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增强劳动保障监察员在执法工作中的责任感,促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水平的提高,决定在市、区、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实行首席劳动保障监察员(以下简称“首席监察员”)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首席监察员是指在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查处过程中承担第一责任人的劳动保障监察员。首席监察员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指定,全面负责某一具体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并直接对办案质量负责。
第三条首席监察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较强的劳动保障政策业务能力,熟悉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各项规定,办案经验比较丰富;
(二)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准确运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据实际情况恰当掌握自由裁量权;
(三)作风正派、秉公执法、责任心强、勤政廉洁;
(四)有担任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参与查办过5件(含)以上行政处罚(处理)案件;
(五)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的首席监察员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
第四条首席监察员职责:
(一)负责提出对某一具体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方案;
(二)在调查取证和案件审理过程中负责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
(三)负责指导协同办案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
(四)负责提出并拟订对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的处理意见;
(五)负责对违法单位整改情况的追踪落实和实施行政处罚、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五条首席监察员的指定:
(一)对重大、复杂的案件,首席监察员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指定;
(二)对一般违法案件,首席监察员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主管负责人指定。
第六条首席监察员实行一案一指定的方式。劳动保障监察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同时被指定为多个案件的首席监察员。
第七条首席监察员应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在立案审批时以书面形式明确。
第八条在劳动保障违法案件调查处理中,首席监察员与其协办人员应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对案件处理意见不一致的,由首席监察员提出处理意见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主管领导核准。
第九条在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查办过程中,首席监察员发生严重工作失误或因其他原因不宜再继续担任首席监察员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应当以书面形式撤消其首席监察员资格,并可以重新指定首席监察员。
第十条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每年组织一次首席监察员资格考试,考试未通过的,一年内不得担任首席监察员。
第十一条首席监察员因主观原因,造成错案或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败诉的,首席监察员承担主要责任,并在一年内不得再担任首席监察员。
第十二条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每年组织一次评选优秀首席监察员的活动,对被评为优秀首席监察员的人员给予表彰。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
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的方式
393人看过
-
哪些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执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96人看过
-
怎样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
120人看过
-
《安徽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法》规定的劳动保障监察重点是什么?
362人看过
-
劳动保障监察院如何保障劳动者权益?
435人看过
-
什么是劳动监察,劳动保障监察的意义何在
56人看过
-
什么叫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23劳动保障审计条例是为了贯彻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法规和规定,规范劳动保障审计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制定。经2004年10月26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国务院于2004年11月1日发表,自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
-
《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法》规定的劳动保障监察重点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0《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以下行为是劳动保障监察的重点: 1、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 2、扣押招用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4、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 5、不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6、违反国家规定廷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 7、克扣或者拖欠
-
什么是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保障监察有哪些形式?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1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安徽省劳动保障监察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查、书面审查和接受举报投诉调查等形式进行。
-
怎样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3要想达到最佳的举报效果,在向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有明确的被举报人的名称或姓名、联系地址和电话;(2)被举报人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3)举报人(组织和个人)的名称或姓名、联系地址、邮编和电话;举报人有责任客观的陈述违法事实,将举报的违法事实起因、过程、时间、涉及人员、有关证据、后果提供给办案人员。而且,举报人不必担心会遭到用人单位的报复,因为劳动和社会保障
-