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交通事故离开现场是否算肇事逃逸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5 18:00:20 169 人看过

离开事故现场,不一定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要经交警部门调查才能定性。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

在发生交通事故,只要有伤员就要第一时间进行救人;如果没有伤员,那么就要保护现场,现场是定责的重要依据,任何人可以进行破环。开车的小伙伴每个人都有购买车险,所以只要大家不是违反了吉奥同法律法规保险公司都会给大家进行处理的。

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车主在处理轻微交通事故时候,要注意以下流程:

1、保护现场不要破坏,打电话给交警和保险公司到场处理。需报上车牌号、车主姓名、保险单号、驾驶员姓名、对方车牌号等信息,取得报案号码。

2、保险公司派人到现场拍照取证(保险公司有时不到现场,只到理赔中心)。

3、双方将事故车辆共同开到交警快速理赔中心(轻微事故交警不到现场),填写快速理赔确认书,交验行驶证、驾驶证。

4、交警受理调查,确认事故责任归属。

5、理赔中心初步估算事故损失,按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预交维修费用(押金),保存好收据。

6、车辆维修,修好后取回车辆。

7、持保险单到保险公司理赔中心,取得定损单。

8、到交警理赔中心维修厂家柜台交验定损单,取得维修发票(预交押金多退少补)。

9、到报案受理柜台,交验维修发票,取得事故责任确认书。

10、将事故责任确认书、车主身份证复印件、车主银行帐号、定损单、维修发票等一定交保险公司理赔中心。

11、保险公司在十个工作日内,将赔付款项打入车主帐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3: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交通事故处理流程相关文章
  • 被碰瓷后离开现场是不是交通肇事逃逸?
    实际中,开车遇到碰瓷,为避免自己的权益遭受损失,确认双方的责任时一般会报警处理。但是,有些人因为有其他紧急处理的事,如人身财产安全遭受威胁,被碰瓷后离开现场,那么,这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车主被碰瓷后离开现场,是否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会根据以下情况确定:1、如果有证据证明确有碰瓷情况发生,那么不算交通事故,也就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届时反而可以追究碰瓷者的责任。2、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对方是故意碰瓷,要先证明对方属于碰瓷,收集证据证明自己不是故意逃避责任,经确认属实后会认定为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如因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离开现场,但事后又有报警处理的。不过,车主被碰瓷后,最好不要轻易离开现场,一定要确定双方的责任后才可以自行离开。并且,车主驾车过程中遇到疑似碰瓷者,发生交通事故后,对方又执意私了,不同意报警的,那么就要提高警惕,根据实践经验极有可能就是碰瓷。对于不分青红皂白,碰瓷
    2023-05-01
    477人看过
  • 现场逃离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现场逃离并不一定就属于肇事逃逸,要经交警部门调查才能定性。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一、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1、从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看首先,行为人必须出于逃避救助义务或者法律责任的动机。“逃逸实际是行为人违背一般社会道德以及正常法秩序以及先在的规范逾越所持的补救的期待,其主观之恶即在于对于这种合理期待的拒绝。”因此,行为人对补救的期待的拒绝必然出于逃避实施期待行为的动机。从事实抑或是从逻辑的层面考量,行为人逃逸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种:逃避法律责任的承担(包括逃避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处罚)、逃避救助义务(当然还有其他的义务,但一般而言,对抢救义务的逃避其社会危害性大于其他义务)、逃避救助义务和法律责任的承担。因此,
    2023-03-01
    135人看过
  • 轻微事故被交警叫回算肇事逃逸么
    一、轻微事故被交警叫回算肇事逃逸么离开事故现场,不一定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要经交警部门调查才能定性。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二、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1、从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看首先,行为人必须出于逃避救助义务或者法律责任的动机。逃逸实际是行为人违背一般社会道德以及正常法秩序以及先在的规范逾越所持的补救的期待,其主观之恶即在于对于这种合理期待的拒绝。因此,行为人对补救的期待的拒绝必然出于逃避实施期待行为的动机。从事实抑或是从逻辑的层面考量,行为人逃逸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种:逃避法律责任的承担(包括逃避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处罚)、逃避救助义务(当然还有其他的义务,但一般而言,对抢救义务的逃避其社会危害性大于其他义务)、
    2023-06-08
    14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离开现场又投案自首是否构成“逃逸”
    孙某交通肇事逃逸案——交通肇事后离开现场又投案自首是否构成肇事后“逃逸”【提要】刑法把交通肇事后逃逸作为对肇事人加重处罚的情节,意在避免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遭受二次伤害,促使肇事人履行救助义务。结合立法原意,作者提出,只有肇事人同时具备“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和肇事后“立即投案”这两个要件,肇事人离开现场才不构成“逃逸”,否则其离开肇事现场的行为就构成“逃逸”。供参考。【案情】原公诉机关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孙某被告人孙某于2006年5月20日16时15分许,驾驶重型货车违反交通信号灯规定行驶,造成被害人徐某当场死亡、张某受重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事故责任认定,被告人孙某是本起交通事故的全部过错方,负全部责任。被告人孙某肇事后,曾拨打电话报警,并将被害人张某扶至路边,后弃车离开现场。次日下午,被告人孙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审判】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孙某在
