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教唆其他人犯罪属于什么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9 09:03:09 220 人看过

一、行为人教唆其他人犯罪属于什么行为?

故意教唆他人实施过失犯罪属于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或者是帮助犯罪,但是如果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即共同犯罪的主犯是不构成犯罪的,那么实施教唆行为的人就不能认定为犯罪,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时,应当按照主犯的犯罪行为进行定罪,不进行定罪。

属于犯罪行为的,共犯的处罚根据,在于共犯通过正犯者间接地侵害了法益,即处罚共犯者,是因为其诱使、促成了正犯实施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法益侵害行为。共犯的违法性由来于共犯行为自身的违法性和正犯行为的违法性。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使其基于此决意实行犯罪的情况。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二、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如何处罚?

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防止坏人唆使和利用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因为不满18周岁的人,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听信坏人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从重处罚,是完全必要的。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因为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没有发生。这在主观上表现为教唆没有得逞,在客观上表现为教唆犯的犯罪构成要件还不完全齐备。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没有得逞,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应视为教唆未遂。

对于教唆犯的处罚,大部分都是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一般是不存在犯罪情节极其严重的情况的,但是如果是被教唆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的,并且间接性的还是由于教唆人的责任的,人民法院就应当从重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9: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怎么认定?
    网友咨询:陈某是一位中学教师。去年夏天,他为了摆脱一位情人的纠缠,将情人带至一公园内的湖泊边,劝说该女子跳进湖泊自杀身亡。他当时并未积极施救。请问,陈某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怎么认定?律师解答:教唆自杀是指行为人通过劝说、利诱、命令、胁迫等方法使没有自杀意图的人产生自杀决意并实施自杀行为。由于教唆者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本案中,陈某主观上出于摆脱情人纠缠的动机,有意劝说他的情人自杀,具备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且不积极施救,他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知识拓展】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在法理上能够直接等同于故意杀人吗?显然,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外国大体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大陆法系各国刑法大多都有关于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构成犯罪的明文规定。根据我国学者的归纳,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第一种情
    2023-06-11
    315人看过
  • 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
    刑事责任能力
    (1)教唆者的成立要件刑法理论认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可以构成独立教唆犯。而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是从是否达到一定的年龄以及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否精神正常这两方面考虑的。因此,独立教唆犯所要求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依据立法的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才可能独立教唆犯。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能成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八类犯罪的独立教唆犯。其次,要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排除了实施犯罪时精神不正常的人成为独立教唆犯的可能。但是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时、醉酒的人在实施犯罪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而,他们也能构成独立教唆犯。(2)教唆他人犯罪《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教唆的解释是指怂恿、指示。而犯罪就是教唆行为的内容。笔者认为
    2023-04-25
    473人看过
  • 教唆他人抢劫是否有罪行行为怎么判刑
    教唆他人实施抢劫,无疑是一种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在此过程中,教唆者并非直接实行犯罪行为,而是通过各种引诱怂恿如劝说、利诱、暗示、煽动甚至恐吓威胁等手段,试图将自身的犯罪意向灌输至原本并无犯罪倾向的个体身上,使之按照教唆者所设定的犯罪计划进行实施。根据法律规定,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行为,应当依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角色和作用来作出相应的法律评判。若教唆者在实施教唆时对象为尚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则相关的责任判定应从严处理,从重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对他人进行教唆犯罪的,应当依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来做出公正判决。同时,如果被教唆的个体最终并未实施被教唆的具体犯罪行为,那么对于教唆者而言,可酌情考虑减轻或者免受刑事处罚。至于针对抢劫罪的量刑标准,一般情况下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附带罚金;但存在如同户抢劫、于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抢劫等情节恶劣的特定情况,则应处以
    2024-07-28
    71人看过
  • 严惩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
    共犯中包括教唆犯,共犯制度是我国刑事制度中的一种。一般来说,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项制度的规定,有利于贯彻我国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这是我国在刑法上保障公民正当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之一。教唆他人自害的行为算犯罪吗教唆他人实施自害行为的,构成犯罪。教唆自害是指行为人通过劝说、利诱、命令、胁迫等方法使没有自杀意图的人产生自杀决意并实施自害行为。由于教唆者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7-01
    459人看过
  • 教唆犯是行为犯吗
    法律综合知识
    是的。教唆犯应当属于行为犯中的过程犯,而过程犯具有存在犯罪未遂的空间。也就是说,在实施教唆行为的过程中,由于教唆者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教唆行为未完成的,就是教唆未遂。
    2022-02-22
    71人看过
  • 共同容留他人吸毒的教唆行为
    共同容留他人吸毒的教唆行为是指故意唆使他人产生容留他人吸毒犯意的行为,它与容留行为之间具有诱发关系。教唆行为的本质特征是引起没有犯罪意图的他人产生犯罪故意,促使其实施犯罪。教唆容留他人吸毒的表现形式很多,如劝说、收买、威胁、请求、怂恿、激将等。在对已有容留犯意但尚在犹豫不决的,行为人再用言语激励,促使其坚定实施容留犯罪意图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容留犯罪意图或者容留犯罪意图尚处于不确定状态,行为人引起或促进他人容留意图的行为是教唆行为;反之,如果容留犯罪意图已经明确,行为人给与精神上的鼓励,或促进其实行行为的实施属帮助行为。一、容留他人吸毒罪三人以上判多长时间容留他人吸毒罪三人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这里的容留是指实施了容留的行为,而不管这种行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所以,即使是吸毒者前来要求而被动的容留行为也会构成犯罪
    2023-06-22
    234人看过
  •  教唆他人辱骂行为的法律定性
    教唆犯利用劝说、利诱等方法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本人并不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而是通过他人实施犯罪意图。教唆罪的对象应当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教唆犯是指利用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人。2.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3.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他人犯罪的罪名是什么?教唆他人犯罪是指故意诱导、刺激、威胁、利诱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教唆他人犯罪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诈骗罪等罪名。对于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我国刑法采取“教唆犯从重处罚”的原则,即教唆犯与实行犯在共同犯罪中,教唆犯的处罚较实行犯更加严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对社会危害性较大,因为它可能导
