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掺假行为如何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9:34:54 55 人看过

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二条、三十九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的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掺杂、掺假是不法分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经常使用的伎俩。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其中,掺入的杂质或其他物质,都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

掺杂、掺假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1、掺杂、掺假行为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的。

2、掺杂、掺假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例,而以假充真是用假的当真的。因此,掺杂、掺假行为不同于以假充真。

3、掺杂、掺假行为的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要求,但并不排除被掺杂、掺假的产品中仍有有效的成分。

在《产品质量法》颁布以前,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对掺杂、掺假等禁止性行为有过规范,但所对应的责任是极轻的。

《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掺杂、掺假,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该义务的设定,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对违反该义务的行为处以重罚。

重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7日 04: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掺杂掺假相关文章
  • “掺杂掺假”应适用十倍赔偿
    针对央视日前曝光了深圳两家大米制造公司存在假冒原装进口、国内换包装等问题,作者捷舞在深评版撰文认为,应严格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给予消费者双倍赔偿。问题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是基本的法律适用原则。对于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基本法,而《食品安全法》是特别法,那么,为何要适用前者的二倍赔偿,而不适用后者的十倍赔偿呢?《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明确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包括掺杂掺假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该法第八十五条违法责任中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并根据情节予以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同样有掺杂掺假的表述。所以,消费者依法索赔应该适用《食品安全法》。2倍赔偿尚不足以威慑违法企业,10倍惩罚性赔偿以形式上的不公平达到实质上的公平,或许能成为遏制食品企业违法的利器。
    2023-06-07
    150人看过
  • 掺杂掺假的法律界定与违法规定
    一、掺杂掺假的法律界定掺杂掺假的法律界定只要是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行为就是掺杂掺假。法律规定,此时经营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严重的可能还涉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掺杂掺假属于非法经营罪吗销售在在商品中掺杂掺假的不会构成非法经营罪,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掺杂掺假行为有哪些特
    2023-08-20
    377人看过
  • 掺杂掺假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
    一、掺杂掺假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其中,掺入的杂质或其他物质,都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掺杂、掺假行为的主要特征是:1.掺杂、掺假行为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的。2.掺杂、掺假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例,而以假充真是用假的当真的。因此,掺杂、掺假行为不同于以假充真。3.掺杂、掺假行为的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要求,但并不排除被掺杂、掺假的产品中仍有有效的成分。二、掺杂掺假会构成什么罪掺杂掺假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
    2023-08-20
    483人看过
  • 食品掺杂掺假的性质是什么
    一、食品掺杂掺假的性质是什么食品掺杂掺假的性质是:食品掺杂掺假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售卖过期食品的处罚是什么1、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
    2024-01-10
    116人看过
  • 掺杂掺假的含义及其法律解读
    一、掺杂掺假的含义及其法律解读掺杂掺假的含义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将其生产、销售的商品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低质量、次品、劣质商品,使其达不到质量标准,或者在商品的包装、标签等上加入虚假成分和性能,以达到骗取消费者的目的。掺杂掺假法律解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中,“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将其生产、销售的商品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低质量、次品、劣质商品,或者在商
    2023-08-26
    159人看过
  • 掺杂使假什么意思
    法律综合知识
    一、掺杂使假什么意思掺杂使假是不法分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经常使用的伎俩。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伪劣产品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其中,掺入的杂质或其他物质,都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二、掺杂使假一般涉嫌什么罪掺杂使假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
    2023-11-04
    330人看过
  • 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是掺杂、掺假的商品时怎么办
    掺杂、掺假,是指在商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致使商品有关物质的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要求的欺骗行为。所谓以假充真,是指以某一种商品冒充与其特性不同的另一种商品的欺骗行为。所谓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的商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的商品的欺骗行为。经营者若有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除了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外,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购买、使用了已被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时,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失、财产伤害损失的,还可以要求经营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2023-06-09
    403人看过
  • 面包中掺杂头发,应如何赔偿?
    发现头发,可以要求经营者或生产商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学校强行剪头发违法吗学校强制学生剪头发是违法的,学校的规定直接限制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侵害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和行动由自己支配和控制,头发属于头发是人身的一部分,是由公民自己支配和控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23-07-05
    472人看过
  • 怎么采取措施打击在商品中掺杂使假的行为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5-07
