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拘留找不到人会网上通缉吗
行政拘留找不到人的,一般是不会网上通缉的。通缉的对象为犯罪嫌疑人或者在逃罪犯,受到行政处罚的当事人不适用通缉制度。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第一百五十五条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二、暂缓行政拘留日后还会被拘留吗
暂缓行政拘留以后不一定会被拘留,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被撤销了,则不会拘留;反之拘留的处罚决定没有被撤销的,则依然会进行拘留。
暂缓执行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因特殊事由,可以适当延长,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
日期从执行法院作出暂缓执行决定之日起计算。暂缓执行的决定由上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从执行法院收到暂缓执行决定之日起计算。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
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三、行政拘留会不会留案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规定,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的案底,但是,被行政拘留的记录在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是可以查到的(无法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四章 处罚程序 第三节 执行 第一百零七条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
失信人找不到是否会网上通缉
444人看过
-
网上通缉会来家里找吗
443人看过
-
行政拘留强制执行是通缉吗
306人看过
-
强制执行拘留会通缉吗
186人看过
-
非法拘禁会网上通缉吗
423人看过
-
网上通缉会留下案底吗
359人看过
-
通缉通缉拘留行政拘留警察抓人是否有程序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11行政拘留时公安机关抓人的程序是:公安机关执行拘留必须出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持证;执行拘留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
打架致人轻伤上网通缉被抓后要不要行政拘留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9打架致人轻伤网上通缉了,应当是当地公安机关发出通缉令,等级是最低的 打架致人轻伤,涉嫌故意伤害罪,报案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逃,应当发出通缉令网上在逃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
网上通缉被网警抓到会通缉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4如果涉案当事人在逃,公安机关有权财产措施进行通缉。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六十五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第二百六十六条通缉令中应当尽可能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别名、
-
-
诈骗罪网上通缉都会拘留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9被诈骗一万元,立案后犯罪嫌疑人在逃可以网上通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