    2023-06-26
    153人看过
  •  如果司机不离开现场,是否算作肇事逃逸?
    本文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定义和特点。受害人数目、损失程度和是否涉及逃逸是判断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关键因素。同时,提醒读者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必须自愿让司机离开,否则就算是在交通事故中,也不会被视为肇事逃逸。以下是对文本的改写:如果受害人自愿让司机离开,那么这不算作肇事逃逸。但前提是受害人必须自愿让司机离开,否则就算是在交通事故中。交通肇事罪是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事故中,受害方自愿让司机离开是否算肇事逃逸?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驾驶机动车逃离现场的行为。受害方自愿让司机离开现场,并不属于肇事逃逸。在交通事故中,受害方自愿让司机离开现场,且未离开车辆,且未向有关部门报案或者作证,则不构成肇事逃逸。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受害方并没有逃离现场,也没有影响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023-10-23
    471人看过
  • 驾车脱险且离开交通事故现场算逃逸吗?
    当事人离开交通事故现场不一定属于逃逸,因为在我国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一、顶包算肇事逃逸么?顶包算是肇事逃逸。肇事人找人顶包的,有找他人代替处罚,自己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则也是会构成肇事逃逸的。根据相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二、差点撞到人算逃逸吗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来看,如果没撞到人但撞到其他车辆或者公共设施,也有可能算逃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
    2023-06-19
    174人看过
  • 没发现车祸离开现场算不算肇事逃逸
    没发现车祸离开现场不算肇事逃逸。从肇事人主观上看,并未发现车祸的发生,所以才未采取相应的措施,肇事逃逸的主要判断方法是当事人的主观目的是否是为逃避法律责任,从而有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车祸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2024-05-08
    54人看过
  • 事故逃离现场算逃逸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事故逃离现场算逃逸吗离开事故现场并不一定等同于交通肇事逃逸,这一判断需要经过交警部门的详细调查与定性。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当事故当事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其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这将被视为逃逸行为。2.如果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期间选择逃匿,也符合逃逸的认定标准。3.即使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其应当知道事故的发生,同样会被认定为逃逸。在确定为肇事逃逸后,若事故中未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将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或以上责任,但尚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于此类情况,对肇事者的处罚通常包括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处以15日以下拘留,同时扣除其机动车驾驶证的12分。二、顶包是否算逃逸顶包行为在法律上被明确认定为肇事逃逸。逃逸的涵盖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形:1.行为人在将被害人送到医院后,从医院逃离。2.行为人在事故
    2024-07-24
    305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的情况下不知情离开现场算逃逸吗
    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显然,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纵。《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知情情况下算交通事故逃逸吗一、不知情情况下算交通事故逃逸吗1、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离开现场的,不能被认定为属于肇事逃逸的行为。只要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那么就算是交通肇事逃逸。2、法
    2023-08-05
    418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离现场与逃逸一样吗?
    是不一样的,主要看这类交通违法人员是否具有合理的理由逃离现场,事后是否主动投案自首。1、区别很大。在于主观上有没有逃避责任的目的,其主观目的从客观行来界定。2、逃逸,其主观目的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而离开现场。要承担全部责任。3、逃离,主观上没有逃避事故责任的想法,但因其他原因离开现场。例如害怕被殴打而离开现场向公安机关投案。肇事逃逸和离开现场是不一样,但是肇事逃逸却一定会有离开现场这个行为。肇事逃逸是指为了逃避责任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而离开现场则不一定是为了逃避责任,也有可能是有重大的事情去做,比如将受害人送往医院。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一、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1、行政处罚方面: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
