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级伤残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吗?
十级伤残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十级伤残虽然等级不高,但是依然可以主张精神损失费,因为当人的身体、生命、人格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主张精神损失费。只是各地法院的标准不同,一般精神损失费在5000左右,十级伤残一般在2000左右,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提精神损害赔偿
(一)侵害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以人格利益为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须享有且与其主体人格不可分离的权利。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二)侵害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拥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权利。它不是民事主体所固有的一种权利,而是由民事主体通过某种行为或者事实而获得了身份才具有的权利。确认特定的身份权利受到侵害,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目前我国法律对于身份权的规定包括亲权、亲属权、监护权等。
在当代的社会,如果因为侵权行为导致他人受到伤害,而且经过司法鉴定之后已经达到了10级伤残的程度,这个时候就可以对此申请精神方面的损害赔偿的,因为根据《民法典》当中的规定,如果导致他人达到了伤残程度的,实际上都是可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
如何确定十级伤残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
498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法是怎么规定申请精神损害赔偿的
215人看过
-
受到人身损害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吗,人身损害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是什么?
490人看过
-
多个伤残等级的,精神损害赔偿怎么计算?
411人看过
-
医疗损害可以要精神赔偿吗
294人看过
-
能否同时申请伤残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379人看过
-
损害精神损害的侵权,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交通肇事罪成立,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吗,如何申请精神损害赔偿?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15交通肇事罪成立,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交通肇事罪的成立不影响民事诉讼的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第九条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 (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
-
岳X因残疾精神不定,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同时申请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7在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对受害者本人及其亲属对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同时主张的,法院应当对伤残赔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金同时予以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与残疾赔偿金是并列的赔偿项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以来,为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可操作的规范,大部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但在处理人身损害致残赔偿案件
-
专利损害赔偿,法人可以申请精神赔偿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22顾名思义,法人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是法律赋予其人格的人,是拟制的人。我们可以知道《民法典》第1183条: 侵犯自然人人身权益的被侵权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人不能申请精神损害赔偿。
-
伤残一级和精神损害怎么赔偿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9精神损害慰抚金确定应考虑的因素①受害人的请求。即只有受害人正式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才对此予以审理和裁判。受害人或者相关人员未提出此诉讼请求,法院当然不能自动作出处理。②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应考虑加害人的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否给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影响以及影响程度。③受害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名望、年龄、家庭状况等。④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在确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