有仲裁和诉讼时效,这是我们国家为了应对发生的问题规定的。那么仲裁和诉讼时效是什么意思呢?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条与第三条,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根据事实,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有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一、劳动纠纷诉讼的定义
劳动纠纷诉讼,是指劳动纠纷双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处理,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骊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劳动纠纷诉讼是劳动纠纷处理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劳动纠纷案件的最终处理。提起劳动纠纷诉讼是当事人的一项权利。通过仲裁方式汉有解决的劳动争议,当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按照司法程序审理解决。
二、劳动纠纷诉讼的特征
劳动纠纷诉讼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但其并不完全等同于民事诉讼案件。劳动纠纷诉讼具有其自身的法律特征:
(1)劳动纠纷双方当事人具有特定性。劳动纠纷的当事人是特定的,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为劳动者。不具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身份的单位和个人,不能成为劳动纠纷的当事人。
(2)劳动纠纷诉讼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为前提。劳动纠纷的争议标的,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纠纷当事人没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纠纷争议诉讼的权利,只有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当事人才可以提起劳动纠纷诉讼。
(3)劳动纠纷诉讼的标的是特定的。劳动纠纷诉讼解决的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当事人由于权利义务发生争执而引起的争议,其诉讼标的是单一的劳动权,而不涉及其他权利,如财产权等。
(4)劳动纠纷诉讼应当在法定时间内提出。劳动纠纷当事人对仲裁裁定决不服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超过法定提起诉讼期限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
申请撤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与劳动争议诉讼竞合时的处理
192人看过
-
劳动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关系: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如何衔接?
256人看过
-
劳动争议诉讼与仲裁区别
408人看过
-
合同争议仲裁裁决 与诉讼
495人看过
-
超过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劳动争议怎么办
238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什么意思
226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劳动仲裁提出诉讼时间是什么意思,劳动争议仲裁提出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23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
-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的关系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05《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
-
劳动争议仲裁的诉讼期限是什么,劳动仲裁争议诉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1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是当事人提交证据的时间期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举证期限规范了证据提交的程序要求,能够起到规范案件审理的作用,防止和减少“证据突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
-
劳动争议诉讼是什么意思劳动争议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有什么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4劳动争议诉讼,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此外,劳动争议的诉讼,还包括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或调解书,另一方当事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活动。劳动争议诉讼,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它通过司法程序保证了劳动争议的最终彻底解决。由人民法院参与处理劳动争议,从根本上将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有什么不同?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071、性质不同劳动争议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同级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即机构组成具有“三方性”,同时在方针、政策、规章等方面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的领导;司法特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一定的裁制权,仲裁机构所作出的裁决书在当事人未于法定期间内起诉的情况下即产生法律强制执行力。劳动争议纠纷则是完全的司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