    2023-06-20
    123人看过
  • 未知肇事逃逸:轻微事故
    这种情况不算逃逸,因为这种情况算不上交通事故。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撞死狗了算肇事逃逸吗不一定,在全国通行的法律文件中对此并无规定,但是个别
    2023-07-03
    344人看过
  • 离开现场算是肇事逃逸吗?如何区别?
    肇事逃逸与离开现场并不完全相同。肇事逃逸是指为了逃避责任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而离开现场则不一定是为了逃避责任,也有可能是有重大的事情去做,比如将受害人送往医院。一、交通事故后构成肇事逃逸行为有哪些交通事故后构成肇事逃逸行为有:1、知道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开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不负责,开车离开事故现场;3、交通事故当事人涉嫌酒后无证驾驶,报案后不履行现场等待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返回;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将伤者送往医院,但未报案,无故离开医院;5、虽然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往医院,但在离开医院后,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和假联系方式;6、交通事故当事人在调查期间逃跑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不承认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当知道交通事故;8、经协商未达成协议或未经协商支付的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强行
    2023-03-24
    330人看过
  • 交通事故后不现场算逃逸吗?
    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离开现场不一定算逃逸。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如果当事人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离开现场的,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则如果当事人在知情的情况下,两车轻微碰撞被撞离开现场的算逃逸,可处200-2000元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交通事故当事人不去现场现场怎么处理事后报案是指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案,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交通案件。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在第一时间报案,不能拖延,否则,报警时间拖得越长,保险公司拒赔的可能性就越大,一切经济损失都可能因延误报警时间转由自己承担。《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
    2023-08-10
    232人看过
  • 逃离现场是否认定为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即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撞了车走了多久算逃逸撞了车之后只要立即离开现场的都会认定为肇事逃逸。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交通肇事逃逸是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以此作为判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法律
    2023-07-18
    382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事故处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如下: 1、拍照取证,发生事故后要第一时间拍照现场,包括事故车辆、人员、受损情况等等。 2、保险定损,拍照取证后,各方当事人应当在保险公司的指导下,进行车辆检验和定损. 3、事故认定,保险公司确定事故责任后,各方当事人可选择... 更多>

    • 现场发生交通事故,已经逃逸是否算肇事逃逸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03
      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离开现场的,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
    • 肇事逃逸离开现场距离多远算逃逸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0
      算。 1、车辆在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21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后驾驶员离开现场算不算逃逸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23
      算。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
    • 事故现场和交通事故离开之后是否构成逃逸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03
      由于交通事故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以行为人逃离事故现场为客观方面,而行为人有法定事由或者正当理由的除外。因此,实践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以此作为判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 若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并不是因为逃避可能承
    • 肇事逃逸后现场逃离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9-02
      现场逃离并不一定就属于肇事逃逸,要经交警部门调查才能定性。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