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员受灾群众投亲靠友:对于有亲友可以投靠的受灾群众,可以动员其投亲靠友,并给予相应救助资金或物资。
(二)协调机关、学校等社会单位腾空房屋:根据应急预案的安排,在灾害应急转移安置时,可以尽快协调机关、学校、工厂等社会单位腾出空房屋和场地,临时安置受灾群众。
(三)动员受灾群众租住房屋:在灾害应急转移安置过程中,对于救助物资难以马上到位的,要尽快组织受灾群众开展自救,租住房屋。
(四)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房:灾害发生后,有关部门会根据应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数量调运救灾帐篷,运送至灾区的安全地带,临时安置受灾群众。
公租房拆迁中,被拆迁人如何安置?
依据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对公房进行拆迁的时候,被拆迁人可以获得临时的安置补偿,而具体怎样安置由双方协商确定。
相关法律规定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五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二十六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
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补偿协议的事项。
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四条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
洪水导致灾民流离失所,如何安置?
349人看过
-
洪水转移的灾民如何安置
303人看过
-
如何赔付洪水灾害中的死亡人员
118人看过
-
洪灾导致巴基斯坦小额信贷损失18%
59人看过
-
洪灾导致汽车被淹赔偿吗
153人看过
-
洪水受灾国家补偿吗
106人看过
公房是指由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前,住宅的产权归国家所有。公有住宅主要由本地政府建设,主要向城市居民出租、出售,由企业建设的住宅,向本企业职工出租、出售。公房的大量存在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住房福利化的结果... 更多>
-
因为上游水库泄洪导致下游居民财产损失应如何赔偿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7协商不成想办法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到法院起诉,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可以受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如果不懂程序上的问题,可以委托
-
洪灾造成的农业损失如何赔偿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5对于一般性灾害天气造成的农业损失,政府有关部门尚无赔偿或补偿政策。农户要想获得赔偿可通过上相应农业保险,根据保险合同列明的条款,在达到条款规定的损失程度时才能获得相应的赔偿。政策性农业保险为财政补贴保费的保险,农户只需缴纳保费的20%即可。
-
水灾导致车辆损失车辆折旧费由谁承担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19水灾导致车辆损失车辆折旧费可以由保险公司进行承担。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赔偿也是可以的。车损险的保障对象是车辆,是指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员在驾驶被保险车辆时发生保险事故,造成保险车辆受损,保险公司在合理范围内予以赔偿。但是如果驾驶人在涉水行驶时车辆熄火,但是驾驶员强行二次打火导致发动机损坏的情况,保险公司是不负赔偿责任的。
-
洪水灾害车险赔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4洪灾属于自然灾害,因此造成的车辆损失,可以报车损险进行理赔。发生保险事故后,及时联系保险公司报案,报案后需要按保险公司要求提交理赔材料,对于不属于免责范围的,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被保险机动车的直接损失以及必要的施救费用,保险公司会在约定限额内负责赔偿。
-
隔壁漏水导致房子损失如何理赔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17如因他人房屋漏水导致当事人单位房屋受损的,当事人可以根据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修理价格向侵权责任人索要赔偿费用,双方可以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请第三方从中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