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前供述的后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9:22:55 321 人看过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但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后,对起诉书载明的主要犯罪事实、罪名和认罪表述提出异议或变更的,视为撤回《认罪认罚具结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反悔,撤回《认罪认罚具结书》,但同时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确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为的,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会承担较此前《认罪认罚具结书》量刑建议更重刑罚的不利后果。

签了认罪认罚书的后果是什么

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及罪名没有异议,并签署具结书。

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检察机关建议判处的刑罚种类、幅度及刑罚执行方式均没有异议。是否积极退赃、退赔,主动缴纳罚金,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也是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罚的重要标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的,不影响认罚的认定。

从宽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5: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罚金相关文章
  • 认罪认罚法律规定及后果
    检察院让签认罪认罚书的后果是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对于非法集资案件,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移送给检察院后,检察院是希望当事人主动交代犯罪事实,坦白犯罪行为的。一、认罪认罚量刑没写缓刑检察院让签认罪认罚书的后果是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认罪认罚没有写缓刑可以能不适用缓刑标准。二、我国没签认罪认罚会判缓刑吗法律对判缓刑是否必须要签认罪认罚书没有明确的规定。认罪认罚书的签署是当事人自愿决定的,签认罪认罚书可以表明悔罪态度,法院也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当事人可以在询问法官等的建议后再决定是否签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
    2023-03-09
    222人看过
  • 认罪认罚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后果
    检察院让签认罪认罚书的后果是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对于非法集资案件,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移送给检察院后,检察院是希望当事人主动交代犯罪事实,坦白犯罪行为的。一、无罪辩护律师可以取代认罪认罚律师吗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认罪认罚从本质上来说是司法权与私权的一种协商。认罪认罚的主体是当事人,而不是律师,律师无需放弃自己的独立辩护权。当事人认罪认罚,律师如果要做无罪辩护,必须慎重,且需要与当事人协商,取得当事人的同意。二、认罪认罚书该不该签?认罪认罚书该签,因为符合法定条件,签认罪认罚书可以从宽处理。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
    2023-03-11
    416人看过
  • 怎么区别如实供述和认罪
    如实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虽然投案后没有交代全部犯罪事实,但如实交代的犯罪情节重于未交代的犯罪情节,或者如实交代的犯罪数额多于未交代的犯罪数额,一般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自愿认罪指自愿承认自己的罪行。并对其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和应受惩罚性产生合乎行刑目的的认识。一、犯罪自首如何认定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被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一)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罪行
    2023-03-11
    205人看过
  • 认罪认罚不签会有何种后果
    一、认罪认罚不签会有何种后果?不签认罪认罚具结书不会有何种法律后果,签认罪认罚具结书是自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三)其他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形。二、嫌疑人拒不认罪可以定罪吗?嫌疑人拒不认罪可以定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
    2024-01-17
    174人看过
  •  自认供述是否可信?
    在第一次口供中,如果发现有表述不清晰或讲述错误的地方,可以在后续的口供中提供不同的陈述。但在询问过程中如果有诱供、逼供行为或其它外力因素的影响,所供的不是事实或存在严重瑕疵,会防碍或影响到案件办案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申请重新录口供。如果所录口供是事实,则不可翻,干扰与影响办案也不是闹儿戏的,要承担法律后果。在第一次口供中,如果发现有表述不清晰或者讲述错误的地方,可以在后续的口供中提供不同的陈述。如果在询问过程中有诱供、逼供行为或因其它外力因素的影响,所供的不是事实或存在严重瑕,会防碍或影响到案件办案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效果,则可以申请重新录口供。如果所录口供是事实则不可翻,干扰与影响办案也不是闹儿戏的,要承担法律后果。 口供能否翻供?法律规定需遵循口供能否翻供?法律规定需遵循在司法审判过程中,被告人的口供往往成为重要的证据。然而,关于
    2023-08-27
    291人看过
  • 如实供述如何认定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况与真实情况虽有差别,但不影响定罪量刑的,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等情况,影响对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多次实施同种罪行的,应当综合考虑已交代的犯罪事实与未交代的犯罪事实的危害程度,决定是否认定为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虽然投案后没有交代全部犯罪事实,但如实交代的犯罪情节重于未交代的犯罪情节,或者如实交代的犯罪数额多于未交代的犯罪数额,一般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无法区分已交代的与未交代的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或者已交代的犯罪数额与未交代的犯罪数额相当,一般不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时虽然没有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但在司法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之前主动交代的,应认定为
    2023-03-19
    259人看过
  • 自首后未如实供述的认定是什么?
    确已准备投案但到案后不及时如实供述其主要犯罪事实的系坦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该规定放宽了自动投案的时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首的认定标准,符合刑法设立自首制度的宗旨。然而,“准备去投案”作为一种内心意思,难以进行准确判断,导致审判实践中对于“准备去投案”如何认定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如何正确把握自首中如实供述的时间节点及供述内容也存在争议。1.“确已准备去投案”的认定准备投案应有一定的言语或行为表现来佐证,而不能仅是一种纯心理活动。具体而言,“确已准备去投案”的认定须具备以下条件:(1)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应有真实的投案意愿,即在认识因素方面具有主动到案接受司法机关处理的意思表示,在意志因素方面投案并不违背其本人的意志。(2)在客观方面,行为人要有准备投案的行为表现,这是认定准备投案的关键。
    2023-04-18
    359人看过
  • 嫌疑人认罪认罚律师无罪辩护的后果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排斥无罪辩护。被告人坚持认罪认罚,目的就是希望得到量刑从轻,如何辩护人一味地坚持依职权主义去强调“独立于当事人”,则必将陷当事人于更加孤立的境地。律师具有独立的辩护权,可以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进行独立的辩护,那么就当然可以做无罪辩护。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形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形有:1.犯罪嫌疑人为盲聋哑人或者为无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2.未成年人犯罪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不同意见的;3.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
    2023-07-31
    377人看过
  • 认罪认罚不认罪名分别有什么法律后果?
    在刑法的酌定从轻情节里就有一项是认罪认罚,如果承认犯罪,态度较好愿意接受法律制裁的话,在量刑的时候可以给予从轻考虑。如果拒不认罪,在量刑的时候就不会考虑从轻处理。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认罪”实质上就是“认事”,即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这里的犯罪事实应指主要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指控的个别细节有异议或者对行为性质辩解不影响“认罪”的认定。“认罪”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自首、坦白,也可以是当庭认罪等其他表现形式。“认罚”是指愿意接受处罚。包括接受刑罚处罚、主动退赃退赔、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同被害人和解、预交罚金等。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愿意接受处罚,同意量刑建议但不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的,不影响“认罚”的认定。只是在“从宽”幅度上,不享受选择适用速裁程序的额外量刑减让。无论是认罪认罚还不不认罪都不是法律规定的犯罪的构成要件,也就是认罪与
    2023-08-16
    166人看过
  • 检察院阐述认罪认罚的含义及原则
    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从宽分为实体上从宽和程序上从简两方面。对认罪认罚案件,属于基层法院所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审判。对于基层法院管辖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在审理当中,被告人对程序适用提出异议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简化审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转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这是程序上的从宽检察院不起诉又让签认罪认罚书合法吗检察院不起诉又让签认罪认罚书是合法的,对于不起诉的案件,也是需要对违法行为进行认定的。犯罪嫌疑人签署认罪认罚书后,人民法院一般会依据检察院的量刑意见进行判处,但影响量刑的因素有很多,具体怎样判处依据实际案情而定。侦查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会告知犯罪嫌疑人相应的权利,犯罪嫌疑人可以认罪认
    2023-07-17
    360人看过
  • 如果签了认罪认罚书的后果是否能够上诉?
    一、如果签了认罪认罚书的后果是否能够上诉?签了认罪认罚等于是对于犯罪事实没有异议,但是是可以上诉的。1.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2.签了认罪认罚书就等于对于犯罪事实没有异议。二、一般认罪认罚怎么辩护的?要如实供述,认真赔礼道歉,争取从宽处理。1、“认罪”就要完全如实供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承认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仅对个别事实情节提出异议,或者虽然对行为性质提出辩解但表示接受司法机关认定意见的,不影响“认罪”的认定。犯
    2023-04-20
    68人看过
  • 如实供述和认罪有什么区别
    如实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虽然投案后没有交代全部犯罪事实,但如实交代的犯罪情节重于未交代的犯罪情节,或者如实交代的犯罪数额多于未交代的犯罪数额,一般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自愿认罪指自愿承认自己的罪行。并对其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和应受惩罚性产生合乎行刑目的的认识。一、自首必须符合什么条件自首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犯罪后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
    2023-03-07
    280人看过
  • 签了认罪认罚上诉后结果如何
    签了认罪认罚上诉后结果是很可能会加重刑罚。认罪认罚后对于法院的判决有异议的可以上诉,但是如果法院的判决因为认罪认罚从轻处罚,当事人对于判决的结果不满意提出上诉,恐怕检察院会认为不是认罪认罚,那么可能会认为判决轻了,有可能会提起抗诉,虽然我国有上诉不加刑的原则,那是在检察院没有抗诉的情况下,如果检察院抗诉了,很有可能会加重刑罚的。上诉不加刑适用于以下情形:1、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2、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既有被告人一方上诉,又有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同样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3、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既不能加重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的刑罚,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4、共同犯罪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对其他第一审被告人不得加重刑罚;5、对
    2023-08-10
    203人看过
  • 如实供述认罪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如实供述应该是不能从轻处罚的,但基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可酌情考虑,当庭自愿认罪,可从轻处罚,量刑规范化规定是10%以下,至于具体的量刑,还要看罪名和基准刑。以下情形应当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1、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2、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否则不予认定自首,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3、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对于如实供述的罪行是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的虽然不属于自首,但是符合坦白的构成要件,所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所以也可以酌情从轻处理。对于所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中较重的,从认罪态度方面讲也应当从轻发落。一、被告人认罪案件的适用范围被告人认罪案件
    2023-06-25
    31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罚金
    词条

