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亲人发生医疗事故的,首先可以与临床医师及科室领导沟通,或者也可以向门诊部、医务处、院办、党办等职能部门或院领导以及卫生局医政科以书面形式投诉。患者及其家属要及时保留证据,防止病历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如果医患双方无法协商解决,还能采取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人民法院判决等途径。
发生医疗事故能报案吗
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纠纷以后能否向公安机关报案,关键在于是否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
这里所说的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是指受害人根据其所了解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遭受到不法侵害的情况,认为可能存在犯罪行为。
医疗事故纠纷虽然大部分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但是并不是说公安机关无权插手医疗事故纠纷。
发生医疗事故以后,有关医务人员不仅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承担行政责任,如果其行为构成犯罪,还应当根据刑法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公安机关可以接受报案。
若产生了医疗事故纠纷,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处理,以求可以通过纠纷的解决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其中作为患者一方,如果不能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又或者无法通过调解方式来处理的话,建议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此时就是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法院进行管辖。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十五条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第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第十七条
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第十八条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
医生应如何应对医疗责任事故的处理
68人看过
-
对方不赔偿医疗事故,应该如何应对?
104人看过
-
面对医疗事故,如何协助家属应对?
156人看过
-
医务人员如何应对涉及医疗事故的法律惩罚
404人看过
-
如何应对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医疗事故起诉书
328人看过
-
医疗事故医生是如何对付的
416人看过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
打医疗事故的官司如何应对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21、关于医疗事故这一方面,据你所说,应该是已经起诉经过一次庭审了。正常的医疗事故纠纷,通常在起诉前就应该到医院要求查封病历,申请先做医疗事故鉴定,或者是直接起诉要求做司法鉴定,两种鉴定的赔偿方式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现在这种情况你可以申请做司法鉴定,要求对方提交住院病历,或者撤诉查封病历再次提起诉讼,具体的话最好聘请当地律师根据案情选择应对方式不过就一般而言很难会构成医疗事故的。另外医疗事故案
-
一级医疗事故对发生医疗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当如何处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6《医疗事故处理办法》(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第二十条对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当根据其事故等级、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分别给予以下行政处分: 一级医疗事故: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 二级医疗事故: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 三级医疗事故: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 第二十一条对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责令其作出
-
医疗事故对方不服医疗事故鉴定如何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27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
发生医疗事故后,卫生局如何应对?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079月1日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第三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
医疗事故怎么应对?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28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可以向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申请组织鉴定,根据鉴定结论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