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位于城乡结合部,2000年被政府划为城市建成区。最近,看到政府发布的《征地公告》,才知道我村的耕地300亩被征用作为城镇建设用地。征地方案中规定:土地补偿标准和安置补助费均为25000元/亩,支付方式为五年内分期支付,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当时兑现。我们想不通的是,征用我们村集体的土地未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又没有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征地协议,县政府怎能有权批准城镇建设项目占用耕地300亩,且征地费用又不及时支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我们到施工现场想讨个说法,受到了当地公安部门的训诫,个别村民还被拘留15天。我们究竟错在哪里?特向你们请教。
河南省豫北地区王维成
王维成同志:
您好!针对来信反映的情况,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于征地协议问题。征地协议是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前,征地单位与被征地单位就征用土地面积和补偿、安置等问题签订的协议,是征地项目申报的必备要件。为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土地管理法》对征地程序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第四十六和第四十八条分别规定国家征用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推行征地公告制度和进行征地补偿登记,增加了征地的透明度,有利于加强民主监督。通过征地公告,可以使农民了解征用土地的范围、目的、征用土地的批准机关及征地补偿的标准等,取得农民对国家征用土地的支持和谅解,并反映农民的合理意见,保护他们合法的权益。因此,征地协议不再是征地项目申报工作的必备要件,虽然一些地区目前仍延续过去签订征地协议的做法,但这并不是征地的法定程序。
关于县政府对建设项目供地是否有权批准的问题。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除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因此,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由市、县人民政府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次分批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对建设项目的具体供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不再需要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关于被征地农民对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如何处理的问题。《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实施的原因在于,征地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专有权力,它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将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强制手段,不需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但被征地单位对征地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权提出意见、查询和对依法批准方案实施进行监督。征地方案依法取得批准后,被征地单位必须服从,不得阻挠。因此,笔者认为,被征地农民因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异议而到施工现场讨说法的做法不妥,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反映,也可以要求举行听证会或依法申请裁决。
补偿、安置方案经批准以后,如果被征地农民对分期支付征地补偿费持有不同意见,可以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的规定,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意见。
-
怎么签订征地协议
396人看过
-
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多久打款,征地补偿协议和谁签订
298人看过
-
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和进行征地补偿
53人看过
-
村委会与征地协议是否已经签订?
202人看过
-
换地协议签订后征地怎么办
175人看过
-
厂与镇签订征地协议书
432人看过
-
村里的地要征收,征地补偿协议和谁签订?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6被征收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报省人民政府价格、财政、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同意后执行。因征收土地拆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房屋,影响其居住的,应当保障其居住条件。2,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全部被征收或者征收土地后没有条件调整承包土地的,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费的80%支付给土地承包户,主要用于被征收土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生产生活安置,其余的20%支付给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和政府签订了征地协议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111,在签订的过程中,严格审查签订协议的主体是否合法,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2,要注意约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协议的当事人是否有能力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 3,要明确约定协议履行的程序; 4,要仔细审查协议的内容是否有不利于自己的不公平条款,如果存在损害自己利益的条款,要及时与对方协商修改。在签订个人征地协议时,一定要仔细审查合同协议的内容,也不可违法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
-
征地协议是怎样签订的,有哪些要求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27土地征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程序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征地协议的程序具体为:一、市、县国土资源局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二、市、县国土资源局会同被征地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就征地通告的内容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记录在案
-
签订协议时签订地是否为合同履行地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261、不是。合同履行地和合同签订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合同履行地就是合同按照约定或者实际实施的地点。而合同签订地点是根据合同签订承诺地点,但是签订合同方式不同,其约定的合同签订地点也是不同的。 3、根据法律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住所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
-
征地协议应当由谁来签订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16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是应该和当地的拆迁部门进行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为明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是约定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合同。 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拆迁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拆迁与补偿工作。 房屋拆迁部门与被拆迁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与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