    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 更多>

    #罚金
    相关咨询
    • 供述实录与认罪认定的差异
      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12
      如实供述和认罪的区别:如实供述是指在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认罪则指犯罪嫌疑人自愿承认自己的罪行,并对其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和应受惩罚性产生合乎行刑目的的认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但若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
    • 认罪与如实供述的区别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21
      如实供述和认罪的区别:如实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认罪指自愿承认自己的罪行。并对其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和应受惩罚性产生合乎行刑目的的认识。
    • 民事诉讼自认认罪供述是什么?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2-07
      如果当事人因为民事诉讼而被起诉,他可能会选择其他的形式来为自己辩护,那么我们今天来讲述一下民事诉讼自认认罪供述是什么?根据有关的规定,自认认罪,其实就是指当事人已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罪行。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
    • 如实供述认罪能减刑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2
      关于如实供述认罪的回答为1、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确定 2、一般情况下,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包括如实供述自己的身份情况,前科情况,犯罪经过,犯罪后果,同案犯情况等各种与案件事实相关、定罪量刑相关的案件事实情况 3、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如实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对一些次要情节记不清楚,或者没有如实供述的,也可以认为是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定
    • 如实供述罪行是如何认定的?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2-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二条规定: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况与真实情况虽有差别,但不影响定罪量刑的,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等情况,影响对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犯罪嫌疑人多次实施同种罪行的,应当综合考虑已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