    422人看过
  • 对于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应受到什么行政处罚是什么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实施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的,除由有关行政执法机关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外,还要给予以下行政处罚:(1)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即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产品,以及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的产品。(2)同时处以罚款。罚款的幅度为违法生产、销售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3)有违法所得的,同时还应将违法所得加以没收。(4)对于情节严重的,要吊销
    2023-04-22
    53人看过
  • 我国法律对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是如何处罚的?
    所谓掺杂、掺假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进行商业性欺骗的行为。所谓“以假充真”是指生产者、销售者用他种产品冒充此种产品,进行商业性欺骗的行为。所谓“以次充好”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低档次、低等级的产品冒充高档次、高等级的产品,用废旧产品冒充完好产品进行商业欺骗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的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性及大,因此,受到国家法律的禁止。生产者、销售者具有上述行为没有构成犯罪的,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按照新第140条的规定: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独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
    2023-06-07
    176人看过
  • 盗窃掺杂这诈骗怎么判刑?
    一、盗窃掺杂这诈骗怎么判刑?盗窃掺杂这诈骗应当是根据究竟构成盗窃罪还是构成诈骗罪来进行判刑的,构成盗窃罪通常情况之下,是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来追究刑事责任。盗窃5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积极退赔可以从轻处罚,涉嫌盗窃罪,要根据涉案金额、有无自首立功、受害人谅解等情节,由法院综合全案确定刑期,罚金的数额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决定。实施盗窃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盗窃的行为。认定入户盗窃时,应当注意: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二、盗窃罪主要特征是什么?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3、本罪犯罪主
    2024-01-29
    118人看过
  • 家具掺假又“瘦身”
    家住重庆南坪长江村的刘女士,6月份在南岸某家具店定做了一批衣柜、电视柜、床及床头柜等家具,总价为25900元。双方在订货合同上约定:主材为橡胶木(实木)、喷漆(不得贴木纹纸)、全套家具颜色要一致、尺寸以实地测量为准等字样。8月上旬,供货商将做好的家具如数送到刘女士家中,刘女士检查发现,家具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一是厂家以贴皮替代了喷漆;二是衣柜宽度从2970mm瘦身到了2570mm;三是工艺粗糙。刘女士非常气愤,认为这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要求供货商双倍赔偿,但遭到对方拒绝。南岸区消委会接到刘女士的投诉后,立即前往其家中调查了解情况,证实了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属实。8月29日,消委会召集当事双方进行调解,工作人员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有关界定,认为供货商有掺杂使假和分量不足的故意,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在工作人员的说服教育和竭力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供货商退还消费者购买家具款25900元,赔偿18000
    2023-06-07
    238人看过
  • 如何惩治生产销售掺假食品?
    生产销售掺假食品处罚如下:1、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额超过五万元或者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额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款;2、销售额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额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款;3、销售额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销售额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款;4、销售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销售额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款或者没收财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怎么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故意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本罪是选择性罪名,不仅指行为方式(生产、销售)选择,也包括犯罪对象(有毒、
    2023-07-03
    413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欺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摻水摻假是指在产品制造、服务提供或信息传递过程中,故意掺杂或添加不正当成分,以欺骗或误导他人。这可能涉及掺假、虚构信息、不当修饰等手段,旨在获取不当利益或使接受者产生错误的观念。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信任,还可能对消费者、社会或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更多>

    #掺杂掺假
    相关咨询
    • 怎么认定掺杂掺假行为
      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18
      法律分析 掺杂掺假行为的认定方式是只要是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行为就是掺杂掺假。法律规定,此时经营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严重的可能还涉嫌犯罪。
    • 掺杂掺假行为包括什么特征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08
      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其中,掺入的杂质或其他物质,都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掺杂、掺假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1、掺杂、掺假行为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的。 2、掺杂、掺假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
    • 生产、销售伪劣、掺杂、掺杂、掺假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该如何认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7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 区分掺杂掺假行为的标准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14
      法律分析 掺杂掺假行为的特征有: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例,而以假充真是用假的当真的。行为的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要求,但并不排除被掺杂、掺假的产品中仍有有效的成分。
    •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有哪些行为可以处罚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9
      根据《》第四十九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实施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的,除由有关行政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