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二条、三十九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的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掺杂、掺假是不法分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经常使用的伎俩。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其中,掺入的杂质或其他物质,都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
掺杂、掺假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1、掺杂、掺假行为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的。
2、掺杂、掺假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例,而以假充真是用假的当真的。因此,掺杂、掺假行为不同于以假充真。
3、掺杂、掺假行为的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要求,但并不排除被掺杂、掺假的产品中仍有有效的成分。
在《产品质量法》颁布以前,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对掺杂、掺假等禁止性行为有过规范,但所对应的责任是极轻的。
《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掺杂、掺假,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该义务的设定,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对违反该义务的行为处以重罚。
重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掺杂掺假行为有哪些特征
77人看过
-
什么是掺杂掺假
275人看过
-
中药饮片掺杂掺假如何处罚
384人看过
-
食品安全法掺假掺杂怎么界定,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246人看过
-
食品掺杂掺假处罚
241人看过
-
掺杂使假如何处罚
255人看过
摻水摻假是指在产品制造、服务提供或信息传递过程中,故意掺杂或添加不正当成分,以欺骗或误导他人。这可能涉及掺假、虚构信息、不当修饰等手段,旨在获取不当利益或使接受者产生错误的观念。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信任,还可能对消费者、社会或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更多>
-
怎么认定掺杂掺假行为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18法律分析 掺杂掺假行为的认定方式是只要是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行为就是掺杂掺假。法律规定,此时经营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严重的可能还涉嫌犯罪。
-
掺杂掺假行为包括什么特征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08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其中,掺入的杂质或其他物质,都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掺杂、掺假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1、掺杂、掺假行为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的。 2、掺杂、掺假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
-
生产、销售伪劣、掺杂、掺杂、掺假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该如何认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7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
区分掺杂掺假行为的标准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14法律分析 掺杂掺假行为的特征有: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例,而以假充真是用假的当真的。行为的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要求,但并不排除被掺杂、掺假的产品中仍有有效的成分。
-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有哪些行为可以处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9根据《》第四十九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实施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的,除由有关行政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