    2023-11-01
    53人看过
  •  教唆犯罪行为如何定性
    如果一个人故意诱导、劝说、收买、贿赂或以其他方式帮助他人犯罪,但并未直接实施该行为,那么在判断其罪责时,应考虑到其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教唆犯罪是指行为人以劝说、授意、收买、利诱、怂恿、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行为。因此,即使不直接实施犯罪,只要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了作用,也可能会被视为教唆犯罪。如果一个人故意诱导、劝说、收买、贿赂或以其他方式帮助他人犯罪,但并未直接实施该行为,那么在判断其罪责时,应考虑到其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教唆犯罪是指行为人以劝说、授意、收买、利诱、怂恿、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行为。 共 同 犯 罪 中 教 唆 的 认 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教唆犯是指实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教唆他人实施该行为的人。按照我国《刑
    2023-09-03
    125人看过
  • 蓝翔副校长斗殴为他人教唆教唆犯如何定罪
    蓝翔副校长斗殴为他人教唆教唆犯的定罪: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是指教唆犯罪的人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即在实行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4-20
    84人看过
  • 行为人行贿多少属于犯罪
    一、行为人行贿多少属于犯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就会构成行贿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二、虽未达到行贿罪立案数额但应当立案的情形是哪些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二)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五)向司法工
    2024-01-24
    201人看过
  •  盗窃他人财物属于哪种犯罪行为?
    盗窃他人财物构成盗窃罪。若行为人盗窃了他人暂住的房屋中的财物,则也构成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涉及数额较大的,或者有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的,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他人财物构成盗窃罪。若行为人盗窃了他人暂住的房屋中的财物,则也构成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涉及数额较大的,或者有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的,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盗 窃 罪 的 构 成 要 件 是 什 么 ?盗窃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它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以下是盗窃罪的构成要件:1. 犯罪客体: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 犯罪客观方面: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 犯罪主体:盗窃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4.
    2023-09-22
    353人看过
  • 吸毒罪中的触犯行为和教唆欺骗他人如何定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或者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最高可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欺骗他人吸毒罪该如何量刑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的处罚如下:1、一般是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如果是情节严重的,对行为人则判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2023-07-02
    403人看过
  •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教唆犯罪
    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其所教唆的罪定罪处罚,而不能笼统定教唆罪。如教唆他人犯抢劫罪的,定抢劫罪的教唆犯;教唆他人犯放火罪的,定放火罪的教唆犯。对于间接教唆也要按照教唆犯定罪处罚。间接教唆是指教唆教唆者的情况。对于间接教唆,也应按教唆犯处罚,即按照所教唆的罪定罪。教唆犯的认定1、对教唆犯,应当依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而不能笼统定教唆罪。如果被教唆的人对被教唆的罪产生误解,实施了其他犯罪,或者在犯罪时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围,教唆犯只对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担责任。2、当刑法分则条文将教唆他人实施特定犯罪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时,对教唆者不能依所教唆的罪定罪,而应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定罪,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教唆犯的规定。刑法分则规定以唆使、煽动作为实行行为的常见情形有:煽动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第2款)、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105条第2款)、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第373条)、妨害作证罪(第307条)、
    2023-07-20
    203人看过
  • 教唆其他人自杀
    共同犯罪
    教唆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在处罚的时候主要看行为人在这次杀人中的作用。一、教唆死去犯法吗?教唆别人去死是违法的。教唆自杀,是指行为人故意采取引诱、怂恿、欺骗等方法,使他人产生自杀意图。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也是一种教唆自杀的行为。我国刑法对杀人罪规定得比较简单,没有将教唆自杀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在这种立法体例之下,是认为教唆自杀的行为根本不成立犯罪,还是认为教唆自杀的行为成立普通的故意杀人罪,涉及诸多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形式上的教唆行为,具有杀人的间接正犯性质时,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二、教唆犯是主犯还是从犯教唆犯是指通过劝说、引诱、教唆、鼓励、贿赂、威胁等手段,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者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点是教唆犯不是自己犯罪,而是教唆他人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是主犯还是从犯。应当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
    2023-03-26
    5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侮辱他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5
      按相关法律规定,关于怎样算侮辱诽谤他人的犯罪行为,可以根据以下规定来判断,涉嫌侮辱、诽谤刑事犯罪的,一经定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
    • 教唆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犯罪,教唆者构成间接正犯?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6
      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和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属于间接正犯,以被教唆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所犯罪行定罪处罚,而被教唆者因无刑事责任能力而不构成犯罪,是教唆犯的工具。教唆限制行为能力人,则未必是都是间接正犯。教唆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犯《刑法》第17条第一款规定之外的犯罪,属于间接正犯;教唆已满16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则属于共同犯罪。
    • 问承包他人其他土地属于什么行为?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8
      三方都同意是可以的,你没有听说过同行不同利吗,人家觉得不赚钱,而有别人觉得可以赚钱,不赚钱的可以不承包了
    • 如何定性教唆他人实施杀人行为及其刑罚?
      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24
      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应当根据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受到相应的处罚。特别是如果他教唆的是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如果他教唆他人杀人,则可能涉嫌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如何处理教唆他人窃电,构成犯罪的行为?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0
      教唆犯啊教唆他人窃电,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