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人员应当了解本单位的备用金保管和使用情况,按照规定办理预借和报销手续,保证备用金的安全与完整。
1.备用金借支管理
(1)由企业各部门填制“备用金借款单”,一方面财务部门应管理需要核定各零星开支,另一方面则凭此单据支给现金。
(2)各部门零星备用空一般不得超过规定数额,若遇特殊情况,应由管理部门经理核准。
(3)各部门借支零星备用金时,应将取得的正式发票定期送到备用金管理人员(出纳人员)手中,冲转借支款或补充备用全。
2.备用金保管
(1)备用金收支应设置“备用金”账户,并编制“收、支日报表”递交财务经理。
(2)备用金应根据取得的发票定瑚编制备用金支出一览表,及时反映备用金支出情况。
(3)备用金账户应做到逐月结清。
(4)出纳人员应妥善保管与备用金相关的各种票据。
3.备用金的预借
(1)备用鑫管理一般有定额管理和非定额管理两种方法。定额管理是根据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和单位的财务负担能力核定并报有关领导批准的备用金定额;非定额管理是按每次业务所需备用金管理额预借并按报销垒顿核销的备用金。
(2)财会部门应会同单位有关部门制定备用金的使用范围,开支权限,领款、报精手续及报销期限,并在预借时向专门负责人予以书面说明。
(3)领用备用金时,应借记“其他应收款-A部门(××个人)备用金”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
4.备用金的报销
(1)定额备用金的报销。各部门在使用备用金后要到财务部门报销,报销期限至少每月一次,报铺时出纳员接审核无误的报销单据支付现金给备用垒管理人,补足其原定额。只有等到期末终了、撤销定额备用金或调换经办人时才全部交田备用金。
(2)非定额备用金的报销。非定额备用金一般系根据特定业务的需要而预借,因此并非长期保留项目,而是在业务办理完后凭有关票据到财务部门一班性报销,多退少补,一次结清,下次再用时则重新办理手续,管理上与差旅费的预借和报销十分类似。
【例1】月末生产部门备用金保管员小刘报销办公用品支出3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300
贷:库存现金300
【例2】年度终了,收回生产部门备用金1000元,待重新核定后再设立备用金。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1000
贷:其他应收款——生产部门备用金1000
-
怎样做好物业管理企业管理?
73人看过
-
出纳怎么保证企业备用金的安全
108人看过
-
企业备用金管理规范
454人看过
-
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出新规利好中小微企业
341人看过
-
企业现金管理应该怎么做
429人看过
-
出纳怎么管理现金
379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企业转为工业用地应该如何缴纳出让金?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4是你们厂子在该地块建设汽车修理厂吗如果是的,那是要交的,如果你们在这地上,不盖修理厂,不改变原来的用途,那就不用交,但是规划变了以后,你们用于建设汽车修理厂,就改变的土地的使用性质,要履行招拍挂的程序,补缴工业用地变为商业用地的出让金。
-
-
企业如何管理好一个企业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26一,您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或者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二,您可以多认识一些知识丰富的网友,和曾经为你解答过问题的网友经常保持联系,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这些好友询问,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要想管理好一个企业:要有一个公心,成天说务实,说实话、办实事、报实数,杜绝山头主义,NND全是放屁,杜绝山头主义,海信科龙现在简直
-
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怎样合理约定物业服务费用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02根据我国《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可以采取包干制或者酬金制等形式约定物业服务费用。 包干制是指,由业主向物业管理企业支付固定物业服务费用,盈余或者亏损均由物业管理企业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 酬金制是指,在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按约定比例或者约定数额提取酬金支付给物业管理企业,其余全部用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支出,结余或者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
-
企业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怎样健全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6一、企业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一)合同主体不当。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二)合同文字不严谨。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岐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三)合同条款逻辑不严谨,漏洞太多。就是说合同条文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四)违反法律法规签订无效合同。《合同法》规定,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