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修改三大价值取向之自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15:30:32 486 人看过

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和市场自我管理的能力公司法和证券法是市场经济运行法,法律体现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关键在于,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和市场自我管理的能力,反映在立法上为公司自治和市场自律的价值取向。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公司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公司自治是保证公司作为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重要基础,是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的重要保证,强调公司自治的重要表现是立法者更多地通过赋权公司以内部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而非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授权行政机关干预公司的内部事务,本次两法修改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

比如,涉及公司代表权问题上,取消了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担任的强制性规定,赋权公司通过章程在董事长、执行董事和经理中自行确定,使得公司代表人多元化,尊重了公司对代表权分配的意志;在涉及公司利润分配问题上,允许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或者股份比例进行分配,尊重股东对于利润分配的自主权;

在涉及公司权力机构运行问题上,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和人合两重性,股东会作为其权力机构,其运行方式和议决程序可以基于股东之间的信任关系灵活作出规定,而不必强制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处理,允许股东通过公司章程就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表决权、会议通知时间和决议作出的方式等进行约定,使得公司权力机构职权的行使和运作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

涉及公司对外投资问题上,公司的对外投资是公司对于法人财产的支配和自主经营行为,理应服从公司经营战略和盈利追求的需要,只涉及公司资产形态的转换,并不直接影响资本真实与维持,只是影响资产的变现能力和程度,允许公司通过章程对转投资的比例和限额自行规定,满足了市场实践中要求放宽转投资限制的强烈要求,尊重了公司对其自身资产运用的意志;

公司经营范围可由公司章程自由设定,只需通过登记履行对外明示的义务,将公司经营范围还原为公司自主决策行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的职权可由公司章程进行规定等等。这些内容的改进都反映了本次立法将公司章程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公司章程作为公司最为重要的内部纲领性法律文件,规范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之间的基本行为准则和法律关系,充分体现尊重股东和公司的意思自治,明确将公司定位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便于市场主体的自主发展、自由竞争和自我管理。

从市场运行的角度看,有效的自我管理和协调机制是市场自治的另一重要方面,实现市场自律有利于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和降低监管成本。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最能体现市场自我管理和协调机制的组织就是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作为证券集中交易场所,只有通过自律性的市场管理和监督,才能提供一个公平、透明且有效管理的市场给发行人、投资人和其他市场使用人,这是维系市场高效运行的基础。

本次证券法修改从法律条款上进一步明确了证券交易所的市场组织和自律监管的地位和职能,例如,首次将上市、暂停上市、终止上市条件的设定权和上市、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核准权赋予证券交易所,恢复公司上市的市场行为本色;扩展了证券交易所会员的范围,而非局限于证券公司,便于更多机构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为发挥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职能,赋权交易所监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信息披露义务人和限制异常交易,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制止有损市场秩序和交易公平的交易行为,维护交易所作为自律组织对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的监管权威等等。

上述这些自律监管权力,都属于证券交易所作为市场组织者和监管者应当享有的自治权,证券法对这些权力进行规定,重要意义在于划分了证券交易所作为自律组织的权力和政府权力之间的边界,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对交易所享有自律权的认可和保护。

