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是什么
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是: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绝治疗的。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二、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条件是什么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条件是:
1.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2.职工发生的事故被确定为工伤;
3.用人单位因为未参保而需自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却又不支付的,具体不支付的情形包括:
(1)用人单位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
(2)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的;
(3)依法经仲裁、诉讼后仍不能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法院出具中止执行文书的;
(4)职工认为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其他情形。
三、意外伤害和工伤保险能同时报销吗
意外伤害和工伤保险是能同时报销的。两者并不冲突,只要参保人员符合工伤保险和意外保险的理赔条件,二者就可以同时报销。但若是被保险人并没有达到意外险的理赔条件的话,那是无法通过意外险获得赔偿的。
如果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了意外事故,导致身故或者伤残了,那就可以一边申请进行工伤认定,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获得相应的工伤保险赔偿;同时一边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获得意外险的赔偿。
意外险的投保门槛也不高,意外险并不像医疗险和重疾险那样,它对投保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没有什么要求;而且它的保费通常也很低廉,所以还是很值得投保的。
-
因工受伤后无法享受应得的工伤保险待遇
184人看过
-
工伤保险待遇计发办法工伤待遇的标准是什么?
334人看过
-
一级伤残的工伤职工能获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
106人看过
-
工伤职工依法获得哪些工伤待遇,规定是什么
407人看过
-
退休人员职工能否获得工伤保险待遇?
138人看过
-
工伤获得民事赔偿的同时是否还可以获保险待遇
104人看过
-
获得高于工伤保险待遇的亲属在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后是否还可以获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0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 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 ([2006]行他字第12号)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你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死亡的亲属在获得高于工伤保险待遇的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原则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的倾向性意见。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
-
农民工如何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获取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3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类用人单位职工的基本权益。农民工如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保障部出台的《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对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即户籍不在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地区(生产经营地)所在省(区、市)的农民工,1~4级伤
-
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后,还可以同时获得其他工伤保险待遇的赔偿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5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经作出工伤认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未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尚未获得民事赔偿,起诉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社会保险法》实施后,因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的,仍继续适用浙政发(2009)50号通知的规定。职工因劳动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同时构成工伤的,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职工获得侵权赔偿,用人单位承担的工伤保险
-
职工获得工伤医疗待遇的条件?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4首先,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
-
招用农民工因工负伤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是什么?政策依据是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3一是用人单位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招用的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二是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其工伤保险待遇严格执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三是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按月享受伤残津贴的一至四级伤残农民工,可以自愿选择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政策依据:①《关于一至四级因工伤残农民工选择一次性享受长期待遇有关计算问题的复函》(川劳社函〔2007〕425号)2007年7月26日②《关于如何理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