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人教唆其他人犯罪属于什么行为?
故意教唆他人实施过失犯罪属于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或者是帮助犯罪,但是如果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即共同犯罪的主犯是不构成犯罪的,那么实施教唆行为的人就不能认定为犯罪,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时,应当按照主犯的犯罪行为进行定罪,不进行定罪。
属于犯罪行为的,共犯的处罚根据,在于共犯通过正犯者间接地侵害了法益,即处罚共犯者,是因为其诱使、促成了正犯实施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法益侵害行为。共犯的违法性由来于共犯行为自身的违法性和正犯行为的违法性。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使其基于此决意实行犯罪的情况。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二、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如何处罚?
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防止坏人唆使和利用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因为不满18周岁的人,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听信坏人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从重处罚,是完全必要的。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因为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没有发生。这在主观上表现为教唆没有得逞,在客观上表现为教唆犯的犯罪构成要件还不完全齐备。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没有得逞,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应视为教唆未遂。
对于教唆犯的处罚,大部分都是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一般是不存在犯罪情节极其严重的情况的,但是如果是被教唆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的,并且间接性的还是由于教唆人的责任的,人民法院就应当从重处罚。
-
教唆他人犯罪再以此勒索其亲属行为之定性
197人看过
-
教唆吸毒行为属于哪一类犯罪?
254人看过
-
欺骗他人吸毒罪教唆行为触犯怎么判
178人看过
-
刺激他人从事侵权行为属于教唆侵权吗
215人看过
-
教唆犯属于行为犯吗,教唆犯和帮助犯有什么区别联系
494人看过
-
教唆犯的犯罪未遂也属于违法行为吗
185人看过
-
侮辱他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5按相关法律规定,关于怎样算侮辱诽谤他人的犯罪行为,可以根据以下规定来判断,涉嫌侮辱、诽谤刑事犯罪的,一经定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
-
教唆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犯罪,教唆者构成间接正犯?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6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和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属于间接正犯,以被教唆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所犯罪行定罪处罚,而被教唆者因无刑事责任能力而不构成犯罪,是教唆犯的工具。教唆限制行为能力人,则未必是都是间接正犯。教唆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犯《刑法》第17条第一款规定之外的犯罪,属于间接正犯;教唆已满16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则属于共同犯罪。
-
-
如何定性教唆他人实施杀人行为及其刑罚?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24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应当根据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受到相应的处罚。特别是如果他教唆的是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如果他教唆他人杀人,则可能涉嫌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如何处理教唆他人窃电,构成犯罪的行为?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0教唆犯啊教唆他人窃电,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