这些修改都反映了中国市场管理制度的进步,体现了市场优先和自律优先的原则,凡是市场能够自我调节的领域不再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进行管理,意味着在政府行政管理与证券市场自律的关系中,证券市场自律优先原则得以确立,市场机制和市场组织者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尊重,政府只有在市场机制和市场自治失效时,才介入市场管理事务,维护市场秩序,实现政府职能由行政许可向市场监管的方向发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30日 05: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文章
  • 论私有财产权在宪法修改中的公法价值
    有人说,自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来,财产权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权力和社会公益的制约。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凯恩斯主张行政干预的宏观经济学的兴起,以及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的严重性,这种限制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各国立法中不再出现强调私有财产“神圣性”的表述。在英国和美国,财产权主要是作为私法概念而不是公法概念首先确立的。坚持把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概念引入公法,是一种偏执吗?还是来自于某些财产集团在私人利益的怂恿下对宪法利益的侵占事实上,我国法律及其根深蒂固的传统中从来没有一个完整的私有产权概念《物权通则》中关于财产的表述有三种构成了明显的物权差异秩序模式。第七十三条:“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七十四条“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第七十五条“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二者的区别显然不是修辞上的,而是体现在从实体到程序的无数规律之中。宪法第12条还规定:“
    2023-05-07
    453人看过
  • 法律关系构建的价值取向
    在隐名投资中,保护真正的权利人和保护善意的第三人是一对矛盾。例如,当善意第三人从显名股东处受让股权,取得质权或对显名股东的股权扣押时,若保护实际出资人的权利,则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构建隐名股东、显名股东与公司之外第三人(包括公司的股东)的法律关系,首先必须解决价值取向问题:是要保护真正的权利人还是要保护善意的第三人市场的交易纷繁复杂,而且越来越需要迅速快捷,因此要求交易当事人在交易之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详细调查真实情况已不可能,保护交易的安全十分必要。自近代以来,民法逐步确立物权公示公信原则、表见代理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无权处分制度,商法采纳商事交易的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这些都体现了对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保护交易的安全已成为现代民商法的整体发展趋势。因此,构建隐名股东、显名股东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应以保护善意第三人为价值取向。依此,有正当理由未知晓登记不实或相
    2023-03-23
    363人看过
  • 论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的价值取向
    1、利益平衡与法律的价值取向一般来说,利益是人们需要的满足,需要是利益形成的根本前提。兴趣是人类社会中个人和组织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它是社会领域中最常见、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史记》记载,“天下兴隆,皆为利”;世界熙熙攘攘,一切为了利益[1]马克思说过:“人们所追求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2]恩格斯指出:“每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3]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同时明确提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唯一动力”[4]在现代社会,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利益冲突是由一定的利益分歧和矛盾引起的。它体现在利益主体基于利益的分歧和对利益的追求而产生的争斗和纠纷,是利益主体之间矛盾激化的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冲突。由于利益本质上植根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关系,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的
    2023-05-07
    475人看过
  • 公益诉讼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2、公益诉讼可以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我国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目前国有资产的流失也相当的惊人。通过公益诉讼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控制国有资产,通过广大公众的法律监督,由检察机关或者公众提起公益诉讼,是维护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一种有效的法律保护。3、公益诉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以上访、静坐、围堵国家机关和企业等方式参与所谓的“公益活动”的违法行为,随着公众权利意识和参与公益活动意识的不断增强,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则成为公民人格心理中的主体意识,公益诉讼应该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公益诉讼制度可以发挥司法功能,对公益事务起到定分止争作用,防止社会动荡,维护社会稳定。公益诉讼制度是民事诉讼目的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民事诉讼价值的实现。公正和效益是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取向。一方面,公益诉讼制度维护受害者权益,保护公益,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的持续、稳
    2023-04-27
    352人看过
  •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三大亮点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22日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联防联控、源头治理、强调科技治霾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拟将近年来治理雾霾的经验法制化,修订案草案亮点频现。联防联控避免各自为战2013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多次出现重度灰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中国环科院数据显示:2014年2月19日至26日,我国发生大范围持续严重空气污染,持续时间长达7天,涉及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区市。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不再局限于单个城市内,城市间大气污染变化过程呈现明显的同步性,区域性污染特征十分显著。辽宁中部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地区以及成渝地区等城市密度大、能源消费集中的区域也出现了区域性大气污染。中国环科院副院长介绍: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缺乏大气污染防治的区域协作机制,只提到城市空气污染的防治,未涉及如何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导致行政
    2023-04-24
    161人看过
  • 行政复议制度的价值取向与改革思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凸显。行政机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面广量多,成因复杂,处理难度大。行政复议制度作为国际通行的解决行政争议的主要法律渠道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度建立之初监督功能为主的价值定位,导致复议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削弱了行政复议的公信力,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定位行政复议制度的价值取向。一、行政复议制度的价值取向科学定位行政复议制度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准确分析行政复议工作的问题,明确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的方向;有利于科学设计行政复议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有利于化解行政争议,促进社会和谐。(一)行政复议制度价值取向的转向一直以来,理论界对行政复议的价值取向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监督说,认为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机制,以监督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为终极目的;另一种观点是救济说,认为行政复议制度是一
    2023-04-24
    363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类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公司组织形式,它通常由一定数量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和注册资本等都有一定的限制,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包括: 1、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 更多>

    #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咨询
    • 民法的价值取向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1
      民法的价值取向就是公平、平等。民法(Civillaw),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 公司三分之二表决权可否修改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26
      遇到公司法规定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的决议,如修改公司章程、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等,如果其中一个出资比例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应当认定具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否则只能双方共同决定。如果是其他事项,可以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在两人股份相等时很简单,必须两人都同意。 《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 公司法修改后出资如何作价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5
      根据新《公司法》,出资金额可以由股东(发起人)自行决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在公司章程中自行规定其认缴的注册资本是否分期出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公司注册资本从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后,股东的出资期限由公司章程自行约定,原则上不作限制。法律依据《公司法》。
    • 公司法修改后出资如何作价?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08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果公司发行新股,可以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确定其作价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
    • 公司法修改后出资如何作价?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02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果公司发行新股,可以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确定其作价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